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

首页>地方频道>台州>要闻

黄君华:做足球的长期主义者

黄君华(左) (资料图片)

台传媒记者李明锦

时隔三年,又见黄君华——台州鸵鸟足球俱乐部创始人、董事长,南京体育学院、宁波大学体育学院硕士生导师。

我们聊的还是足球,从爆火的“苏超”,说到再次折戟的国足……

学院路小学是鸵鸟俱乐部合作的学校之一,鸵鸟派驻专业教练在学校开展常态化足球教学。采访中,黄君华带领我们观摩了一堂足球教学课,在各种围绕足球展开的游戏里,足球如何从娃娃抓起变得具象化。而所有的具象都指向了一个词——兴趣。

毕业于杭州师范学院(现杭州师范大学),做过小学音乐教师的黄君华深知,培养孩子的兴趣至关重要。她说,既然大多数人都认为校园足球是根基,培养更多的孩子对足球产生兴趣,自然就能壮大这块基石。

一语惊醒梦中人

除了与台州众多学校开展合作,鸵鸟还在山东、北京、上海等省市建立了青少年足球训练基地及服务中心。截至目前,累计服务全国近100所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校园足球课程惠及学生10万余名……

“我儿子是我创业的领路人。”黄君华说起2008年的夏天,在接6岁儿子从上海夏令营回家的路上,儿子说台州没有学踢球的地方,想搬家去上海。

彼时,黄君华有着一份让许多人羡慕的体制内工作,儿子一语惊醒梦中人,黄君华创业的神经被触发。

“肯定有很多孩子喜欢足球,为什么不在台州办足球学校呢?”当时,黄君华找到一位高中同学,请他帮忙推荐足球教练,教包括自己儿子在内的几名小朋友踢球。

同年7月,黄君华召集家人开了一次家庭会议,谈了她“下海”搞足球学校的想法。

“无一不反对。”黄君华说,迈出第一步,最是艰难。

家人们一致认为,不能被小孩子的一句话“冲昏了头脑”。但作了决定,九头牛也拉不回来的黄君华,还是拗过了家人。2008年底,她辞去安稳工作,开启了另一段人生。从创办台州市蓝海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开始到2010年成立台州市协和俱乐部,再到2015年,黄君华将公司正式更名为鸵鸟俱乐部。

“四处碰壁,总感觉创业之路比蜀道还难。”黄君华说,创业初期在公园、学校门口做地推,但是,靠免费的足球体验课程招募学员几乎招不到人。

怎么办?“要去敲学校的门,把常态化的校园足球服务送到学校里去。”黄君华觉得这是与学校互利共赢的好路子。

在与一所小学校长约谈合作12次被拒后,黄君华在车里掩面而泣。抹干泪,咬咬牙,她告诉自己一定要坚持再坚持,并在自己的微博上写道——“做足球需要坚强的心”。

所幸,后来还是成功了。俱乐部与三所学校达成合作,接连举办的活动吸引了大批喜欢踢球的小学生参与。到2010年底,俱乐部在册学员超过200人。

2014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2015年3月,《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发布,足球被列为中小学体育必修课,足球改革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实现了重大突破。

政策的“春风”吹着鸵鸟使劲跑,黄君华的事业进入发展快车道。

足球文化,久久为功

“足球没文化,迟早要趴下。”这句话已然成了黄君华的口头禅。

俱乐部声名鹊起,影响力不断扩大。黄君华越发觉得,俱乐部的发展离不开全社会足球文化的深耕厚植,离不开校园足球文化广泛培育。

如何让俱乐部的足球文化更好累积?黄君华有很多想法。

“将俱乐部训练中真实发生的事情编成300多个故事,选取了30多个,邀请专业人士进行绘本创作。”在黄君华看来,足球绘本为低年龄段孩子所乐见,如此培养兴趣,是个好法子。疫情期间,首套绘本《鸵鸟教练和她的队员们》正式推出。

“冬天训练时,有些家长怕孩子出汗了着凉,会在衣服里面塞一条毛巾,像‘小尾巴’,这就是绘本里的故事。”黄君华说,“并不是所有家长都了解足球,如果通过绘本里的小故事,让更多的家庭建立起关于足球的亲子话题,也是一种很好的足球文化普及。”

如果说,幼儿足球绘本是黄君华的忙里偷闲,那根植俱乐部的足球文化必定有更大的动作。“风物长宜放眼量。”黄君华引用毛泽东诗句,表达着鸵鸟在足球事业上,要做长期主义者。“久久为功嘛。”黄君介绍,从2015年开始,鸵鸟俱乐部实施五星级教练制度。足球教练员在应聘录用时,公司会对其进行初步的定级测试,星级越高,薪资越高,教练员每半年有一次考核机会。此外,俱乐部把教练员晋升方向分为竞技足球人才培养、教学科研、体育产业经营管理等多个维度。

黄君华把2018年看作是俱乐部发展上极为重要的年份。鸵鸟俱乐部被中国足协评为“全国社会足球品牌青训机构”,入选2018年国家体育总局体育产业优选项目。

当年5月15日,鸵鸟俱乐部成立省级足球文化研究院,并在此基础上成立校园足球专家智库,开展校企合作,进行数字化足球研究。

俱乐部所研发的数字化足球家庭训练、实时对战、球技测评系统,通过手机、电视等终端设备,进行AI演示、智能动作识别、指导等可视化功能,以实现数字足球应用的全场景化为目标,达到运动强度监测、技能水平评估等目的……

