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首页>文化>非遗

一块姜,凭什么成为文化遗产

  像笋一样脆嫩、像水果一样多汁的姜,您吃过吗?

  在安徽铜陵,独特的气候和地理环境孕育出了当地特有的白姜。在这片位于长江沿岸、江南一隅的土地上,种植白姜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吃姜也早已成为这里的习俗,一直温暖着铜陵人的口和胃。

  日前,铜陵白姜种植系统被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正式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这也是安徽首个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一块姜,何以“征服”世界?

  这份底气源自千百年来的传承。

  北宋典籍《本草图经》记载:“姜,今处处有之,以汉、温、池州为良”。由此可见,在当时铜陵所属的池州府,铜陵白姜已经以优良品质闻名于世,并形成了一定产量和规模。

  事实上,铜陵白姜的种植历史可追溯至春秋时期,曾在宋、明、清时期被列为朝廷“贡品”。

  铜陵白姜的优良品质,除了有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的造化外,离不开在千百年传承和发展中所形成的独特种植系统。

  其中,姜阁保种催芽、高畦高垄栽培、搭棚遮阴生长三项栽培技艺是铜陵白姜独特种植技艺的精华所在,是世代姜农在2000多年的种植历史中总结出的农耕智慧,被形象地概括为“深挖起垄,切芽播种,搭棚遮阴,收获手拔,姜阁储种,炉火催芽”二十四字口诀。

  日前,记者来到铜陵白姜核心产区义安区天门镇的一处姜阁,经营户吴成林正忙着将村民们送来的姜种“上姜阁”。

  吴成林告诉记者,这是铜陵白姜一项独特的保种催芽技术——用荷叶将姜种包裹,置于姜阁之上,再铺上茅草层层整齐摆放,待到冬至前后开始烧火保暖,可保障姜种安然越冬,为来年丰产丰收孕育希望。

  姜阁建造、上阁、烧火去水、保温和催芽等技艺都是姜农在实践摸索中创造出来的,无一不体现出姜农的创造力与劳动智慧。目前,在天门镇五峰村,还保留着一处百年姜阁,承载着白姜的历史文化。

  驱车行驶在天门镇的乡村小道上,记者看到,当前铜陵白姜收获期已过,只剩部分田块还留有准备育种的白姜,姜田中还留有传统栽培技艺的痕迹。

  “高畦高垄栽培也是我们姜农独特的种植方法。”曾种出过两届“姜王”的姜农朱贤发告诉记者,根据白姜的生长习性和当地的气候特点,当地姜农在白姜播种时,先在姜田里做高畦高垄,把姜种在沟底侧壁上。在白姜生长过程中,再将垄上的土与有机肥混合培到姜株根部。经过多次追肥和培土,使得原来的沟变垄,原来的垄变沟。

  沟垄交替的栽培技术可以保证在多雨的气候下,及时排水防涝,也保证了白姜生长期的养分需求。这一方法也为白姜创造出黑暗、湿润的生长条件,保持子姜皮薄肉嫩,节间长而饱满。

  在姜田上,用竹竿搭建的姜棚如今还留有稀疏的茅草,这项“搭棚遮阴”技艺更能体现姜农的智慧,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白姜喜阴,怕阳光直射,姜农就地取材,利用山上木材和芭茅作为原材料,在姜种播种后,开始搭建姜棚遮阴。”铜陵市农业农村局研究员姚继贵解释道,随着生姜不断长大,对光照的需要越来越多,芭茅不断腐烂掉落,姜棚的透光性也越来越高,正好满足白姜“苗期三分太阳七分阴,后期七分太阳三分阴”的光照需求。

  遮阴棚存在于整个白姜的生长期,是铜陵白姜种植系统中的一道独特农业景观。铜陵传统农谚“端午盖顶,重阳见天”,说的正是姜棚随自然腐蚀而显现的光照状态。如今,一些姜农用遮阳网取代芭茅覆盖姜棚,但铜陵仍有不少姜农传承传统栽培技艺,保证铜陵白姜能有最佳品质。

  “在长期的农耕实践中,铜陵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白姜文化,每年秋天白姜收获季节在铜陵街头总能看到百姓刮姜、晒姜、腌姜的场景。”铜陵白姜研究会副会长刘家有表示,每年清明时节,铜陵会举办“下姜阁”活动,举行开姜阁仪式,唱开阁歌;秋分时节,举办“开市”活动,包括朗诵白姜颂文、拔姜、“姜王”评选等。

  在铜陵,一块姜,一座城。铜陵白姜“块大皮薄、汁多渣少、肉质脆嫩、香味浓郁”,素有“中华白姜”的美誉。目前,铜陵市白姜种植面积6000多亩,开发出糖醋姜、酱汁姜、糖冰姜等80余种产品,总产量超1万吨,年综合产值约10亿元。

  寒风渐起,一瓶腌制好的铜陵白姜,一如以往温暖着铜陵人的秋冬。他们相信,一块生姜也能“征服”世界,也承载着“姜”来更好的殷殷希冀。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1125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