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首页>文化>文化热点

靖江为何被称为“东线第一帆” 老照片见证靖江人民支前历史

  “有你们的支持,我们就能胜利”。1949年渡江战役胜利后,渡江部队和地方政府为支前船工民工召开庆功会、赠送锦旗。锦旗上绣的这十二个大字,体现了浓浓的军民鱼水情,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民军队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根本所在。

1979年,周志顺与锦旗合影

2021年4月1日,周锡富与锦旗合影

  2021年4月1日,靖江市党史方志办公室在征集“红色”档案的过程中,在江阴——靖江工业园区八圩路一渔民小区周锡富家中,见到了他父子两人珍藏了70多年的庆功锦旗。锦旗落款是:28军84师251团。周锡富回忆说:父亲周志顺曾往返三次送大军渡江,锦旗就是渡江部队赠送给他父亲的。周锡富至今还保留着一张父亲周志顺与这面庆功锦旗的老照片。那是1979年,周志顺时任靖江渔业公社二大队大队长,在一次接待慰问自卫反击战烈士遗属的部队首长时,部队首长特地为手拿锦旗的周志顺拍了一张照片。

  胜利的锦旗、庆功的锦旗,穿过民族解放的硝烟,述说着靖江人民当年支前壮举。正如时任靖江县委书记汪青辰后来回忆时所说的那样:“就是豁出命来也要完成支前任务”。

  千里战线的东线起点

开国上将叶飞题词:“东线第一帆”

“东线第一帆”渡江战役纪念馆(资料图片)

  1999年,一部反映靖江人民支持渡江前线的纪录片在中央电视台一套播出。开国上将叶飞欣然为纪录片题写片名:“东线第一帆”。叶飞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兵团司令员,而靖江,正是十兵团渡江作战的主要出发地,同时也是渡江战役千里战线的东线起点。将军的礼赞,一方面指出了小城靖江在渡江战役中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另外一方面,也是对为渡江战役做出巨大贡献的靖江人民的诗意颂扬。

靖江人民群众夹道欢迎解放军(老照片,靖江市党史方志办公室藏)

解放军在靖江人民群众欢送下向江边进发(老照片,靖江市党史方志办公室藏)

靖江市斜桥庄子埭一老屋曾作为大军驻地(资料图片)

  靖江位于长江下游,历史上曾是江尾海头。清代嘉庆、道光年间的大涨沙大大缩短了靖江与江阴之间的距离,两地之间的大江最窄处宽仅1500米,为大军渡江提供了天然极佳的条件。更为重要的是,解放大军从靖江渡江后可以直接楔入宁沪国民党军之间,切断宁沪、宁杭交通线,阻断宁、镇国民党军往东及东南之退路,从而可以为围歼宁、镇国民党军创造有利条件。

  由于特殊的战略地理位置,小城靖江被渡江战役总前委确定为渡江战役的重点突破地区,成为渡江大军重兵集结之地和进军江南的“桥头堡”。

  千方百计为大军献船造船

  军民协力将隐藏在水底的船只拖出来,供解放军渡江使用(老照片,靖江市党史方志办公室藏)

船民抓紧维修船只(老照片,靖江市党史方志办公室藏)

沿江军民突击开挖入江水道(老照片,靖江市党史方志办公室藏)

  在渡江支前任务中,最紧迫、最繁重、最艰巨的任务就是筹集渡江船只。国民党军逃跑时将所有船只或带走,或毁掉。有什么办法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筹集到这么多的渡江船只呢?在巨大的困难面前,靖江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靖江许多船民、渔民将躲过国民党搜查、劫后余生、用以养家糊口的船只,从河底、从河汊拉了出来,献给部队。还有不少农民听说解放军缺少渡江船只,纷纷砍伐自家房前屋后的树木,或者拿出家中床板、门板、建房木材,许多老人甚至还主动献出自己“寿材”。在支援解放军渡江献船、造船热潮中,靖江人民共筹集到5000斤以上的木帆船150艘、5000斤以下的木帆船65艘,以及其它木船300余艘,硬是完成了部队交给的“看似不可能完成的”渡船筹集任务。

