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首页>文化>民俗

中国陶瓷故事——制瓷业第一个高峰:“德清窑”

  关于“德清窑”的记载,最早见于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著名学者小山富士夫的《支那青瓷史稿》。1956年,浙江省文管会的汪济英等在对德清焦山窑址开展调查时发现了戴家山、城山窑址,首次提出了“德清窑”的学术建议。近几十年来,浙江省内外文物考古部门在德清及邻近的余杭、湖州发现各时期窑址100多处,揭开了“德清窑”的历史面纱。

《支那青瓷史稿》目录

  南山窑址:最早的原始瓷窑址

  2009年,浙江省文物考古所发现了从商代到战国时期烧制硬纹陶为主、兼烧原始瓷的水洞坞窑址。2010年,对位于德清老鼠山的南山窑址进行了发掘,揭露窑炉3条,出土了大量原始瓷标本,南山窑址被认定是商代早期就开始烧制原始瓷的窑场,也是目前发现最早的原始瓷窑址。

商代 原始青瓷豆残件

  火烧山窑址:最早的龙窑窑床遗迹

  2007年,故宫博物院、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位于德清武康镇龙山村的火烧山遗址进行了发掘,揭露窑炉3条、灰坑10个,揭露的窑炉遗迹清晰可见,出土的产品丰富,部分产品器形规整,装饰纹样复杂。火烧山窑址是西周晚期至春秋时期的原始瓷窑址,也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保护完整的原始青瓷窑炉遗迹。

火烧山窑址原始瓷地层堆积

火烧山窑址窑炉遗址

  黑瓷的起源

  古代陶瓷工匠在认识了青釉的呈色原理后,又进一步认识到,如果增加氧化铁的含量,将釉中的氧化铁和氧化钛含量从青釉的2%至3%,提高到7%至10%时,使用还原焰气氛来烧成,就能够烧制出黑瓷。在江苏省丹阳东汉永元十三年(公元101年)墓出土的一件黑瓷小罐,是目前所见的最早的黑瓷。

东汉 黑瓷小罐

  近几十年来,在浙江宁波、上虞、德清等地发现的东汉中后期窑址中,普遍发现在烧造青瓷的同时兼烧黑瓷,如德清东汉青山坞窑址等,黑瓷开始成为青瓷以外的另一门类。

  黄角山窑址:专烧黑釉瓷窑场

  经考证,从东汉末到三国时期,德清的黄角山窑是一座专烧褐釉、黑釉瓷的窑场,烧制的黑瓷胎质较粗,接近于陶质,釉层深厚,色黑如漆,光泽鲜亮,器形主要以大型的罐、壘为主,其黑釉配制技术已很稳定。

东汉 青瓷瓿残片

  从东晋到六朝时期,德清窑成为最重要的黑瓷产区。在德清及余杭发现了小马山窑址等大量的黑瓷窑址。德清黑瓷的胎质多为砖红色、紫灰色或浅褐色,胎色较深的有利于黒釉的呈色。黑釉中的氧化铁含量达8%左右,黑色如漆,滋润浑厚,器物口沿或折角处常现浅色的“出筋”现象。

东晋 青黑瓷鸡首壶残件

  德清窑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以前几乎没有文献记载,经过半个多世纪的考古发掘,证明德清窑的历史从夏商到隋唐,长达2000多年,中间虽有零星缺环,但整体连绵不断。德清窑系是我国原始青瓷和黑瓷的发源地,被誉为中国制瓷业的第一个高峰。

  注:本文已获微信公众 号“佘江涛的江和涛”(ID:gh_c284f104b2d2)授权发布。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1272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