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首页>文化>文化热点

像读书一样去“读”人

   读书使人聪慧,“读人”​使人明智。我们每天都在读人,同时也在被别人读。从某种意义上,我们完全可以这样说:人就是复杂的、难以读尽又难以读透的一部大书。

  尤为简单的读人莫过于读婴幼儿,每当婴幼儿啼哭时都表示着有什么要求,细心的父母自会读懂。大音乐家贝多芬把婴幼儿的啼哭比作是“世界上最动听的音乐了”,那么,婴幼儿的笑靥,也就可以比作是世界上最美的花儿了。

  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人变得越来越复杂,也就是日见其难,我们还得读。做主管领导工作的,能不读熟人吗?不让怎么能够做到知人善任;搞经营管理的,能不读人吗?不然怎么会知道与你打交道的是儒商还是奸商;搞文学的,能不读人吗?有道是文学即“人”学;即使你什么功利目的也没有,只是生活中交个朋友,也得读人,不然你怎么会交到知己良友?

  读人也是一门必要的学问,会读的人读全面,也不读的人读到枝节;会读的人读在的本质,不会读的人仅读表面的现象。由此,历史上因读人的正确于是失误所得出的经验教训真是车载斗量,不胜枚举。

  有一次,日本名古屋工商会议所主席土川元夫接待一味要求到他那里工作的人。谈了20分钟,他就作出了决定:此人不能留用。推荐者问他为何这么短的时间就能决定取舍,土川元夫​:“这个人与我一见面就滔滔不绝地说个没完,根本不给我留有说话的余地,我说话的时候,他又满不在乎地根本就不在意听,这是他的第一个缺点”其次,他很得意地宣传他的人事背景,说某个达官贵人是他的好朋友,另外一位名人也是经常与他一起喝酒的酒友,沾沾自喜地炫耀出来故意说给我听,让我了解;第三,我所关心的话题,他又谈不出来,这种人怎么能够任用呢!”听了土川元夫的这番分析后,推荐人佩服得直点头。

  人心隔肚皮,读人实在是不容易,但不得不读。只有读懂人,才有知人之明,而读不懂人,则会败事,甚至伤身。战国时期的军事家孙膑,当初没有读懂庞涓,因而受到了剐掉膝盖骨的重刑,而韩非因为没有读懂李斯,最后竟被囚禁而死。

  能读书的人,更要学会读人,在一颦一笑中,文学家能够透视人们深埋其中的哀乐人生,社会学家能够寻觅以往的历史,心理学家能够管窥人们的血型和性格,哲学家能剖析人性的善恶,医学家能够判断人们的健康状况。

  我们的人生可能并不是一首动听的牧歌,但首先自己得到光明磊落,心地坦然,然后,才能以冷静的的眼光去看待社会中的人,读懂社会中的人。读好了“人”这部大书,有助于我们的事业。

  如果我们能把人心像书一样阅读的话,就会以更热情和自信的态度来面对芸芸众生。但是,要读懂人心,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人都有隐蔽的内在思想、动机等,这些都是人们所不愿意轻易示人的。然而,这些隐蔽的东西总不会自觉地通过外在的行为表现出来,从而被人们察觉到。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6778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