靖江船工和解放军共同研究渡江战术(老照片,靖江市党史方志办公室藏)

靖江船工和解放军指战员在赶制水上土炮艇(老照片,靖江市党史方志办公室藏)

  除筹船外,许多靖江群众还精选水手帮助渡江部队水上练兵,教战士们划桨、撑篙、扯篷、掌舵。船工们还和解放军指战员们一起动脑筋,想出“半帆待命”、“绳竿传令”等方法;土法上马用芦柴、竹管等自制三角形救生圈;用木排、汽车引擎、棉花胎等制成30多艘水上土炮艇。这种诞生于靖江的土炮艇,曾在解放海南战役中再显神威,创造了击沉、重创敌舰艇的战例。

  筹集粮草,修路筑桥

靖江人民在为渡江部队赶修桥梁(老照片,靖江市党史方志办公室藏)

  1949年,靖江仅是一个滨江小城,人口只有37万,粮食作物总产量仅9.8万吨。

  1949年3月下旬,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第十兵团所辖第二十三、第二十八、第二十九、第三十一军,特纵榴炮团和华东警备六旅近20万人陆续抵达靖江集结。许多老百姓腾出正屋让解放军住,自己却住在猪舍和灶房;不少白发老人也主动为解放军箪食壶浆、端茶送水。妇女们穿针引线,争着为子弟兵缝补军鞋。

  时值春荒,粮草异常匮乏。但靖江人民还是喊出“部队需要什么,我们就支援什么”的响亮口号,宁愿自己饿肚皮或用野菜、树皮、“观音粉”充饥,也要将家中的粮草拿出来献给解放军。一时间,全县上下户户筹粮食、村村献柴草;运粮船只、小车、挑子齐上阵,水陆并进,穿梭往返,通宵达旦。有一首支前歌谣唱得好:“确保大军渡长江,日夜轧米机器忙,粒粒大米赛珍珠,个个百姓殷希望!做饭喷喷香,吃着个个壮,杀敌打老蒋,全国得解放!”

  据不完全统计,全县共筹集到大米300万斤、柴草940万斤、军马草料150万斤。

  同时,为支援大军渡江,靖江人民老老少少齐上阵,为大军修路架桥。1949年初,靖江刚刚解放,百废待兴,道路状况非常差,通往江边的道路非常少,即使有路也基本上都是泥土路。为确保大军战车、炮车顺利通行,靖江人民“咬紧牙关,克服困难,全力以赴”,每天参与修路架桥的民众达6000余人次。

  全县百姓将家前屋后的砖头、石块敲碎后送到工地铺路,将自家大树锯倒送去造桥。在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内,共修建公路352公里、架设桥梁90座。

  勇驾渡船,靖江英雄船工频出

  1949年4月20日,国民党政府拒绝在《国内和平协定》上签字。翌日,毛泽东主席与朱德总司令向中国人民解放军下达渡江作战命令。顿时,东起江苏靖江、西至安徽望江的千里战线上,人民解放军分三路渡江作战。

渡江战役第一阶段经过要图(资料图片)

  1949年4月21日晚7时30分,靖江正东圩三野十兵团临时指挥部内,叶飞司令员下达了渡江的命令。渡江大军从九圩港、夹港、四圩港、六圩港、罗家桥港、万福桥港、新港等14条港口扬帆起航,一艘艘渡船似离弦之箭向南岸疾驰而去。靖江船工踊跃担当了渡江的重任;运送大军的渡船,许多是夫妻船、兄弟船、父子船,还有祖孙三代一起上战场。渡船在枪林弹雨中穿行,无数颗炮弹在江面爆炸掀起冲天水柱,有的船只被炮弹击中,子弹“嗖嗖嗖”在耳边呼啸而过······靖江船工置个人安危于不顾,冒着敌人密集炮火前仆后继、勇往直前,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迹。

渡江英雄田士章(老照片,靖江市党史方志办公室藏)

