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

首页>地方频道>铜陵>要闻

铜陵市的一块姜,何以吸引世界目光?

  铜陵白姜种植系统日前正式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这也是我省首个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小小的一块姜,有什么独特魅力,能够吸引世界的目光,获得联合国粮农组织的肯定?早在今年9月,联合国粮农组织科学咨询小组专家在铜考察时就给出过答案:铜陵白姜种植历史悠久,加工技艺独特,文化内涵深厚,是中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具有独一无二的价值。

  三大技艺“独步天下”

  铜陵白姜因姜嫩皮白而得名,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农业农村部地理标志农产品,其种植历史可追溯至春秋时期,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曾在宋明清时期被列为“贡品”,素有“中华白姜”的美誉。在千百年的历史传承和发展中,铜陵白姜形成了包括姜阁保种催芽、高畦高垄栽培、芭茅搭棚遮荫等栽培技艺,并被形象地概括为“深挖起垄、切芽播种、搭棚遮荫、收获手拔、姜阁储种、炉火催芽”二十四字口诀。

  当前正值铜陵白姜“上姜阁”之际,和往年一样,位于义安区天门镇五峰村的“百年姜阁”主人盛义武此时异常忙碌。他告诉记者,每到立冬前后,姜农都会把精挑细选的姜种送入姜阁,他们称之为“上姜阁”。

  姜阁为土墙瓦顶建筑,外形如同碉堡,高约6米,分上下两层,底部呈正方形,有一扇小门供人进出和生火。上层为储姜室,姜农需借助梯子从底部沿着狭窄的洞口爬入,用荷叶将姜种包裹,再铺上茅草层层整齐摆放。从立冬到来年清明的5个多月时间里,不论白天黑夜,盛义武都要不断进入姜阁观测温度、添减柴草,直到“下姜阁”,以便更好地为姜种去湿、保温、催芽,这便是铜陵白姜独特的“姜阁保种催芽”技术,这也是铜陵白姜生产过程中最重要的一项技艺,为古代当地姜农独创,已传承千余年。

  “等来年清明时节,姜种萌发出玉米粒大小的姜芽时,我们再将姜种从姜阁中取出来,但在这个环节开始之前,我们就要开始‘踩姜垄’。”世代种植铜陵白姜的姜农程义荣曾两次种出“姜王”,今年留了7500多公斤的姜种,可供种植30多亩。他告诉记者,“踩姜垄”就是用锄头和铁锹在姜地上开沟,沟深在30到35厘米之间,沟壁呈六七十度的南陡北斜斜坡,之后再用力将沟壁踩严踏实,待清明前后便可将姜种播种下地。

  “踩姜垄”是高畦高垄栽培技术中的一项。当地姜农根据白姜喜温湿、怕旱涝、需肥量大等生长习性,结合当地春夏季多雨的气候特点,发明了高畦高垄栽培技术和生姜生长期内多次施肥培土的技术。待姜垄踩好,经过多次施肥培土,使原来的沟变成垄,原来的垄变成沟。这种沟垄交替的栽培技术不仅可以及时排水防涝,为姜块创造黑暗、湿润的生长条件,还可以保障白姜生长期的养分需求,确保铜陵白姜的优良品质。当地农谚“栽在沟里,收在垄上”便是由此而来。

  铜陵姜农不仅创造了独特的铜陵白姜种植栽培技术,还将其总结凝练成形象生动的农谚口语,体现了他们顺应自然、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智慧结晶。其中,“栽在沟里,收在垄上”说的便是高畦高垄栽培,而“端午盖顶,重阳见天”则是对芭茅搭建姜棚遮荫技术的形象概括。

  市农业农村局研究员姚继贵告诉记者,铜陵白姜喜荫,怕阳光直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古代的铜陵姜农就地取材,利用山上木材和芭茅搭建姜棚遮荫,随着生姜的不断长大,对光照的需求越来越大,芭茅不断腐烂掉落,姜棚的透光性也越来越高,正好满足白姜整个生长期的光照需求。遮荫棚存在于整个白姜的生长期,可以减缓暴雨对姜苗的冲击和温度的剧烈变化。而芭茅经日晒雨淋,遮光率逐渐变低,这与白姜生长对光照的要求“苗期三分太阳七分阴,后期七分太阳三分阴”相辅相成。

