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传媒通讯员张 宁
7月4日上午,烈日炙烤着天台县福溪街道莪园工业园区。挖掘机扬起铁臂,伴随金属与混凝土的闷响,一片老旧围墙应声倒下,扬起灰白的尘埃。这里正在进行上三高速天台东互通与高铁连接线八都至梅坦段工程企业征迁的最后一环——腾空拆除工作。
联动破障,为工程全线清淤护航
征迁首战在土地。福溪街道东互通项目征迁指挥部面临的第一个硬骨头,是莪园区块约80亩的清表任务。
这项工作涉及村民临时复种问题与电缆改迁工程。福溪街道干部和村干部反复上门,耐心劝说。
而电缆改迁工程涉及十几根电线杆、五个变电箱及复杂的高压线、弱电线路迁移,政策处理千头万绪。福溪街道主动靠前,积极协调各方,确保电缆改迁工作与主体工程同步推进,扫清了施工的技术障碍。
梅坦村口的“小三改”方案更是一场持久战。因道路调整影响村民出行,加之涉及永久农田,方案迟迟未定。从去年起,街道干部踏勘现场十余次,反复优化方案。在无数次的沟通协调中,最终以真诚和可行的方案赢得村民理解。
一企一策,把难题化解在前
清表完成,更大的挑战紧随其后。因工程红线调整,新增6家企业需征收,其中有些还是“二次动迁”。原定7月底完成的硬指标,福溪街道自我加压,力争提前完成任务。
置身项目畅通大局,企业的征迁意愿不难达成,但企业的实际困境是真正的试金石。天台竟成厨卫设备厂就遇上了“双重难题”:按照征迁后的规划,新厂区消防通道将被收窄,安全隐患如悬顶之剑;更棘手的是,“新旧”厂区面积对不上,导致换证手续卡壳。
为此,福溪街道推出“一企一策”精准服务机制,将办公桌搬到企业车间。他们迅速化身“协调枢纽”:消防通道问题,街道直接对接消防部门现场办公,快速敲定合规方案;换证面积不符,联动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县住建局等部门力量,合力打通政策关节,让困扰企业许久的办证问题迎刃而解。
这并非个例。针对浙江万胜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担心的围墙拆除后地下排污管道重建问题,指挥部提前介入,与施工方周密协调重建方案;对于天台县同昌橡胶机械厂特殊门头拆除的实际困难,干部们设身处地给予合理缓冲期。每一个独特诉求,都获得量身定制的解决方案。
最终6家企业的签约工作于6月4日全面告捷,比原计划提前两个月。
“跑腿”哲学,汗水浇筑信任之路
回望征迁全程,“跑腿”二字是福溪干部最朴实的注脚。干部们为一家企业反复奔波六七次是常态。
“企业有哪些需求,我汇总后向指挥部及时反馈,并将指挥部处理方案跟企业积极对接。”莪园村驻村干部周则渊说。他的身影浓缩了整个指挥部的服务信条——“磨破嘴皮子,踏破脚跟子”。
指挥部老中青三代干部拧成一股绳:年轻干部们在各部门和企业间穿梭,取图纸、递材料、问需求;经验丰富的老干部们则破解沟通僵局。他们逐企上门,从初访摸底征迁意愿、实地丈量评估,到反复送达核对报告,不厌其烦。
当厂房腾空拆除的烟尘缓缓落定,八都至梅坦段工程的蓝图正在汗水浸润的土地上加速伸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