  靖江太和区滨江村船民严声甫,渡江时任船队队长。4月21日这一夜,他身先士卒,往返渡江八次,创最高纪录,被评为特等功臣。船工田士章、侯阿三,驾船率先运送第一批部队到江南胜利登陆,苏北第一渡江司令部授予他们“渡江英雄”称号。侯阿三所在的船只被光荣地命名为“扬子江上第一船”。

  丹华港船工陈世荣任渡江船工第三中队中队长,担负运送人民解放军二五六冲锋团登陆的任务。他带领船工一马当先,保证了二五六团及时登陆。船工中队长周盛友一夜往返渡江四次,并救了许多落水的解放军战士,还提出了建跳舱板的好建议,被授予“特等船工英雄”称号。敦义乡头圩埭船民赵淇元在渡江时,见船舵损坏,毫不犹豫跳入江中修好渡船,出色完成渡江任务······从1949年4月21日晚渡江开始的半个多月的时间里,靖江两千多名船工和水手向江南运送部队和机关后勤人员近40万人。整个渡江战役中,靖江军民共有48人壮烈牺牲。

  靖江人民奋不顾身,英勇支前,在渡江战役的史册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弘扬渡江精神,处处争当“一帆”

当年的渡江战场如今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民营造船基地(资料图片)

今日靖江港(资料图片)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征程中,靖江人民大力传承弘扬“万众一心、勇往直前、奋发超越”的渡江精神,奋勇争当“东线第一帆”, 取得一项又一项骄人成就。

  经济建设硕果累累。建筑业先行崛起。改革开放早期,靖江建筑业声名鹊起。1996年,靖江被江苏省建筑行业协会授予“江苏省建筑之乡”。由此,建筑业逐步发展成为靖江的支柱产业。近年来,靖江建筑业在企业规模、施工能力、综合素质等方面稳步提高,建筑业产值连年攀升,2019年靖江被中国建筑业协会授予“中国建筑之乡”称号。

  制造业后来居上。1997年,首艘1.2万吨散货船“虹春”号成功下水,在全国开创了地方船厂建造万吨船的先河。造船成为靖江工业的一张名片。在靖江儿女的奋勇拼搏下,如今,靖江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民营造船基地、国家船舶出口基地、世界最大的系泊链生产基地、国家火炬计划微特电机及控制基地。目前,靖江拥有近7000家制造企业,形成了以装备制造见长,门类齐全、配套完备的产业体系。2020年,靖江GDP创1004亿元的新高。曾经芦苇摇曳的滩涂如今崛起了长江北岸首个县级亿吨港;昔日的农田阡陌之上矗立起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国家一类开放口岸。

  1996年4月18日,邮电部以靖江山水盆景为题材,发行“中国山水盆景”特种邮票(资料图片)

靖江市滨江音乐花海广场(资料图片)

  全面小康如期建成。在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生态、文化、教育、科技、卫生、城市建设等事业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靖江目前已建成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市,全国科普示范市,是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文明城市,是闻名遐迩的中国宝卷传承文化之乡和中国山水盆景名城。在规划沿江发展的过程中,靖江将52.2公里长江岸线分成三个“三分之一”,即绿色发展区域约占三分之一,开发性保护区域占三分之一,不开发区域超过三分之一,积极退渔还湿,修复沿江湿地,建设生态湿地公园、亲水空间和滨江森林。在不搞大开发、共抓大保护的时代大潮中,靖江走在了前头。

2020年11月10日,靖江被评为“全国文明城市”(资料图片)

2011年,靖江成为国家船舶出口基地(资料图片)

2017年,靖江被评为中国山水盆景名城(资料图片)

  潮来潮去,帆去帆回。“东线第一帆”既辉映着历史,又推动着时代,更指引着未来。江花红胜火,靖江绿如蓝。进入新时代,靖江人民高扬“东线第一帆”旗帜正朝着“长江未来港、生态宜居地、智能制造城”和“经济发展高质量、社会治理高效能、精神文明高品位、生态环境高颜值、幸福生活高指数”目标、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前进。(靖江市党史方志办公室 顾兆丰)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1516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