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

首页>地方频道>南通>要闻

如皋市统筹推进司法所规范化建设“四年行动”

服务百姓的前沿阵地,群众接触法律服务的第一站,开展人民调解等司法行政工作的“一线部队”……如今,司法所俨然成为推进基层法治建设的主力军。

扎根于基层的司法所,是司法行政工作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关键环节,是司法行政系统为民服务的“前沿阵地”。近年来,如皋市聚焦“标准化、法治化、数字化”建设,统筹推进司法所规范化建设“四年行动”,积极探索法治建设新路径、新机制,不断筑牢基层法治根基。

旧貌换新颜

构建基层基础“新支撑”

鲜亮的徽章、宽敞的大厅、明了的公示墙、规范的功能区……如今,这是如皋市14个司法所规范统一的崭新形象。

崭新形象的亮相,源于如皋市高品质推动所容所貌建设。如皋市以“亮化提质”为目标,推进标准化分类建设,优化布局,对14个司法所外观标识、硬件设施进行升级改造,司法所面貌焕然一新。目前,各司法所规范设置了法治服务区、纠纷化解区、执法管理区三大功能区,优化了“四室五站点”功能布局,分类建设率100%。

司法所不仅有“颜值”,而且有“内在”。自司法所规范化建设开展以来,如皋市强化基层司法所人员配备,制定工作标准,完善业务体系,优化管理流程,指导基层司法所立标准、抓规范、提业务,形成了管理有序、行为规范、职责明确、运行高效的管理体系。

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9个大型司法所、5个中型司法所,创成全国模范司法所1个。“现在,司法所硬件、软件都升级了,我们做事干劲更足了,群众办事也更方便了。”对于司法所规范化建设,干警和群众纷纷点赞。

有为又有位

点燃循法依治“新引擎”

“网格员在日常巡查过程中,发现一起疑难矛盾纠纷,当事人选定镇司法所资深调解员冒福来帮助调解。”日前,丁堰司法所接到一起疑难纠纷调解申请,面对群众的“点单”诉求,司法所迅速派单。在调解员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调解下,这场纠纷迅速降温,成功化解。

矛盾快速化解的背后,是如皋市司法所司法行政职能的充分发挥。如皋市各司法所积极履行法治职能,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征地搬迁、农村建房、土地界址等多发性纠纷解决。今年以来,各司法所参与解决重点领域突出问题61件,排查行政争议134件,推动化解46件,全市涉行政争议矛盾纠纷量、行政诉讼案件量较去年同期分别下降了11.47%、45.56%。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如皋市还建设以司法所为中心的15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为群众和企业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涉企调解、合规指导等法律服务。今年以来,基层司法所法治营商服务团入企服务900余次,为企业协调解决疑难问题156件。

数字化赋能

激发服务治理“新动能”

“你好,请问是刘红梅吗?”“是的。”“你现在申请远程视频公证,我跟你核对一下身份证。”这是近日发生在城南街道司法所的一幕,也是如皋市聚焦信息化转型、激发司法所服务治理“新动能”的生动实践。

为切实提升“法治惠民”服务质效,如皋市在司法所服务接待大厅统一配备无人律师、自助矫正、远程视频公证等智能终端设备,实现法治护企惠民的“零距离”服务。同时,先后开发矛盾风险隐患管理、12345协同监督问效、综合执法案件管理等应用程序,实现了法律服务“触手可及”、执法监督“有的放矢”、矛盾纠纷“一网打尽”。

“如城街道某小区物业纠纷预警,工单已流转,请如城街道及时处置、市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跟踪督办。”日前,市矛盾风险隐患管理平台发出橙色预警信息,操作人员收到预警后随即完成工单流转。市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联动督办人员收到预警提示后,及时跟踪指导,通过多方联动打好“组合拳”,使这起物业纠纷得到妥善解决。

数字赋能纠纷化解。如皋市着眼基层司法行政职能,加大纵向、横向的数据交换力度,切实把信息化资源转换为现实战斗力。今年来,融合建设的矛盾风险隐患管理平台,共归集6类数据100658条,提炼一般性以上纠纷1918起,攻坚化解1398起,化解率72.89%。

如今,随着司法所规范化建设作用的日益凸显,如皋市司法行政工作的社会影响力和公众满意度不断提高。“下一步,我市将持续发力,着力将司法所打造成为基层法治建设平台、基层依法行政参谋助手、预防化解矛盾前沿阵地、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全面提升基层司法所规范化建设水平。”对于司法所规范化建设,市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杨明的话语铿锵有力。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702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