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传媒记者项瑶莹
“我们同事都爱喝茶,现在大家对养生都比较关注。”95后许洒洒是天台人,目前在杭州上班。5月21-25日,第七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举办,她特地和朋友来到台州馆,寻找家乡的茶香。
如今,喝茶不再是中老年人的专利,“血脉觉醒”的年轻人,开始对喝茶“上头”。绿茶搭配柠檬、蜂蜜,一杯清爽的冷泡茶便制作完成;红茶加入牛奶、冰块,星巴克茶瓦纳同款马上被复刻。这些充满创意的喝茶方式,让传统茶饮焕发新的活力,也是年轻人践行健康生活的新选择。
那么,台州茶企又该如何前行,迎接这波“年轻态”带来的流量?
挖掘茶文化的新式表达
走进杭州国际博览中心台州馆展区,便能看到“江南茶祖 日韩茶源”字样。
江南茶祖,三国时期道教灵宝派祖师葛玄,早在1800多年前,在盖竹山、天台山、括苍山等多处修道、炼丹、植茶,开创了茶树人工种植的先河。浙江天台山华顶峰开辟“葛仙茗圃”,这是江南地区最早有文字记载的人工茶园。
浙江华顶茶业有限公司主营“葛玄”牌天台山云雾茶,对企业来说,葛玄不仅是江南茶祖,更是品牌IP。面对年轻消费势能,公司正筹备一系列新媒体企划,让千年茶祖化身国潮向导,解锁天台山云雾茶的DNA密码。
“在国潮文化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欢研究传统文化,其中当然包括茶文化。本来他们的印象还停留在爷爷泡的大茶缸,又苦又涩不好喝,但通过茶叶的宣传、文化的加持,他们突然发现,茶其实很好喝,也很适合年轻人。”华顶茶业销售卢晓丽表示。
不久前,该公司还在“西湖茶树天台来”天台山云雾茶专场推介会做过品牌宣发,通过挖掘历史脉络、创新产品形态、拓展文旅融合等举措,将千年茶史转化为品牌发展的动力。
“西湖茶树的母种来自天台,正是有了葛玄植茶,才有后面的‘西湖茶树天台来’和‘日韩茶源’。”卢晓丽说。
据史料记载,南朝诗人谢灵运曾将天台茶种带至杭州,西湖龙井的起源与天台茶种密不可分。唐宋时,天台的茶种、植茶技术和茶道艺术东传日、韩(高丽),成为日本、韩国茶叶栽培及茶道文化的源头。
文化赋予品牌含金量,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愿意为文化买单,年轻人更甚。茶博会期间,卢晓丽接待了不少年轻客户,一般她会首推新茶饮产品,小包装易冲泡、价格不贵、性价比更高。
重构茶产业的科技基因
“我们公司种植高山有机茶,更有益健康。”仙居县天顶林业有限公司的展位上,除了数款有机茶产品以外,公司的有机产品认证证书尤其醒目。
副总经理胡慧亮介绍,公司的1200多亩有机茶园,均位于海拔1000米左右的括苍山脉苗辽山上,生态环境优越,自成立以来,公司坚持走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之路,生产高山有机茶产品。胡慧亮重点展示了证书上的001编号,他表示这是1999年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有机茶研究与发展中心首家认证的证明,并且一直延续认证至今。
“有机茶追求绿色无污染,我们不打农药、不施化肥,所以绿色防控很重要。原先,我们采取生态平衡的方式,但这种容易受气候影响,存在一定的风险系数。”胡慧亮说,七届茶博会,他最大的感受就是数字化程度越来越高,现在公司正考虑通过引入物联网、人工智能、数字化生产线等技术,搭建数字茶园,提升茶叶品质与生产效率。
为更好管理茶园、发展茶叶品牌,临海市特产场已于2022年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茶园管理,不仅改造了老茶园,还加强了良种母本园和良种繁育基地建设,积极引进繁育、推广名优茶树品种,构建数字化智慧茶园。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传承是创新的根基。”临海市特产场深知这一点,不管是在标准化、机械化改造上,还是在良种的繁育优选上,公司都倾注无数的心血,持续强化茶叶产业的“芯片”竞争力。
探索“茶+”的更多可能
茶博会现场,制茶50余载的“国茶大师”胡善树今年又一次来到现场,虽然已年近七旬,但他表示,这个圈子里,自己还年轻,他直言要拥抱年轻人,接下来,新茶食、新茶饮会是合作社另辟赛道的方向。
玉环龍额火山茶品牌创始人林招水在茶博会上作火山喜茶品牌专场推介。火山喜茶推出火山茶文旦酥,将火山茶与玉环文旦深加工巧妙结合,既实现了茶与果的完美交融,又将非遗文化“玉环火山茶制作技艺”和“玉环文旦栽培技艺”深度融合,吸引了众多年轻群体的关注。
去年7月,浙江紫凝黄茶总经理王泳在赭溪老街开出了一家新中式茶饮店,他还布局了袋泡茶这一新赛道,拉近年轻人与茶的距离。此次茶博会,王泳特别在浙江中心展区设立了天可利新茶饮展示区,创新推出柠檬黄茶、蜜桃黄茶等多类新茶饮产品,将传统茶叶与现代饮品元素巧妙融合,唤醒了年轻人的“喝茶基因”。
“90后”青年卢王军返乡创业,成为天台山云雾茶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以“非遗+”新思路激发技艺传承的新活力。
临海市特产场结合研学活动、农家乐、乡村旅游等,做强蟠毫茶叶品牌外,也拓宽茶产业发展路径。
新消费浪潮下,台州茶企以“茶+”模式撬动年轻市场,将传统茶文化与新潮体验有机融合;我市也积极打造“江南茶祖”文化IP赋能台州茶文旅融合发展。从茶园到茶饮、从文化到社交,台州茶企正以“年轻态”突围,让千年茶香焕发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