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

首页>地方频道>芜湖>要闻

锚定目标 真抓实干 以高水平地震安全服务保障省域副中心建设

今年5月12日是第16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着力提升基层防灾避险能力”,5月11日至17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市地震部门通过一系列宣传教育、应急演练和科普示范等活动,增强公众防震减灾意识。

我市防震减灾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提高自然灾害防治能力和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为指导,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牢牢把握我市打造省域副中心、建设人民城市的总体目标,扎实推进监测预报、震害防御、公共服务等各项工作,切实防范和化解地震灾害领域重大风险,防震减灾综合水平不断提高。

地震监测预警方面

地震预警是指在地震发生后,破坏性地震波到达可能遭受破坏的区域前,利用地震预警系统自动快速获取地震信息,并自动向该区域发出警报的行为,对防御和减轻地震灾害,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我市坚持以震情为中心,推进台站建设、优化台站布局、推进台站分级分类管理等,不断夯实监测预报预警基础。在南陵县新建1座地震台站,对皖28井等3个台站进行标准化改造,对三山台、湾沚台进行迁址重建。积极争取国家、省级台站布点,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芜湖区域6个站点已完成设备调试,即将并网使用,14个新增站点已完成选址、勘验,正在加快建设中。提升监测台网的智能化水平,建成并有效运行全省首家“市地震监测智能化监控平台”。截至目前,已建成覆盖芜湖全域的“10台1网”地震监测体系,我市地震台测震系统已升级至最新6.0版本,地震速报时间由15分钟提高到5分钟,地震精度提高到了Ms1.0级。

地震灾害风险防治方面

开展地震危险源探查,摸清地震灾害风险隐患底数,为有效开展地震灾害防治、切实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地震安全保障和科学决策依据。

我市已完成全域范围内的地震灾害风险普查工作,是我省唯一同时承担两项国家级普查任务的城市,被国务院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通报表彰。积极推动普查成果转化应用,成果已应用于芜湖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以及芜宣机场总规修编、芜湖通用机场、陕电入皖等12个重大项目中。在全市9个省级以上开发区开展区域性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已全部完成,并将安评成果和查询系统嵌入工程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助力优化营商环境。我市城市活动断层探测工作已完成全部外业工作及4个子专题验收,正在推进数据库建设及剩余4个子专题验收。我市还在全省率先启动全域范围地震灾害损失精细化预评估工作,其中,无为市已完成,南陵县、弋江区、湾沚区、三山经开区已完成现场调查工作,其余县区正抓紧推进中。该项目完成后,通过数据分析,产出不同震级地震灾害损失预评估报告,可进一步提升震后快速评估和辅助决策能力。

地震科技创新发展方面

加强地震科技创新,加强防震减灾业务交流与合作,是保障防震减灾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求,对进一步提高我市防震减灾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我市不断加强与科研院所和周边地市的交流合作。与省地震局合肥中心站签订了防震减灾工作协同联动合作机制,在台站运维、会商研判、应急响应、震灾防御、科普宣传等重点工作和人才交流等方面加强协作;联合安徽省地震台开展芜湖地区上地壳精细结构探测与断层孕育环境研究,为上地壳可能的地震发震层研究提供关键的结构信息;联合省地震工程研究院在我市开展灰岩矿区非天然地震监测及震动影响评估,探索振动波传播规律特征,为探明我市非天然地震对特定区域的影响提供数据支撑;与苏皖8市签订地震监测预报预警和应急响应协调联动协议,在震情会商研判、应急协同联动、地震科技创新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

防震减灾公共服务方面

加强防震减灾公共服务是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必须动态把握不同行业、不同受众对地震服务需求,切实将防震减灾事业高质量发展转化为人民群众不断增强的获得感、安全感。

我市不断健全和完善防震减灾公共服务体系,加强科普阵地队伍建设、优化服务产品供给、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宣传。以“市级支持、辖区配套、多方联动、社会参与”的方式,创新防震减灾科普场馆建设运维模式,县区防震减灾科普场馆覆盖率达50%,南陵县、鸠江区、弋江区三个县级科普场馆已建成开放,镜湖区科普馆正在建设中,预计年底完成。高度重视防震减灾科普志愿队伍建设,在安徽师范大学、安徽商贸学院等4所高校成立科普志愿者队伍,定期开展科普实践、培训。在全市公开聘任首批68名防震减灾科学传播师,其中,1人获“全国优秀防震减灾科学传播师”称号。优化防震减灾公共服务供给,制定防震减灾公共服务事项和产品清单,为社会提供8个防震减灾公共服务事项和10个公共服务产品;探索“防震减灾科普+”模式,通过多元合作,引导更多社会力量参与防震减灾科普宣传。举办防震减灾科普“云讲堂”,打造芜湖科普宣传品牌。依托主流媒体在全国防灾减灾日等重点时段开展全民答题等科普宣传活动,荣获“全国科普日活动优秀组织单位”称号。举办全市防震减灾科普讲解大赛、“地震科普 携手同行” 主题征文比赛、科普场馆联盟集中宣传活动等,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防震减灾的浓厚氛围,我市全民具备防震减灾素养的比例由8%提高至16%。

芜湖市地震局 供稿

□地震科普

绝不能让谣言成为“信息余震”

例1:积石山县6.2级地震发生后,临夏市2名网民在未经证实的情况下,编造地震不实信息,在网络媒体发布、直播“中国地震网最新消息,临夏今晚夜间2点26分35秒,还有一次8.2级剧烈余震!”

