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首页>文化>文化热点

“离经叛道”亦有道——百年徽剧的守与变

  230年前,中国戏曲史上发生了一件大事——“徽班进京”。徽剧迎来高峰发展,后经“徽汉合流”,吸收其他声腔精华,孕育出国粹京剧。2006年,徽剧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日前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强化重要文化和自然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

  近年来,大多数传统戏曲剧种生存艰难。如何在传承经典的同时求新求变,走进当下观众的审美圈,亟待破题。

  11月28日,纪念徽班进京230周年徽剧经典唱段演唱会上名家汇聚,安徽省徽京剧院90后青年演员周赟首次担纲徽剧名段《临江会》中“周瑜”一角。

  撩袍抖翎,腾挪疾利,一招一式间尽显霸气狂傲,一段“大江两岸号角声响”将内心所谋道尽。一曲方罢,满堂彩声。

  周赟的表现让他的老师、第二十八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国家一级演员汪育殊倍感欣慰,也让时间仿若回到30年前。

  1990年,纪念徽班进京200周年的舞台上,徽剧名家李龙斌第一次饰演《临江会》“周瑜”一角,突破性地将老戏新编,充实了技巧和声腔,在当时的戏曲界轰动一时,也为徽剧留下了一颗“火种”。

  刚进团的汪育殊开始痴迷于向李龙斌“偷师”,每天晚上趁着剧场没人时模仿、练习,演“周瑜”成为他坚持戏曲行当的最大动力。直到2005年,汪育殊终于如愿成为李龙斌的“接棒人”。那一年,他33岁。

  “30年前,李龙斌老师就像为我点了一盏明灯。今天,我看见了徽剧传承的希望。”汪育殊感慨万千。

  一代经典,薪火相传。接过“周瑜”这个角色,对于年轻的周赟有着另一层意义。小时候因为活泼好动,周赟被父母送去学戏。起初他并不欣赏这门“老掉牙”的艺术,直到2011年进入安徽省徽京剧院,遇到恩师汪育殊。

  一次重要演出前,汪育殊因排练受伤,脚部韧带断裂,却坚持要完成分量最重的“下高台”技巧。两米多的高台,十几斤重的服饰,转身、起跳、后空翻、落地,全场掌声雷鸣,周赟分明看见老师额上渗出的汗珠。“戏比天大”四个字从此烙印在这个年轻人心里。“徽剧的百年荣光来自前辈对艺术的坚守,于我,更应该是。”周赟说。

  2012年,安徽省徽京剧院试验性地将传统徽剧与莎士比亚名著《麦克白》进行融合改编,创编徽剧《惊魂记》。

  “离经叛道”的尝试让主创汪育殊一度受到业内质疑,但得到了时任安徽省徽京剧院副院长李龙斌的支持。创排之初,没有道具服装、没有灯光舞美,全组人铆足劲儿,用一个月时间试排了两折戏,结果被戏剧界誉为“西剧中移的成功范例”。如今《惊魂记》已连续公演8年,被海外观众称为“东方麦克白”。

  “博采众长本就是徽班的精神。在继承的基础上,从编剧上破题,唱词上创新,融入时尚的肢体语汇,让观众听得懂,好理解。”汪育殊鼓励像周赟一样的年轻人敢于“出格”。

  如何让老剧种开新花,周赟谋划着“大想法”,也在实践着“小算盘”。他把戏曲动作与流行音乐创新融合,放在视频平台上,最火的一条视频浏览量达到1790多万。

  “利用新媒体形成个人影响力,让‘粉丝’为了看我走进剧场,从心理上贴近徽剧、认识徽剧。”周赟深知要让观众主动走进剧场,就要“不怕摔跤”,敢于尝试新内容、新形式。

  根据规划《建议》,“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包含了“中华文化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徽剧不能成为‘博物馆艺术’,只有活态传承,才能让光辉留存。”在李龙斌看来,传统文化领域面临人才流失、经费紧张等问题,应进一步从体制机制上给予支持。

  “守正才能创新,要让后辈有根可循。”舞台之下,汪育殊一直致力于徽剧传统剧目的挖掘保护工作。“中国的开放和崛起让文艺工作者‘走出去’受到尊重和认可,我们要用传承和创新践行使命担当,助力国家文化软实力进一步增强。”(新华社记者 刘美子 水金辰)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7518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