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

首页>地方频道>芜湖>要闻

全国人大代表宁波: 融入长三角,推动芜湖发展迈出更大步伐!

“聆听了李强总理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总结成绩实事求是,分析形势精准透彻,部署任务措施有力,是一个科学务实、开拓进取、催人奋进的好报告。”3月6日下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安徽代表团举行团组会议,全国人大代表、芜湖市委书记宁波在发言时如是说。

去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回升向好,全年经济增长5.2%,大幅高于全球3%左右的预计增速,充分彰显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强大韧性。宁波介绍,“从芜湖来看,去年实现生产总值4741亿元、增长5.7%,经济总量在全国地级市排名由2022年第59位上升至第57位,发展的质量效益不断提升。”

聚力推进产业协同发展

芜湖积极参与长三角产业分工协作,大力推进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物流链协同发展。去年,沪苏浙在芜湖投资亿元以上项目416个,芜湖汽车供应链在长三角地区占比达70%。

在长三角良好产业生态的加持下,芜湖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首位产业快速发展,集聚规模企业超过800家,去年汽车产量达120.2万辆、占全省48.3%,实现营收3324亿元、增长37.8%。

“我们将全力支持奇瑞、比亚迪等龙头企业加快在芜发展,力争今年全市汽车产量达150万辆,产业规模突破4200亿元,到2027年突破万亿大关,扛起全省汽车产业版图的半壁江山。”宁波信心十足地说。

“同时,积极推进长三角低空经济和积极融入长三角数字经济发展。”宁波表示,芜湖市积极培育壮大低空经济、机器人等战新产业,前瞻布局通用人工智能、合成生物等未来产业,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努力形成首位产业支撑引领带动、战新产业梯次接续、未来产业抢滩布局、数字经济融通赋能的良好格局。

聚力推进科技创新协同发力

为打造高端人才的集聚中心、科创企业的研发中心、面向国际的交流中心。芜湖在上海松江建设G60科创走廊芜湖产业创新中心,总面积10万平方米,这是安徽省首个在沪购地自建的科创飞地。

“我们在市内拿出最优地段布局了16个创新园区,总面积360万平方米,今年将建成10个,每个园区集科技研发、科创交流、商务娱乐等多种业态于一体,更好地承接沪苏浙等先发地区人才来芜创新创业、科技成果来芜转移转化。”宁波介绍,去年芜湖吸纳沪苏浙高校院所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1.5倍,解决企业技术需求122项。

宁波表示,下一步,芜湖市将以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为旗帜性抓手,依托G60科创走廊这一载体,在创新平台能级提升、联合攻关体系构建等领域深化合作,构建更加紧密的科技创新共同体,催生更多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

聚力推进基础设施快联快通

“向海而兴、借船出海”,芜湖市着力推进全国综合交通枢纽、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现代流通战略支点城市等建设,加快构建“空铁水公”综合立体交通体系,打造安徽最大“出海口”。

芜湖在“翅膀上”“轨道上”“航道上”积极融入长三角。

“芜宣机场作为长三角唯一的专业货运机场,去年客流突破120万人次、货邮超过2万吨。”宁波介绍,今年上半年将实现口岸开放、开通国际货运航线,力争全年货邮量突破6万吨。

如今,从芜湖坐高铁,30分钟到南京、40分钟到合肥、75分钟到杭州。“今年沪苏湖高铁通车后,芜湖到上海只需90分钟,完全可以做到通勤同城化。”宁波说道。

去年芜湖港集装箱吞吐量达141.8万标箱,居全国内河港口第6位。“我们将进一步推动芜湖港与上海港、宁波舟山港等深化业务合作,打造长三角江海联运枢纽和安徽航运中心,力争今年集装箱吞吐量突破155万标箱,2027年突破220万标箱。”宁波对此充满信心。

聚力推进公共服务便利共享

从“有学上”到“上好学”“15分钟阅读圈”“15分钟健身圈”“商贸便民服务圈”“15分钟医保服务圈”……近年来,芜湖市通过打造便民服务,不断提升城市功能品质,让更多公共服务惠及市民。

“我们正在努力让广大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高质量的公共服务。”宁波表示,芜湖深化与沪苏浙知名医院在医疗服务、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等方面交流合作,大力支持沪苏浙优质中小学来芜开展合作办学,持续提升优质教育、医疗资源供给水平。

宁波表示,接下来,芜湖将认真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锚定“聚焦高质量、冲刺八千亿、建成副中心”目标,紧紧抓住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这个最大机遇,与沪苏浙先发地区全方位等高对接,奋力推动芜湖高质量发展迈出更大步伐。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911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