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高三新、五群十链”现代产业集群加快壮大;南通市项目建设“龙虎榜”综合考评中季季夺冠、全年第一;获批建设全省首个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高分创成南通首家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2024年以来,海安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稳增长、促转型、惠民生,较好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中国式现代化海安新实践迈出坚实步伐。
“向高而攀、向新而生、向远而行、向实而为,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笃定前行。”海安市委书记谭真说,坚持“稳”字当头、“进”上发力,将紧紧围绕“枢纽海安 科创新城”发展战略,抢抓沿江科创带建设、长江口产业创新绿色发展协同区建设等战略机遇,以南通重点布局的未来能源、未来材料等六大未来产业为重点,打造一批高成长性特色产业集群,以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为牵引,持续壮大枢纽经济,为南通加快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多作贡献。
聚力“开门红”,政企同心开新局
2月4日,海安举办经济高质量发展会议暨2024年度影响力企业家颁奖仪式,动员全市上下坚持干字当头,以政府和企业的“双向奔赴”,激活经济发展的“一池春水”,不断开创海安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每年的“新春第一会”,海安都聚焦实体经济,让企业家站C位、当主角,向全市发出“坚定不移走好实干笃行之路”动员令。海安企业“闻令而动”,政企同频共振,共闯发展新天地。
在伊顿变压器(江苏)有限公司的智能车间内,全新的智能化数字生产线高效运转,物料按照设定路线和速度精准“投递”到试验工位。经过线圈绕制、压制烘干、器身装配、真空注油等多道工序,单相美式变压器顺利进入质检环节。
“2月,我们分三批向国外发送了346台单相美式变压器。”伊顿变压器(江苏)有限公司车间主任宋宏安介绍,目前公司第一季度生产计划已经排满,70余名员工全身心投入工作,近期干变车间实现批量生产后,还将陆续迎来新员工。
江苏竣昌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刚刚“上新”的喷涂生产线正满负荷生产。“车间内的这条生产线于去年年底建成,现已投入使用,每天可以带来大约20万元的产值。”江苏竣昌科技品质主管杨勇介绍,目前公司订单已排至6月。
忙订单、抢生产、抓进度,海安企业经营热火朝天、发展快速拔节的背后,是“万事好通·海心安”营商环境的不断滋养。
海安建强城市运管服等平台,构建政务服务“一张网”;累计高效办成“一件事”超20万件,精简办理环节322个,办理时间减少81%;发布涉企中介服务白皮书,规范涉企中介服务事项105项……今年,海安将在去年开展“亲商助企”大走访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服务覆盖面,为企业排忧解难,不断增强企业获得感。
攻坚大项目,蓄势赋能强引擎
1月26日,总投资5亿元的大型海洋工程装备及环保成套设备制造项目签约落户海安市滨海新区。该项目一期建设厂房约2.5万平方米,设备投入不低于8000万元,预计投产后年开票销售不低于2亿元。连日来,海安通过持续加大项目招引力度,以招商引资“加速度”全力拼抢经济发展“开门红”。
招商引资是经济发展“生命线”。2024年,海安深入开展“重大项目攻坚突破年”活动,大力推进招商引资“四大攻坚”行动,优化落实“四项机制”,一体推进工业、科创、服务业项目招引,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新成效,全年新签约并注册5亿元以上内资项目46个、3000万美元以上外资项目16个,新开工5亿元以上项目31个。
签约项目既要“落纸”更要“落地”。2月8日,海安举行项目开工仪式,开发区浩驰科技新型功能膜项目、高新区振强重型矿山机械智能制造扩建项目等项目接连开工。海安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工作主抓手,充分发挥区镇“主阵地”作用,紧盯在手在谈重大项目,对投资创业的意向紧抓不放、全力促成。同时,该市组建工作专班,及时协调解决重大项目用地、用能、环评等问题,推动签约项目快开工快建设、在建项目早竣工早达产。
亮出更加鲜明的态度——招商引资是永恒的主题,拼搏奋斗是永恒的旋律;释放更加强烈的信号——招商引资是首位工程,项目引培是头版头条;掀起更加澎湃的热潮——全面吹响招商引资再攻坚的“动员号角”……2月10日,海安举办招商引资动员会暨招商人员新春实训班,邀请商务、工业、服务业、科技条线负责人进行专题业务辅导,内容涵盖服务业、工业、科技人才、考核办法解读等相关业务知识,动员全市上下以“起步即冲刺、开年即开工”的奋进姿态,迅速掀起新一年招商引资火热攻势。
培育新动能,创新驱动提质效
2月8日,海安市举行2月份“月月看、家家到”项目观摩活动,以“新质生产力”为主题,对相关项目进行走访观摩。观摩过程中,齐克庞德RFID标签高速绑定产线、鹰极航空无人机共享调度中心、宝崎智能机器人系统集成制造、鑫缘集团生物型接骨空心螺钉、华艺集团南通扎染博物馆及智能注染机器人生产流水线等一批新质生产力项目亮相。其中,既有纺织丝绸、电工电气等传统产业新上项目,也有新材料、高端装备等新兴产业投资项目,还不乏无人机、机器人等未来产业项目,业态丰富。
海安部分传统产业企业通过运用新技术,加速研发创新,在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道路上结出了硕果。江苏华艺集团就是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的典型代表之一,该企业的智能注染机器人生产流水线通过AI机器人模仿人工操作,完成度达到95%以上,生产效率提升6倍以上,实现了非遗产品生产的智能化、自动化。“今年集团将进一步强化国内外市场的开发,提升ODM(代工生产)设计研发能力,深度挖掘扎染非遗的文化价值,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江苏华艺集团常务副总经理周永兰表示。
海安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全方位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构建更具韧性和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该市持续推进“产业焕新、空间再造”,引导传统产业技改提质,加快向价值链高端延伸,同时常态化开展“海安高校院所行”“机关部门服务企业科技行”,推动创新资源和企业需求精准匹配。
去年,海安招引认定科创项目192个,净增高新技术企业81家,与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共建企业联合创新中心3家,新增产学研合作项目296个,荣获省科学技术奖3项,江南大学技术转移分中心、南通大学高端纺织研究院投入运行……一个个数据、一项项成绩,彰显着全市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探索与实践,挺起高质量发展走在前的“硬脊梁”。
现代化建设重任在肩,高质量发展时不我待。海安市市长赵男男说,站在新起点,海安将坚定信心、增强底气、振奋士气,因势而谋、乘势而上,把发展机遇转化为发展动力,把发展动力转化为担当作为,以高质量发展之稳、之进、之为为南通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