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

首页>地方频道>淮南

以精准“问诊把脉”助力制造强市建设

——市人大常委会制造业发展情况专题询问侧记

5月9日,一场特殊的“考试”在市政务中心进行,市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举行联组会议,结合听取和审议市政府关于全市制造业发展情况的报告,开展全市制造业发展情况专题询问,这是本届市人大常委会开展的首次专题询问。在“询问考场”上,4名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和3名市人大代表化身“考官”依次发问、切中要害,市发改委、市财政局等部门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以“考生”身份正面回应、坦诚作答,在面对面监督、点对点交流中,回应群众关切、拿出具体对策、作出郑重承诺,着力破解淮南制造业发展难题。

精准选题贴实际,确保“问”对方向

开展专题询问,选题是基础。选准、定好询问议题,就等于抓住了专题询问的“牛鼻子”。淮南作为一座老工业城市,在1979年至2001年期间,工业发展曾创造了令人引以为傲的辉煌,形成了以煤电化为主体,兼有医药、机械、陶瓷、纺织、造纸等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淮南制造的200余种产品先后跻身“国优”“部优”“省优”,制造业发展水平曾经位居全省前列。近年来,淮南坚持工业立市、制造强市,出台了支持制造强市建设若干政策文件,推动制造业发展取得新成效,但在规模、质量、创新能力等方面还存在短板弱项。2024年1月召开的市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将“关于提升制造强市战略首位度,重振老工业城市雄风的议案”列为大会一号议案,充分反映了广大干部群众对推动淮南制造业发展的高度重视和强烈期盼。经反复考虑、慎重研究,并报市委同意,市人大常委会将听取和审议市政府关于全市制造业发展情况的专项工作报告、并以联组会议形式开展专题询问列入2024年度重点工作安排,旨在进一步丰富监督方式、增强监督实效,以人大力量推动淮南高质量转型发展、重振老工业城市雄风。可以说,该选题紧扣淮南实际、抓住发展关键、符合群众意愿。

深入调研查实情,做足“问”前功夫

问题找得准不准,直接关系专题询问的力度和效果。为此,市人大常委会对专题询问及早进行动员部署,成立了由市人大常委会分管副主任担任组长的专题询问工作组,制定了具体工作方案,于3月6日召开动员部署会议,与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加强沟通对接,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明确责任分工。3月中旬开始,由常委会组成人员和相关人大代表组成调研组,先后深入寿县、凤台县、淮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地,重点走访制造业企业,深入了解真实情况、查找存在问题,掌握第一手资料。为提高专题询问质效,市人大常委会畅通民意表达和反馈渠道,通过报纸、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发布征集询问人和询问问题的公告,发动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广泛提出意见建议。

值得一提的是,为确保专题询问问得真、问得准、问得实,市人大常委会财经工委对收集的每一条建议、每一个问题都认真研究,把具有广泛性、代表性、普遍性以及市政府和相关部门亟待解决的20个问题作为专题询问重点问题范围,安排由询问人自主从中选择7个问题向有关部门询问,目的是为了防止答复“走过场”,进一步促进接受询问部门在全面了解掌握有关工作情况的同时,做好更加细致的应询准备。

直面问题不绕弯,力求“问”中要害

“近年来,通过招商引资,我市的制造业得到了快速发展。2023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08家,规上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4%。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持续实施制造业发展4个三年倍增行动,明确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00家以上,规上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5%以上的目标任务。请问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今年将采取哪些切实可行的措施保障年度目标任务如期实现?”

专题询问会上,市人大常委会委员、财经工委主任黄坤率先发问,直指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焦点问题,拉开了本次专题询问的序幕。

后面的问题一个比一个具体,一个比一个有辣味——

“调研发现目前标准化厂房利用率不高,请问淮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将采取哪些措施,来提高标准化厂房利用率?”

“政策执行部门、属地园区的政策宣传指导不够精准,没有做到分类指导,导致部分符合扶持条件的企业不能及时地享受到奖补政策,市政府办公室有什么具体有效的举措,解决此类问题?”

……

在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里,7名委员和市人大代表面对面“出题”,直击靶心、犀利发问。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财政局、淮南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等部门单位负责人“实打实”答题,直面回应、坦诚作答。在一问一答之间,既深化了人大与政府的沟通和理解,也体现了市政府及相关部门自觉接受监督的人大意识和主动改进工作的担当精神。

“这次专题询问互动紧凑、亮点突出,特别是应询部门单位不念稿子,不说空话套话,提出的思路打算和具体措施,都很有针对性和操作性。”列席会议的省人大代表文继兵深有感触地说:“相信这次专题询问必将有效促进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加快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跟踪督办抓落实,推动“问”出成效

专题询问的最终目的是推动解决问题、促进工作开展,决不是“始于问而止于答”。

“会上的提问像一面面镜子,映照出工作的短板和不足。”市政府相关领导现场表态:“我们将以此次专题询问为契机,高度重视会上提出的问题,认真分析查找‘症结’,制定整改方案,一项一项找差距、一条一条抓改进,形成全市上下合力抓招商、抓项目、抓稳企的浓厚氛围,共同推动全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同时,市人大常委会及时交办相关审议意见,有关工委加强跟踪督办,特别是对会上答复承诺的事项紧盯不放,督促做到问后有行动、问后有措施、问后有实效,切实防止“文来文往”、一答了之,必要时市人大常委会将对整改情况进行再询问、满意度测评或质询。

今年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也是地方人大设立常委会45周年。开展专题询问是实现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的重要途径,也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生动实践。“下一步,市人大常委会将按照全国人大对监督工作特别是对专题询问工作的新定位新要求,全面梳理总结这次专题询问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学习借鉴外地经验做法,进一步完善组织方式和工作机制,积极推进专题询问的规范化、常态化,充分发挥专题询问在监督‘一府一委两院’依法履职中的重要作用,不断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完善发展。”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陈儒江如是说。

通讯员 陶 磊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1037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