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首页>文化>口述历史

王厚清口述历史:心怀荣耀 见证乡镇企业沉浮蜕变

  口述历史系列之18:枣庄工业发展六十年

  【人物介绍】

  王厚清,1950年2月生,枣庄市峄城区人,中共党员。曾任峄城区委常委、副区长,枣庄市建材局局长、党委书记,枣庄市乡镇企业局局长、党组书记,枣庄市民营经济发展委主任、中小企业局局长,枣庄市政协常委、经济委副主任委员。2004年,被农业部乡镇企业局授予全国优秀乡镇企业局局长称号。

  【访谈背景】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国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成为农村经济的主体力量和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令世人瞩目。乡镇企业的发展促进了中国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拓宽了农村就业门路,提高了农村居民的生活收入。特别是超常发展的“苏南模式”,开辟了一条千百万农民奔向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

  无论是在乡镇从事经济工作,还是到枣庄市建筑材料工业局、乡镇企业局当领导,枣庄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中小企业、民营企业的情况,王厚清都清清楚楚。王厚清感叹地说:“我见证了枣庄乡镇企业一路发展的艰辛历程,在政策的引导与支持下,乡镇企业打破资源与发展基础的束缚,从小到大、由弱变强,在扎实苦干中不断积累和发展,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历练和提升,最终逐步融入了民营经济的大潮中。”

  曾做代课教师,有时到树林里上课

  在区里当秘书,学到朴实工作作风

  【口述内容】

  王厚清: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峄城区曹庄公社当民办教师。我当民办教师,其实也是个很无奈的事儿。当时是“文化大革命”,批判知识分子,所以老师也没有人愿意当了,学生也不愿意学了。这个时候,我们村里负责人对我说,咱不能看着孩子不上学,你教教他们学会写自己的名儿,能学会写封信,将来也有用。就这样,村里组织了20个学生,让我当老师,一个月给两块钱。学生年龄从7岁到16岁都有,有的到了上高中的年龄还没上小学。

  上学的地方就在农村的大车库里,弄一个黑板往那一挂。有时候里边停大车了,我们没地方去,就到树林子里拿小黑板往树上一挂。后来又到村里的办公室去上课。当时农村学校叫耕读小学,半耕半读,就是半天耕地,半天上学。我们7个村办有一个联校,也缺老师。公社的教育主任就让我把学生带着一起上那个学校。联校也是我的母校,我又回去干了三年。因为出身比较好,我又当了学校负责人。

  现在回想起来,后来我离开教育,不后悔,我庆幸。如果以我那个水平再继续教下去,教育不出什么好学生。我只是在没有老师的特殊情况时过渡一下,庆幸我出来了,把我的位置留给有水平的老师去讲课教学。

  我入党是1970年,当时是“文化大革命”中期,毛主席有个指示,党组织要逐步纳新,增加新鲜血液,吸收一批年轻党员。因为我在农村表现比较好,又是义务教夜校又是学雷锋,而且表现了对党组织拥护,第一批就入党了。后来,我又到工厂工作了。

  由于“文化大革命”,当时干部队伍青黄不接,也需要补充一批新的力量进来。山东省决定在全省招收8000名青年干部,从农村、从工厂招收一批。当时采用推荐方法,一个公社推荐两个人,经过推荐考察,我很荣幸地把组织关系转到了区革委会组织部。

  苗华东同志当时任峄城区革命委员会副书记,分管组织工作,他给我们开会时说,你们现在开始都是国家后备干部。经过一个月的短期培训,又经过一两个月下基层锻炼,我们这批一共30个人,多数分到15个公社,也有五六个人分到机关,我被分配到区革命委员会办公室做秘书工作,留到办公室后又下到一个村锻炼了几个月。

  在这个阶段,我跟着区里的一些老领导学到了不少东西,从他们身上看到了亲民为民的作风。当时我们到基层都是骑自行车,遇到拉地排车的老百姓,区革委会书记都下车帮忙推车。我不仅从他们身上学到工作经验,更主要的是学到了他们的品德、作风,到什么时候都忘不了。这对我的教育非常大,也为我后来到基层工作,到乡镇去主政一方积攒了经验。我就想反正不管怎么说,咱做工作就是为老百姓过得富裕一些。