采访中,同事穿上数字球鞋体验,在能实时看见数据的球技测评系统里过了一把瘾。脚弓、脚背和脚尖,无论哪个部位触球,实时记录,一目了然。如此踢球,他乐不可支。黄君华介绍,目前该套数字足球应用已进入中小学试点推广。

2021年7月7日,鸵鸟俱乐部与椒江区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牵头起草《体教融合青少年足球培训规范》《体教融合足球亲子活动组织规范》等五项“体教融合”足球教育服务系列企业标准。经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官方平台通过,该系列标准已于2023年3月1日正式实施并向全国推广。

2022年9月23日,台州足球迎来高光时刻。在浙江省第十七届运动会足球(男子甲组)决赛中,台州队以3∶2击败东道主金华队,夺得台州足球史上的首个省运会冠军。鸵鸟为这支球队输送了六名主力。

关于王钰栋

关于足球,关于“鸵鸟”,王钰栋是绕不开的话题。众所周知,被台州球迷傲娇地称为“学院路球王”的王钰栋出自鸵鸟青训。

6月10日晚,在重庆龙兴足球场5万名现场球迷以及守在各种屏幕前的球迷们的见证下,18岁的国足新星用一粒点球一剑封喉,绝杀巴林。国足带着一场胜利和遗憾,结束了美加墨世界杯外围赛的征程。

进球的王钰栋一夜成名。一时间,几乎所有媒体都极尽溢美之词,“天才少年”““国足火种”“全村的希望”……在中国足球长期低迷的背景下,王钰栋的横空出世又给了球迷们一针强心剂。

黄君华心情复杂。说起王钰栋的那粒点球,她打心底里高兴,但又一声叹息,因为出局的国足又进入了下一个备战周期。

黄君华期待,下一个世界杯周期里,国足不再让球迷做关于出线概率的数学题。她更期待,鸵鸟的青训体系能培养更多的王钰栋。她说,一个王钰栋显然是不够的。

2018年6月,俱乐部开始组建2006至2007年龄段的鸵鸟精英队。这支球队立足本土、引进人才,以培养足球未来之星为目标,与台州市教育局展开合作,建立“政企社校”四位一体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王钰栋加入鸵鸟时11岁。”那段被人们乐道的伯乐识马的往事,黄君华娓娓道来。一次机缘巧合,经由行内人举荐,得知某支即将解散的队伍里,有位天赋异禀的少年名叫王钰栋。黄君华随即前往观摩,细致考察他的训练与学习,数次接触后,诚恳与孩子父亲沟通,力邀少年加入自己组建的精英梯队。

初见的情景,历历在目。黄君华感慨非常,这孩子灵气逼人,定要竭尽所能去培养……

后来的事情,全国球迷都看到了。2019年,王钰栋入选国少队;2021年成为“国字号”常客,并同时在浙江队试训、比赛;2023年7月正式签约浙江队;2023年12月2日,王钰栋随浙江U17获得第二届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男子U17组冠军;2024年2月,王钰栋获2023中国金童奖。

翩翩少年,鲜衣怒马。今年,被台州球迷傲娇地称为“学院路球王”的王钰栋,凭着在中超赛场的优异表现,入选成年国家队,为国出征最后两场世预赛。

截至6月28日,本赛季中超半程战罢,王钰栋9球入账,列射手榜第三,领跑本土球员。

少年如此高光,黄君华自然欣喜。她说,少年有实力更努力。

但是设想一下,若当初黄君华没有矢志不渝培养少年的决心,王钰栋的足球天赋,是否会被无情地埋没?

鸵鸟不会飞,奔跑着去追

黄君华始终相信,只要脚踏实地、倾心投入,无论何时起步做任何事情都不算晚。跳出体制,下海搞足球,不晚。“守正出奇,和而不同。”黄君华用八个字总结自己的创业经历。

以产教融合为切口,坚持购买服务与市场相结合的品牌连锁经营之路,黄君华带领鸵鸟经过数年的发展,积极服务地方体育社会教育发展。

“运动改变大脑,服务创造价值。把足球当作平台,达到育人的目的,这是我做足球的底线思维。”对于这份事业,黄君华有着自己的思考。她说,足球是团队运动,团结协作才能更好发挥个人的价值。学踢球亦是学做人,通过足球让孩子们从小就会懂得协作,学会团结……她搞足球的本质还是教育。

“台州还没有自己的职业球队。我觉得不远的将来,一定会有。在台州还能踢乙级联赛、甲级联赛直至中超,这是我的下一个小目标。”三年前,采访黄君华时,她这样说。

三年了,这个小目标依然没有实现。

她说,会实现的,就像鸵鸟一样,虽然不会飞,但要奔跑着去追。

“‘浙超’也要开始了。会不会如‘苏超’一样,全民在造梗?”黄君华不紧不慢说着,全民热议的“苏超”足以证明,中国足球从来不缺群众基础。有好的群众基础,有认真做事的人,让踢足球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一个城市足球氛围需要怎么去养成,万事俱备了,剩下的就交给时间吧。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964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