  姚继贵告诉记者,在铜陵白姜长期的栽培过程中,姜阁保种催芽、高畦高垄栽培两项技艺一直传承至今,唯独芭茅搭棚遮荫技术在运用中发生了一些变化。他解释说,上世纪90年代以后,铜陵白姜产业迎来新的发展,规模迅速扩大,不少姜农为了减少搭建姜棚时投入的人工和时间,降低生产成本,逐渐用遮阳网取代芭茅覆盖姜棚。近年来,为了大力传承传统种植技艺,有效保护区域品牌,在政府部门的积极引导下,这项传统的栽培技艺逐渐回归姜农视野,不少姜农重又采用芭茅搭棚遮荫。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为加强铜陵白姜的技术保障和传承传统技艺,我市研究制定了《地理标志产品铜陵白姜》省级地方标准、《铜陵白姜栽培技术规程》市级标准,对铜陵白姜种植全过程规范管理,并出台了《铜陵白姜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使用管理办法》《铜陵白姜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使用管理办法》《铜陵白姜保护办法》等一系列政策。同时,还采取对姜阁进行补贴、购买农业保险等举措,加强对铜陵白姜产地、种质资源的保护,传承和发展铜陵白姜传统种植技艺。

  目前,铜陵白姜核心产区种植面积约6000亩,年产量超1万吨,已开发出糖醋姜、酱汁姜、糖冰姜等食品以及日化用品等80余种产品,年综合产值约10亿元。

  金字招牌弘扬文化

  铜陵素有“八宝之地”的美誉,其“八宝”的核心便是青铜和白姜,俗称“一青二白”。白姜文化和青铜文化作为铜陵地域文化的重心,两者相生相长、相通相融,已成为千年古铜都一张靓丽的城市名片。

  “在长期的白姜种植生产过程中,形成了极具地方特色的白姜文化。”姚继贵介绍说,每年“下姜阁”之时,我市都要举行盛大的仪式,各地姜农纷纷盛装聚集,唱开阁歌,祭拜姜始祖。到了每年的秋分时节,我市还会举办铜陵白姜开市仪式、铜陵白姜文化旅游节、“姜王”评选等活动,这都是属于铜陵姜农特有的“节日”。

  “既要传承传统种植栽培技艺,也要注重弘扬铜陵白姜历史文化。”铜陵白姜制作技艺省级非遗传承人、佘家贡姜厂负责人金如林得知铜陵白姜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消息后心情澎湃。他告诉记者,对于姜农、姜企来说,要格外珍惜这来之不易的荣誉。

  近年来,金如林在郊区大通镇流转了百余亩土地作为姜厂的种植基地,现已成为国家绿色食品基地,生产制作的铜陵白姜采用的是祖传技艺,目前已开发出20多个铜陵白姜品种。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扬铜陵白姜文化,他投资200余万元创办了500平方米的佘家贡姜书法院和佘家贡姜非遗馆。在这里,不仅能看到铜陵白姜种植和加工技艺,还能通过书画家的作品近距离感受铜陵白姜深厚的文化底蕴。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是一张金字招牌。”在市白姜研究会会长李敬明看来,铜陵白姜种植系统这一传统的农耕文化不仅是我市、我省乃至全国农业的宝贵财富,也是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次获得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认定,不仅能更好地引起人们对铜陵白姜传统技艺的重视,进一步弘扬铜陵白姜文化,还能有效增强城市文化自信,提升铜陵、安徽的知名度、美誉度。

  记者了解到,铜陵白姜加工制作技艺于2008年被列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7年,铜陵白姜种植系统被授予第四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2019年被列入第二批中国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李敬明表示,我市要充分利用这一金字招牌,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加强技术推广和品牌保护,促进农旅融合发展,吸引更多年轻的高科技人才投身农业领域,助力铜陵白姜事业做强做大,让这一灿烂的农耕文化更加发扬光大。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58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