以上不实信息迅速在网络媒体中扩散,引起市民恐慌,严重扰乱了社会公共秩序。临夏市公安局网安大队当晚监测到后,立即进行了辟谣处理。经核查,违法行为人李某、马某在未经证实的情况下,编造、散布了该谣言信息。经公安机关调查询问,依法对李某、马某散布谣言、谎报险情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处以行政拘留5日,罚款500元的行政处罚。(来源:兰州发布微信公众号)

例2:李四光与“四大地震”的预言

多年来,民间一直流传着“李四光预言四大地震”的说法,大概是这样的模式:“李四光先生曾经预测过四大地震,其中三个都发生了,其中包括唐山大地震,而第四个就是XX。”这“第四个”是个筐,一般是传播者所在的地区,经常有热心的网民在“争抢”。

地震预测在全世界都是个难题,目前尚处于探索阶段。李四光是我国著名科学家,最大贡献是创立了地质力学,为我国石油工业建立了不朽功勋。关于李四光预测四大地震的说法流传已久,经过多方查证,李四光生前从未有这样的预言,纯属谣传。中国地震台网速报微博也不止一次针对此谣言进行了辟谣。

李四光先生是1971年去世的,据山东省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参加地震工作的部分老同志回忆,李四光先生在世时,地震科学界没有所谓“四大地震”的论述,社会上也没有“四大地震”的传说。70年代中期特别在唐山大地震后,“四大地震”的说法开始在社会上流传,推测是当时华北地区地震形势紧张和唐山地震大灾难带来的群众性恐慌助长了流言传播。汶川等地震事件后,“四大地震”一说经常会重出江湖、再度流传,热闹一阵后又归于沉寂,周而复始……(来源:新华网、济震微讯微信公众号)

近些年地震谣言层出不穷,花样繁多,其中显著一个特点就是“似是而非”,这次“上榜”的两个流言都有这样的特点。所谓“中国地震网”的最新消息在哪?李四光是否真的作过相关预测?一般人不去推敲、容易人云亦云。于是,不科学无依据的流言就流行起来了。

例3:台湾地震为什么内陆省份有震感?地震前真的有地震云吗?

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4月3日07时58分在台湾花莲县海域(北纬23.81度,东经121.74度)发生7.3级地震,震源深度12千米。地震造成台湾全岛震感强烈,此次地震是今年迄今我国最强地震,有感范围非常大。截至8时30分,发生6.0级余震1次,安徽合肥、芜湖、滁州、马鞍山等地区群众有感。

此次地震并非我省内发生地震事件,震中远在700公里之外,但为什么内陆却多地有震感?

地震时产生的地震波经过几百公里的传播,高频率的地震波已经几乎衰减掉了,主要以低频的长周期地震波为主。低频的长周期地震波,与城市中高楼本身自震周期频率相似,二者形成共振,在高楼中的人们便能感觉到震动。楼层越高,共振效应越明显,自然就越容易感觉出震感。(来源:北京科协微信公众号、皖美震地微信公众号)

据媒体报道,一名网友4月2日在社交媒体分享了“天空怪异美照”,有橘色、粉紫色、蔚蓝色和深蓝色,一层一层看起来很神奇。相关照片引发网友讨论,其中有人留言说“有921大震前傍晚的味道,要小心注意”。4月3日台湾7.3级地震发生后,这一“预言贴”再次引发网友热议。

我国历史上曾发生过严重的地震灾害,家园被毁、生命逝去都成为无数人心中难以磨灭的伤痛。在地震面前,人类显得渺小又脆弱,所以,一说起地震,大部分人心中都会涌出恐惧情绪,对“地震云”的说法也是五花八门。

事实上根本不存在“地震云”,“地震云学说”从未被主流科学界接纳。看似怪异的“放射云”“排骨云”“鱼鳞云”等都只是几种常见的云彩,在气象学上都有合理的科学解释。它们只是碰巧出现在了某次地震前,不是能够预测地震的“地震云”。中国气象局也曾表示,没有充分的事实证明地震与天气之间具有内在关联性。(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人民号)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抵制谣言离不开公众的参与。让我们携手同行,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绝不能让谣言成为“信息余震”。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130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