  我到乡镇工作的时候,正好赶上改革开放,当时农村学习安徽凤阳,实行大包干。一开始还有些人不理解,说辛辛苦苦几十年一夜又回到解放前。我也有点犹豫,到底分好还是不分好。我觉得,一个政策到底好不好,不是我们领导干部说了算,而是老百姓说了算。所以我们就去走访老百姓,听他们的意见。有一些老人就跟我说,不光地要分,牛也得分,什么都分。你只要分给我们地,我给你种得好好的,你给我一头牛,明年我给你变俩。果然,分了以后,农民生产的积极性高了,交了国家的,留了集体的,剩下全都是自己的了,种地也有劲了,粮食年年丰收。而且把这个地一分,正好也把我们这些干部从忙得不可开交的情形下解脱出来,可以腾出手来发展村办工业。

  我对乡镇企业情有独钟,当时我在峄城区的王庄公社,我就想要把公社的工业发展好,想来想去还是要围绕怎么给农民增加收入来解决问题。村里没有厂子,农民就没有收入。比如说我们那一片种植的玉米是几万亩,9分钱一斤的玉米不要,又没地方放,这怎么办呢?既得给农民解决粮食的出路问题,又得挣钱。于是我们请了专家办玉米淀粉厂,把玉米加工成淀粉。农民手里有了钱以后,就要盖房子,盖房子没有砖头,我们到无锡一次订了三套砖机回乡里建了个砖厂。乡镇企业就这样一点点地办起来了。

  【历史现场】

  1978年12月的一个冬夜,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人凭着“敢为天下先”的勇气,毅然做出决定——“包干到户”。打破“大锅饭”,实行大包干,把农民的责、权、利紧密结合起来,做到了有统有分、统分结合。生产关系一经理顺,极大解放了被长久束缚的生产力,农民的积极性也被极大地调动起来。

  然而,“包干到户”,创办乡镇企业,也有一个思想解放的过程。当时在王厚清工作的王庄公社,有一位管宣传的党委委员,王厚清和他说,你组建一个村办企业办公室,你去发展村办企业,只要条件适合,每个村都要争取办个企业。这位同志担心去办企业,万一办不好,宣委的位置也丢了。在王厚清给他保留宣委位置的承诺下,这位同志终于大胆地走出办企业的第一步。后来成功地为乡镇引进上海的玩具厂,并跟港商搞了合资。王厚清介绍说,到现在玩具厂还在,玉米淀粉厂也在,一直到现在干了几十年了,办乡镇企业就是要敢闯。

  与乡镇企业有缘分、有感情

  着力解决企业发展中的问题

  【口述内容】

  王厚清:离开乡镇以后,我先后去了两个局,一个是枣庄市建筑材料工业局,一个是枣庄市乡镇企业局。枣庄有三大宝:水泥、煤炭、石膏,建筑材料工业局管石膏和水泥,就占了两项。因为当时市场竞争比较激烈,水泥和石膏企业打价格战,自相残杀,所以我在建筑材料工业局的主要工作就是保护资源,不能过度开发。第二个就是限产保价,保护地方利益。

  我和乡镇企业一直都有缘分,也很有感情。尽管当时乡镇企业比较困难,但上级让我到枣庄市乡镇企业局去任职的时候,我还是比较乐意的。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占据了半壁江山,但随着形势的发展,体制的变化,越来越显露出一些问题,比如说资源的过度浪费、项目的重复建设、环境的污染、体制上的不顺等。当时乡镇企业流传一句话:下边儿女满堂,上边找不着爹娘。

  特别是在发展过程中,乡镇企业这个提法已经有点不合时宜了。因为随着企业的改制,股份制啊、外商投资啊,还有私人买断啊,乡镇企业这个名称也不怎么贴合实际了。由于乡镇企业基本上都是中小企业,而且当时民营经济不断兴起,这又是一个新的经济成分。所以我就建议市里领导把乡镇企业局改成中小企业局,再挂上民营经济发展委员会这么个牌子,抓工作就名正言顺了。

  发展乡镇企业,我们是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的。不论是就业还是纳税,乡镇企业对枣庄的贡献都很大,一度从半壁江山达到了三分天下有其二。

  说到乡镇企业的发展,我深有体会。当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旧的痕迹还没有完全废除,新的体制也没有发育成熟。领导的重视程度,决定了它的发展速度。

  原来咱们一些主管部门,存在着乱收费现象,要管理费,要生活费,创业的没有收费的多。特别是我们市局一些科长,官不大权力大,惹不起还离不了,科长不听局长的,区长不听市长的,所以有些措施落实不下去。针对这种情况,市领导决心解决这个问题,要确保市委、市政府为经济发展制定的优惠政策落实到位。

