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商成长计划主要聚焦三个方面:
在深化培育上着力赋能。常州市突出思想上的引导,成立青商学习社,开设常商大讲堂,引导青年企业家坚定发展信心,始终听党话、跟党走。突出视野上的拓展,联合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构建多领域多层次培训体系,提升青年企业家的国际化视野和全球拓展能力。突出经验上的传承,成立“薪火导师团”,开展师徒结对、导师创业辅导等特色活动,引导青年企业家队伍政治和事业的“双传承”。
在统筹资源上着力赋能。常州市持续加强政策资源的对接,举办“取经问道”系列沙龙、对话局(处)长活动,提供精准优质的指导服务。加强科技资源的对接,联动市青科协常态举办“青年科技成果直通车”,实施联合攻关项目,提升产业创新集群核心竞争力。加强人才资源的对接,组织青商企业参加校园行主题活动、专场招聘会,开发就业见习岗位,加强与在常高职院校合作,订单式培养技能人才。加强金融资源的对接,搭建与投资机构交流对接平台,开展上市流程、税务、法务等精准辅导和培训,助力企业乘“市”而上。
在创新实践上着力赋能。聚焦“重大战略”,常州市深入开展青年企业家“县区行”、参与长三角青年企业家论坛等活动,加强与中青企协、省青商会及兄弟地市青商会的联动。聚焦“汇聚合力”,以新能源、合成生物等重点领域龙头企业为发起主体,成立产业创新联合体,助力重点产业链向上下游延伸。聚焦“榜样引领”,充分运用融媒体资源,宣传代际之间平稳接班、创新发展的典型案例,在全市形成关怀青年企业家成长的良好氛围。
中科摩通(常州)智能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赵丹深有感触地说:“企业出海不是简单的地理扩张,而是一场关于认知、战略和价值的全方位竞争。企业‘走出去’,需要的是技术创新,不仅要‘走出去’更要‘走进去’。常州的青商成长计划,让我们提振了信心,中科摩通将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和制造业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智造’高端品牌。”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人才是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常州市的最新人才政策,持续构建以“龙城英才计划”为核心牵引的人才政策矩阵,加快集聚五湖四海优秀人才,对“高精尖缺”人才,实行“一人一策”特殊支持,上不封顶。对创业人才项目“拨投联动”,最高给予500万元综合资助;支持海外人才回国创新创业,给予最高200万元资金支持,为人才项目提供最高3000万元的人才待遇。常州市大力开展青春留常计划,对企业引进的高薪酬人才,给予最高50万元的薪酬奖励;对企业引进的大学毕业生,给予连续3年的生活居住“双资助”,非申即享、直达兑付、便捷高效;对博士后设站单位引进的博士后,给予最高12万元生活补贴,出站后留常工作的,给予20万元留常奖励。
依靠有力的安居保障,常州市有助力人才“宜居宜业”的支持政策,青年人才在享受双资助政策后,可以实现3年免租,还可享受创业辅导、技能培训、青年联谊等特色增值服务。同时,来常人才享受最高50万元购房补贴,叠加最高180万元的人才公积金贷款,可以实现零首付、纯公贷、低成本筑巢安家。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