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

首页>地方频道>铜陵>要闻

铜陵:当好高质量发展“开路先锋”

  经济发展,交通先行。今年以来,铜陵市交通运输局牢牢把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交通强国建设等战略机遇,开拓创新、真抓实干,上半年完成公路水运固定资产投资逾21亿元,占全年计划70%以上,其中省交通重点工程投资11亿元,投资完成率91.7%,居全省第一;仓储和其他运输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1.5%,居全省前列。

  交通项目建设全力推进

  8月10日,S232改建工程关键控制性工程罗昌河特大桥施工现场,施工人员正在进行挂篮悬臂浇筑施工,向着主桥明年春节前合龙目标冲刺。

  S232改建工程全长18.7公里,是“十三五”交通扶贫脱贫“双百工程”,也是枞阳县对外联系重要通道。自今年春节复工以来,该项目克服疫情防控压力、持续高温酷暑、环保要求等困难,关键性施工节点顺利完成。

  今年上半年,德上高速枞阳段正式建成通车,我市新增高速公路里程21.8公里。G237一期、S232等重点项目紧扣时间节点压茬推进,S339九榔至横港港区等3个一级公路收费项目获省政府批复,北沿江高速施工图设计获省厅批复,G330二期、G236黄浒河特大桥及接线工程路线方案已明确,互联互通的综合交通枢纽正加快构建。

  “以前这条路很窄,公交车开进来都不好会车,现在路拓宽了,村民们的生产生活便利了许多。”枞阳县白柳镇桂元村党总支书记房正发站在古金路前感慨地说。今年,我市建设农村公路提质改造工程64公里、农村公路养护工程310公里。目前,农村公路提质改造工程已完工52公里、养护工程已完工285公里,项目推进速度处于全省前列。

  水运经济稳步增长

  8月10日,铜陵港长江外贸码头,大型起重机械来回转动,货运车辆往来穿梭,整个港口干净整洁、井然有序。在海关总署卫生检疫司今年公布的2021年全国口岸公共卫生核心能力复核情况中,长江外贸码头以95.29分名列全国第一。

  今年以来,我市适度超前发展水运事业,加快构建“干支联动”骨干航道网。

  持续加强港口和船舶污染防治,全市港口企业和船舶污染物水上接收企业基本完成生活污水计量设施的安装,推行船舶污染物水上接收经营服务负面清单,实施船舶岸电系统受电设施改造和港口岸电设施标准化改造。用心服务助推港口项目建设,联合市发改委制定印发《铜陵市长江港口岸线精细化管理实施细则》,明确了各港区岸线开发利用指标,促进长江港口岸线集约高效利用。扎实推进船舶碰撞桥梁隐患治理三年行动,统筹抓好水路疫情防控和保通保畅。

  上半年,我市水运经济稳步增长,全市累计完成港口吞吐量4511.89万吨,同比增长8.09%。

  交通服务品质不断提升

  “公交车开进村里,现在出门方便多了。”今年5月,新开通的61路公交车缓缓驶入陈瑶湖镇老排村,引得不少村民前来围观。

  公共交通是市民出行的基础,是重要民生工程。今年以来,我市新开公交线路2条,调整优化线路7条,逐步完善区域公交线网,“点对点”服务企业,老百姓的幸福感、获得感不断跃升。市交通运输局牵头建立了绿色出行示范城市创建定期协调调度以及督导推进机制,推进公交车更新换代,启动新一轮23辆新能源公交车采购工作,进一步提升新能源公交车占比。

  同时,我市扎实做好重大节假日和特殊时段运输保障工作,热线服务不停歇,圆满完成了春运、五一等重要时段道路旅客运输服务,累计输送旅客33.83万人次。上半年12328答复满意率97.35%。

  行业治理能力持续完善

  深化交通运输体制改革,是优化交通运输职能、推进交通运输行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举措。上半年,市交通运输局制定《“十四五”交通运输法治政府部门建设和信用体系建设实施意见》,推行“承诺轻罚”制度,定期开展推进网约车合规化专项执法行动,全市网约车双合规率为85.99%,位列全国第20名。市“两客一危”运输车辆动态监控轨迹平均完整率位居全省前列。持续开展八个“专项整治行动”,纾难解困、强化服务,不断规范交通运输行为,促进交通运输市场健康发展。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10923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