南通

首页>地方频道>南通>要闻

“青苗”拔节听有声

年轻公务员是干部队伍的“源头活水”,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公务员,事关党的事业薪火相传和长远发展。

围绕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持续深化“机关作风建设提升年”活动,南通早在2022年9月就启动实施新录用公务员“青苗培优”计划,在加强公务员源头培养方面做出有益探索。今年,在原有基础上,市委组织部紧贴年轻公务员成长所需,倾力打造“青苗圆桌派”公务员交流平台,更加突出引领性、自主性、开放性、愉悦性等特点,活动策划以拼搏奉献、敢为善为为导向,聚力弘扬正能量,充分展现新时代江海青年乐观开放、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跨领域搭平台助力“青苗”成长

本月中旬,上海陆家嘴金融城党群服务中心的会议室里,沪通两地金融“青苗”就如何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展现青年人才新作为进行思想大碰撞。

从服务实体经济、加强金融监管、科学创新实践等方面展开讨论,以多元视角开启“头脑风暴”……市委金融办负责“青苗圆桌派”活动策划的季晶晶说,此次活动走进上海,让两地金融“青苗”齐聚一堂,就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进行深入探讨、彼此启发,较之过去培养环境更加开放、参与对象更加包容,起到了很好的交流互鉴作用。

季晶晶介绍,我们的“青苗圆桌派”系列活动不局限于公务员群体,让更多非体制内的金融青年跨江学习、开阔视野,正是本次活动的初衷。上海银行南通分行青年员工季磊说:“有机会参加这样的活动,一方面深切感受到金融科技创新带来服务模式上的变革,另一方面还能与监管系统年轻干部、上海金融人才互学互鉴,取长补短、精进自己,确实受益匪浅。”

南通中院组织“‘阅’青春 越担当”读书沙龙、海安市开展节假日志愿服务、如皋市举办“军地有约”交友联谊、通州区开展“寻传统记忆 品冷蒸文化”民俗体验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互动交流,真正让年轻公务员分享心得、展示风采、共促成长,同时也推动不同板块交流联动、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在全市范围内形成互学互鉴、百花齐放的生动局面。

组织培养与个人成长“双向奔赴”

相关数据显示,江苏一年考录公务员9000多人,其中超过80%在基层。一名机关单位负责人透露,新录用公务员普遍存在“有学历、缺阅历;有活力、缺定力;有想法、缺办法;有悟性、缺底气”的共性特征。

“作为我市关心关爱、培养培优年轻公务员的一项创新举措,该平台旨在引导年轻公务员自发组织、自主策划、自行实施,通过创新主题内容、丰富活动形式,不断拓展‘志趣圈’‘朋友圈’‘志愿圈’,切实提升年轻公务员的团队合作和组织协调能力。”市委组织部负责同志坦言,“青苗培优”计划是一项长期性、周期性、系统性工程,我市在提升年轻公务员履职能力的同时,也格外注重公务员在提升自我、完善自我成长道路中的探索。“我们期待更多地看到组织培养与个人成长的‘双向奔赴’”。

组织部门定期开展公文写作大赛和外语风采大赛。公文写作大赛邀请从事实际工作的专家领导出题,参赛选手通过现场调研,撰写观点鲜明、条理清晰的建言咨政类报告,不少优秀作品在《南通工作》刊发,有效提升以文辅政水平,累计为上级部门输送人才56名。为深入推进“营商环境提升年”,举办外语风采大赛,近400名年轻公务员用英语、法语、俄语等九种语言讲好南通故事,展示出年轻公务员自信开放的蓬勃朝气,已安排50余人参与外事接待、招商翻译工作,为我市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了人才保证。

抓住“黄金期”开展递进式培养

遵循年轻公务员成长规律,近年来,我市探索建立全链条培养体系,开展递进式培养,为年轻公务员系统绘制发展路线图。按照“一年一主题”思路,将公务员录用后的前三年分别明确为“塑形铸魂”“赋能强基”和“拓能提质”年,同时聚焦“育、管、用”关键环节,系统谋划、一体推进,全面掌握年轻公务员成长状况,及时把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精神风貌好的年轻公务员发现出来、储备起来、任用起来。

基层一线是年轻公务员成长淬炼的“大熔炉”和“主战场”。1990年出生的市司法局李平凡先后在招商引资、拆迁安置、司法行政等多个基层岗位工作,短短几年间,从一名普通公务员成长为乡镇司法所所长。“一线特别考验人,没有几把刷子工作干不好。经过基层历练,再做其他工作就感到举重若轻了。”李平凡说。去年,他参加司法系统岗位竞赛被评为岗位能手,结合工作表现进入市级机关工作。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2017年底进入市里工作的张豪,在市政府办工作5年多后重回基层再锻炼。“基层的舞台很大,而启东也是我公务员生涯开始的地方。”张豪说,这次回到启东南阳镇锻炼,带给他最大的收获是,通过机关和基层乡镇的工作视角转变,提升了对各项工作认知的全面性,也更深刻地感受到基层是年轻公务员成长的“必修课”、发展的“必答题”。

到服务窗口“体验式”锻炼、到基层单位“蹲点式”培养、到吃劲岗位“加压式”磨炼……据了解,2022年以来,全市共有689名年轻公务员深入一线,开展攻坚项目311个,领办为民实事1432件,组建224个调研小组走村入企体察民情,形成调研课题246份,推动成果转化192个。

光有一线工作经验还远远不够,还要持续抓好年轻公务员能力素质提升。市委组织部公务员处负责同志说,将练兵比武融入日常,以赛促训是一个很好的方式。去年,我市推动17家行业部门开展“青苗杯”公务员岗位竞赛,在各自系统内赛知识、比技能,通过同台竞技,一大批优秀年轻公务员脱颖而出,共有27名岗位能手到上级机关挂职锻炼。加强成果运用,将竞赛结果和工作实绩作为提拔晋升、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已提拔科级领导岗位8人,晋升四级主任科员43人,极大提升了干事创业热情,为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今年第二届岗位竞赛吸引力和关注度不断提升,参与部门增至26家。

“我们希望年轻群体在积极参与中寻到知己、共同成长,让工作更加有声有色、生活更加有滋有味、待人更加重情重义,成长为支撑全市高质量发展的栋梁之材。”市委组织部负责同志说道。据了解,“青年圆桌派”公务员交流平台上线以来,受到众多机关单位的欢迎,累计开展各类活动50余场,参与人数超千人,已成为推动用人单位培养年轻公务员加速成长的有效实践路径。

日报记者 李彤 范译

日报通讯员 金燕 张涛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1053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