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首页>文化>文化热点

扬州文艺“五朵金花”惊艳绽放

近日,2024年度江苏优秀文艺成果认定名单揭晓,由扬州推荐的扬剧《郑板桥》、广播剧《在希望的田野上》、木偶剧《铁道小飞虎》《白雪公主》《嘻嘻…西游记》五部作品入选。其中既有斩获全国重要文艺奖项的戏曲作品,又有在国内重要平台播出且产生重大影响的文艺成果,还有在全国巡演的“爆款”剧目,涵盖扬剧、木偶剧、广播剧等多个门类,充分彰显了扬州文艺的蓬勃生机与深厚底蕴。

扬剧《郑板桥》: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的碰撞

由扬州市扬剧研究所创作的扬剧《郑板桥》,展现了“八怪之首”郑板桥中年、暮年两度客居扬州的经历,剧中有板桥与妻子饶五娘之奇缘、与官员卢抱孙之聚散、与盐商张从之恩怨,虚构的人物关系结合板桥以“怪”出名的民间故事,呈现出具有现代审美意象的舞台形象。

该剧先后入选2023紫金文化艺术节“优秀剧目奖”、第十八届中国戏剧节“优秀剧目奖”、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更荣膺第十七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实现扬州戏剧在该奖项上的历史性突破。

广播剧《在希望的田野上》:乡村振兴的时代强音

由扬州市新闻传媒中心创作的广播剧《在希望的田野上》,以声音艺术勾勒新时代乡村振兴图景。全剧聚焦“三农”主题,讲述全国巾帼建功标兵、江苏省“三八”红旗手、育种专家朱洪文数十年如一日培育稻麦新种的动人故事。真实可感的人物形象与沉浸式音效设计,展现了主人公以育种产业化发展和农民致富为毕生梦想,为端好“中国饭碗”在广袤田野上的奋斗与希望。作品凭借深刻的思想性与艺术性,从众多申报作品中脱颖而出。

木偶剧《铁道小飞虎》等:非遗传承的青春力量

在这份认定名单上,扬州市木偶研究所的表现较为亮眼。木偶剧《铁道小飞虎》《白雪公主》、儿童剧《嘻嘻…西游记》等3部入选作品在传承扬州传统杖头木偶技艺的基础上,创新舞台呈现方式,全年在全国巡演数百场,成为“爆款”。

近年来,扬州市积极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关于深化国有文艺院团改革部署要求,以演出为中心环节,坚持好剧常演多演。2024年,扬州市木偶研究所走过昆明、海口、广州、遵义、呼和浩特等70个城市,累计完成各类线下演出792场,线上抖音直播246场,全年观看人次达1500多万。

其中,作为江苏艺术基金资助项目,木偶剧《铁道小飞虎》通过木偶剧特有的夸张表演与童趣视角,将爱国主义融入其中。该剧自2023年开启全国巡演,2024年度进校园、进乡村公益演出75场。

木偶剧《白雪公主》,以国家级非遗扬州杖头木偶技艺为核心,赋予格林童话东方韵味。该剧曾获金狮奖·全国木偶皮影戏金奖、江苏省第六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2024年在全国经营性专业剧院(场)售票演出32场。

儿童剧《嘻嘻…西游记》则以经典名著为根基,融合木偶表演、戏曲身段与互动魔术,重塑孙悟空的成长传奇,传递“战胜自我”的主题。该剧入选江苏艺术基金2024年度舞台艺术资助项目,2024年在经营性专业剧院(场)售票演出35场。

扬州多部作品入选省级优秀文艺成果,既是各创作单位匠心独运的成果,也得益于全市文艺扶持政策的持续发力。近年来,扬州打出“前期规划+后期奖励”组合拳,制定扬州文艺创作中长期规划,出台《扬州市重大题材文艺创作推广项目扶持办法》《扬州市优秀文艺成果奖励办法》,聚合文艺创作生产力。通过资金扶持、人才培养、平台搭建、项目推广,激发文艺创新活力。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1065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