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首页>文化>读书

我不怕死,怕的是爱我者,不知我为何而死

 

  浴血蔷薇

  作者:三木

  - 内容简介 -

  我不怕死,怕的是爱我者,不知我为何而死——当电影《风声》主人公顾晓梦(周迅饰)用自己遗体传出最后的谍报的时刻,多少人曾被深深的震撼与感动。

  有这样一群女子,她们风华绝代,她们杀人于无形,她们是多情的蔷薇,她们长着带血的刺。在漫长的抗战中,她们个人的爱与恨,就像深海里的覆舟,永远潜在时光里,而家与国的担当,让她们用鲜血写就了一个又一个传奇。

  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日子里,一本书,一杯酒,敬英雄。 ——纪永不消失的十大谍战女杰

  - 新书试读 -

  1939 年 12 月 21 日的傍晚,上海最有名的西比利亚皮草行里, 突然一个人飞奔而出,钻入路边一辆仓促发动的轿车里,同时爆响的一片枪声,震破了傍晚的宁静。

  呼啸而来的子弹,却只密密地 打在了轿车的尾部,眼看着车子带着尖利的啸叫逃走,几名黑衣 人一跺脚隐入了黄昏的巷陌。

  空旷的街头,只剩一位婀娜女子呆呆地伫立在皮草行门外……

  看过电影《色戒》的读者对这一幕,记忆犹新,只是电影中, 故事的情节发生在珠宝店。这部改编于历史题材的电影,勾起了 人们对这名女子的回忆。

  她叫郑苹如,民国名媛,中日混 血儿。当年上海第一大画报《良友画报》曾用郑苹如作为封面女 郎。一时艳动全城。而那位飞奔而出遭到暗杀的,正是汪伪时期 七十六号特工总部头目丁默村。

  丁默村,曾经的中国共产党员,后投靠国民党,在上海进行特务活动,一手组建了76号特工总部,不足四年时间,制作血案三千多起,人称“屠夫丁”

  而此时的丁默村,在上海滩正是大红大紫,如日中天,就连他的顶头上司,被称为民国十大汉奸之一的李士群,也不得对他不侧目而视。

  尤其让人诧异的是,其貌不扬的丁默村,竟得美人垂青——郑苹如,这个红遍上海的名门闺秀,每每和他都是出双入对。

  暗地里,不知让多少人看红了眼。

  今夜突然响起的枪声,瞬间击碎了丁默村的美人梦。

  一时间,情杀?抑或政治谋杀?还是被暗杀?各种坊间热议甚嚣尘上,从上流社会中流露出来的为数不多的故事情节,在街头巷尾被添油加醋地流传成各种的故事版本,成为上海滩上热度最高的花边新闻。

  郑苹如是浙江兰溪人,1918 年生。父亲郑钺字英伯,早年留学日本法政大学,追随孙中山先生参加革命,成为同盟会成员,可说是国民党的元老。母亲木村花子是郑英伯在东京时结识的当地名门闺秀。

  花子对中国革命颇为同情,两人结婚后花子随着丈夫来到中国,并随夫姓改名为郑华君。郑英伯回国后,曾任上海复旦大学教授,还担任过江苏高院第二分院的首席检察官。郑氏先后育有二子三女,郑苹如是第二个女儿。

  苹如从小聪明过人,善解人意,又跟着母亲学了一口流利的日语。当时资深媒体人金雄白曾多次见过郑苹如,关于郑苹如的美貌,他曾在《春秋》杂志上连载的《汪政权的开场与收场》这样写道:“一个鹅蛋脸,配上一双水汪汪的媚眼,秋波含笑, 桃腮生春”。

  郑苹如的美,是知性的。她身材曼妙,酷爱旗袍,是不折不扣的上海滩名媛。这样的女子,她的幸运是多少女性的向往,门第、财富、美貌、才华……郑苹如,她几乎拥有了女人想 要的一切。她可以每天追逐时尚,看电影、喝咖啡,不时地定做 件新潮的旗袍,参加个时髦的派对,在上流社会绅士大佬的簇拥下,唱唱歌、跳跳舞,和门当户对的大家子弟,谈情说爱,不失时机地在自己最美丽的时候,嫁入豪门……

  然而她没有这样选择, 为了积贫积弱的祖国,她和同时代的有志青年一起,选择了为国家奋争的道路。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从晚清到民国,饱受战火蹂躏中国,正在灾难中寻求涅槃 。此时西学东渐,民俗渐化,各类新式办学培养的大批新式人才,纷纷投入到社会改造的洪流,民族工业和民 族资产阶级渐渐发展壮大,大批仁人志士怀抱着家国天下的理想, 为洗刷民族的屈辱而奋起拼搏。

  1937 年 7 月,郑苹如登上了当时中国最有影响力的画报——《良友》画报(第 130 期)的封面,“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封面上的郑苹如淋浴着梦想之光,正激情满怀地向着瑰丽的人生 启航。

  在时代和家庭的熏陶下,她向往着做一只一飞冲天的云雀, 为时代的奋起尽情地歌唱。此时她正在上海政法学院上学,受父亲的影响,为封建专制已经崩溃的中国怎样走向民主和法治的新生,孜孜以学。

  画报中没有写明全名,只写了 “郑女士”三个字。在“郑女士” 惊艳上海滩的同时,“七七事变” 发生了,日本侵华战争全面爆发。 多难的祖国,再一次被迅速拖入 了战争的深渊。

  在民族危亡的生死关头,每个人都在自觉不自觉地做出人生的选择。选择为国家的尊严和同胞的命运血战到底,还是忍辱含垢,甚至卖国求荣?

  郑苹如可以 选择回避,因为她的家庭与日本高层之间有着天然的联系,甚至, 这场战争可能成为她人生更加富贵荣华的转折。后来的事实也证明,凭着母亲日本贵族的血统,聪慧美貌的郑苹如,说着一口流 利的日语,周旋于日寇的高级官佐之间,如鱼得水。但是,郑苹 如和她的家庭,都坚定地选择了抗日救国。

  上海沦陷后,父亲郑英伯,以妻子木村花子的日本人身份作为掩护,在上海参加地下抗日活动。与中统巨头陈立夫的堂弟、时任国民党特工机构“中统”驻上海负责人陈宝骅关系密切。但他也许并没有想到,19 岁的女儿郑苹如会对责任的担当选择得更 主动、更无畏。

  著名作家郑振铎曾这样描写郑苹如:“身材适中,面型丰满,穿着华贵而不刺眼,一眼看去,就知道是一个有教养的纯情女孩。”

  上海沦陷后,这位纯情女孩开始频繁出入于灯红酒绿、鬓影衣香的上流社会交际场。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8408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