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后是企业招工引才和城乡劳动力找工作的高峰期,为全力保障企业节后复工复产,我市人社部门迅速吹响招引服务集结号,以形式多样的服务举措打好内招外引“第一仗”,为实现经济“开门稳、开门红、开门好”保驾护航。
“云端招聘”来送岗
2月18日下午,亳芜园区举行线上直播招聘会,12家企业通过线上平台发出用工信息,为群众送上488个就业岗位,吸引不少求职者云端求职。
“春节后订单增加不少,为了加快复工复产的进度,我们打算招聘40人,欢迎有意向人员到厂里参观,实地感受我们公司的工作生活环境。”安徽万花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孙飞宇说。
天马(安徽)国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招聘负责人孙珍丽告诉记者,公司用工需求109人,线上有150多名求职者咨询,部分达成了合作意向。接下来,求职者将到公司进行洽谈。
借着春风送岗位,助企复产促发展。春节前后,亳芜园区创新开展“云端招聘”,通过直播带岗方式,筛选园区优质企业参与,助力求职者实现“足不出户、掌上求职”。此外,该园区还举办了7场线下招聘会,吸引108家企业提供岗位3600多个,初步达成意向1473人。并在华佗百草园、缤纷城等人流密集场所打造“就业服务圈”,让求职者及时获取最新就业信息,实现“家门口”就业无忧。
“家门口”就业掀热潮
和亳芜园区一样,新春伊始,各县区以“春风行动”为抓手,聚焦稳岗就业、引才返乡、服务提质,为企业和劳动者搭建高效对接桥梁,掀起了“家门口”就业创业热潮。
亳州高新区在高铁站设置“亳州老乡,请您回家”宣传展板,发放就业政策宣传资料500份;在重点商圈设置“亳州高新就业招聘长廊”,宣传重点企业招工信息,50家企业提供435个岗位;举办招聘会4场,服务企业220家,提供就业岗位2059个,促进用工与求职高效对接。开展“创业沙龙”2场,解读返乡创业补贴、税收减免等政策,为创业者与返乡人才搭建交流平台,吸引人才返乡就业创业。
涡阳县以“大数据+铁脚板”模式深入摸排用工需求,发放政策礼包1万份,动态更新农民工就业数据5.6万条。举办招聘会46场,发布岗位8716个,达成就业意向3634人。开展“空中招聘”活动,发布“小涡送工”入企探岗短视频39期,浏览量超126万人次,用“村书记喊您来就业”村村通大喇叭打通就业信息传递“最后一公里”;组织“青年学子家乡行”活动,实地探访鸿路钢构等重点企业,推动人才返乡创业,新增创业项目200余个。
蒙城县聚焦“家门口”就业,开展“看蒙城”观摩活动44场,吸引1260人次参与;举办招聘会80场,发布岗位4.21万个,达成意向1.37万人次。利用“村村通”广播循环播报岗位信息,通过短信、微信推送招聘信息22.3万条;组织“直播带岗”11场,线下招聘会开到乡镇集市,将岗位送到群众身边。开发“妈妈岗”等特色岗位527个,为就业困难人员制定“一人一策”援助计划,走访慰问援助对象157人,精准帮扶困难群体。
“就业答卷”暖民心
谯城区积极构建全媒体宣传矩阵,充分发挥公共招聘网站、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等载体的作用,推送“春风行动”系列活动信息,浏览量破万;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13场,提供岗位1.04万个,帮助833名劳动者实现就业。开展“创业成果展”2场,展示非遗、现代农业等创新成果,吸引千余人次参与。组织恳谈会10场,解读创业政策,发放招商引资“谯十条”及谯城区“产业人才政策10条”宣传彩页300余份,激活创业带动就业倍增效应。
利辛县开通“职通车”免费大巴15辆次,组织千余名求职者到县域内重点企业访企探岗,举办“春风行动”招聘会33场,覆盖8个乡镇,发布岗位9万余个,达成就业意向2487人。深化“五心”创业服务,以各地商会为桥梁纽带,引导在外老乡携资携智携技返乡创业,举办“青年学子利辛行”活动,吸引青年学子返乡创业,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活力。
市人社局就业科有关负责人介绍,截至2月17日,全市累计举办各类招聘会183场,发布岗位信息15万个,达成就业意向2.21万人次,交出了一份温暖民心的“就业答卷”。 (记者 刘景侠 通讯员 杨海龙 张瑞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