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首页>文化>文化热点

纪念上海解放75周年丨一封献给“光荣之城”的红色情书

  作为“光荣之城”2024上海红色文化季中“文艺影视”板块唯一一部市级重点电影项目,今晚,舞剧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将在上海美琪大戏院举行“致敬场”观摩。

  这部影片由上海市委宣传部指导,上海歌舞团携手上海尚世影业出品,改编自上海歌舞团的原创同名舞剧,上海电影家协会主席郑大圣任总导演,崔轶任导演、总制片人。上海歌舞团王佳俊、朱洁静领衔主演,该团原班青年舞蹈演员倾情出演。

  “无声胜有声”

  “滴滴滴”的电波声似有若无地回荡在城市上空,隐蔽战线没有硝烟却危机四伏,王佳俊饰演的李侠满脸坚定,朱洁静饰演的兰芬身着家常旗袍,场景是上海人最熟悉的石库门弄堂,夹杂着自行车铃声和叫卖声的烟火日常,但此时此刻,这里却是他们的战场。

  从拍摄花絮来看,全片保留了舞剧“无声胜有声”的特性,戏剧冲突和剧情推进通过场景的巧妙切换来达成,震撼人心的经典舞段被镜头放大,既能从肢体语言中感受演员强烈的情感,也能从他们的微表情中读懂那些“难言的离别”。

  伴随着节奏紧张的音乐声,电闪雷鸣的雨幕里,英雄眼中闪耀的信念之光令人难忘。每个人都在“刀锋”上舞蹈,旗袍裙摆轻轻摇曳,打戏激烈却又不失舞蹈的艺术性,呈现出战争与爱情、唯美与惊心,漫天“摩斯密码雨”的创造性画面,更凸显视听效果。

  穿插“实”与“虚”

  舞剧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是舞台经典IP创新转换的一次尝试, 利用电影手法为“打破”舞台表演的“第四面墙”创造了丰富的叙事脉络。新技术、新方式被运用在文艺创作中,舞蹈的动人魅力和情节的惊心动魄有机融合,使电影极具观赏力。

  作品还取景车墩影视基地,进驻LED虚拟摄影棚,选取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剧场实景、排练厅环境等,将故事穿插于“实”与“虚”之间,创新地加以铺陈,同时,全面应用杜比全景声、4K超高清、MOCO(动作捕捉摄影机)、伸缩炮、LED虚拟摄影等技术。总导演郑大圣认为:“没有任何形式感抵得过真实现场的震撼力。”

  从舞剧到电影,领衔主演王佳俊对表演层面的转换感到惊喜。他用“造梦”来形容自己的感受:“电影带我们‘穿越’到某个时代某个场景,你走过那条街,就感觉自己是那个戏中人了。”朱洁静则对电影的“真”深有感触:“从舞剧到电影有一个很微妙的跨越,我们在舞台上用了很多生活化的表演,但到了片场,这种真切就特别‘落地’,比如摘菜、织毛衣等细节。有了这次电影表演的经验,我再回到舞台,一定能比之前的状态更好。”

  “光荣之城”持续唱响英雄赞歌

  《永不消逝的电波》讲述的故事发生在上海解放前夕,以李白烈士的真实故事为素材,秉承着“光荣之城”的红色文化基因,被广为传播。1958年,由孙道临主演的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的佳作;2018年,上海歌舞团创排同名舞剧,以突破性的编导创意和优秀的表现力,开拓了舞剧创新表达,演出了数百场,“圈粉”一大波年轻观众。作品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文旅部“文华大奖”。

  今晚,根据舞剧改编的舞剧电影又将亮相,从银幕到舞台,再回到银幕,并且今后还将在舞台持续呈现,“电波”的故事在上海这座“光荣之城”用不息的生命力记录、传播、弘扬着一段铭刻历史的英雄赞歌。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312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