  时任枣庄市委书记张传林同志对经济工作很重视,市里专门成立了优化经济环境办公室,市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杜学平同志任该办公室主任。市里规定:为净化、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不管是外资也好,内商也好,一视同仁,同等对待。只能给企业服务,不准给企业出难题,只要有刁难企业的现象,发现即处理。当时处理了不少,一下子把创业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那情景真是像现在说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形成了一个蓬勃发展的局面,对全市的经济发展起了非常好的推动作用。

  【历史现场】

  帮助广大中小企业解决发展中的问题,一直是枣庄市委、市政府着力抓的重点工作。20世纪90年代,上海市场水泥竞争非常激烈,枣庄个别水泥生产企业以次充好,所供给的水泥质量上出现了问题。上海当地一家媒体曾以《枣庄水泥兵败上海》为题进行报道。

  水泥产品出现质量问题引起市领导的高度重视。一方面,由枣庄市建筑材料工业局牵头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到上海去开新闻发布会,说明情况,澄清事实,纠正错误。另一方面,由当时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杜学平同志挂帅组建了枣庄水泥办公室,主要职能就是严把水泥产品质量,绝不让问题水泥流出枣庄、流向市场。

  要注重培育枣庄的本土企业

  祝福枣庄工业能够“顶天立地”

  【口述内容】

  王厚清:从营商环境来看,招商引资氛围更加浓一点,给人的印象是外来的投资比较吃香。其实,对本土企业应该一视同仁,甚至应该更加关注、关心,多费一点心思培育我们的本土企业。

  咱们本地也不是没有人才,咱们也有资源。我这些年的体会,人才是发展事业的根本动力,事业的发展同样能造就人才。比如说,原来咱们建一个年产40万吨的水泥生产线,就得上外地去请技术员。到了20世纪90年代,别说40万吨了,就算100万吨,咱们本地的工程师也能干。枣庄开始挖煤井的时候,你说谁懂煤炭?技术员、工程师也不知道怎么挖掘,一开始弄三根木桩,打个三角形的小支架,弄个滑轮就往下挖井。到后来几十万吨的煤矿产能也是我们自己干出来的,所以说人才能创造事业,事业也能造就人才。咱们也不要光把眼睛直勾勾地盯着招商引资,我们本土企业的发展也同样重要。

  对于企业来说,现在大环境上没有问题了,国家非常重视,各级政府非常支持。从创业的积极性上也没有问题,大家都想挣钱。现在缺乏的是科技,我觉得科技要再加强,使我们的企业科技含量更高,专业水平更高,再上一个新的台阶。我觉得,政府要引导企业向科技化向高水平向高精尖这个方向发展,这才能使我们的企业脱胎换骨,民营企业就不再是中小微的代名词了。

  从枣庄来看,民营企业的发展和咱们整体经济的发展,基本上是同步的,有些是超前的。我搞乡镇企业8年,到区政府当常务副区长期间还主管工业,到市里两个局工作还是抓工业,所以我对工业一直有割舍不了的感情,这是实实在在的。现在咱们枣庄的民营企业铺天盖地,发展的形势确实很好,对枣庄的就业、税收,都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我感到很高兴。但是,我还有一个一直没有实现的愿望,就是希望咱们民营企业能从铺天盖地到顶天立地,能够在我们枣庄顶天立地,能够在全省顶天立地,能够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顶天立地。这是一个关心乡镇企业和民营企业发展的老工业人的一点期望,也是一个70多岁老人的一点良好祝愿。

  【历史现场】

  年逾古稀的王厚清对名和利看得非常淡。他笑着说:“不论是评奖还是评先进,我都后退一步,我从来不想弄这个。”他甚至谦虚地表示,自己一辈子“虽说不是碌碌无为,也确实是平平淡淡”。

  对自己的工作成绩,王厚清谦虚谨慎,但谈起民营企业,谈起枣庄的经济发展,他却满满都是关心与期望。对于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工业强市、产业兴市”战略,王厚清介绍说:“我们退休党支部组织学习的时候,问我们对市委、市政府的决策有什么建议。我说不要建议,现在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非常正确,我们就是在这个地方鼓掌点赞,别发出负面的声音,这就是我们能做的。”话语朴实,却饱含着一位枣庄乡镇企业、民营企业发展历史见证者的深情大义。

  采访时间:2021年9月24日

  采访地点:市委党史研究院会议室

  采访人:中共枣庄市委党史研究院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11204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