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

首页>地方频道>安庆>社会

恶劣环境压不垮浓浓支教情 地震十年后再回支教点

   十年前的5月12日,一场突如其来的强震让四川多地满目疮痍,让众多幸福家庭支离破碎。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东北部的松潘县受灾严重,危难之际,我省各行各业的人们纷纷奔赴松潘县,尽己所能,发挥所长,帮助当地早日恢复生产生活。

  由来自全省各地21名优秀中青年教师组成的“安徽支教队”于2008年7月15日抵达四川省松潘县,开展为期一年的对口支教工作。一晃十年过去了,作为当时支教队的队长,安庆一中的物理老师阮宜冬没想到,自己能有幸在十年后受邀参加“5·12”汶川特大地震1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阮宜冬出发前夕,记者对他进行了面对面采访。

  汶川地震十年后再回支教点

  “非常激动,非常荣幸,真的没想到十年后我还能再回到松潘看一看,不知道那里变成什么样了,教过的学生们恐怕都已经成家立业了吧。”从接到市教育体育局的通知后,阮宜冬一连几个晚上都没睡好觉,当年一队人马在松潘这座高原古城挥洒汗水,激情讲学的情景如潮水般涌上心头,让人感慨不已。

  “汶川大地震后,松潘县缺师少教,孩子们需要老师,谁愿意去那里支教?”阮宜冬看到通知后,已在教师岗位上默默工作了25年,一直以学生为中心的他心里咯噔了一下,他知道他的心已经飞到了地震灾区,飞到了那些渴望知识的孩子们身边。“反正都是教书,只不过是换个地方嘛。”阮宜冬如此简单地想着,便主动报了名,全然没有考虑到地震后的灾区是否安全。

  一别将是一年,甚至可以说未来不可预料,但看着阮宜冬坚定的目光,阮宜冬的爱人也不好阻拦。虽然不能陪伴在即将升入初三的儿子身边,心里难免有些愧疚,但阮宜冬还是轻描淡写地说,学习本来就是他自己的事,我也帮不上什么忙。就这样,阮宜冬成了对口支援四川省松潘县“安徽支教队”的一员,并担任队长一职。

  2008年7月14日,阮宜冬和来自省内其他学校的20名老师一起历经数个小时,才于7月15日上午到达位于高原地带的松潘县,一下飞机,老师们就被高原的美景深深吸引,而他们不知道的是,接下来他们将面对的支教环境有多么恶劣。

  支教队21名队员中,有小学、初中和高中各科老师,这些老师按照专业被分配到5所学校,最远的热务沟小学距离县城有100多公里,由于环境恶劣,支教的老师只能住在帐篷里。阮宜冬是队伍中唯一的高中物理老师,他和其他几名初高中老师则留在了松潘中学,分别负责各个年级的教学工作。

  恶劣环境压不垮浓浓支教情

  由于受地震影响,松潘中学一部分房屋被鉴定为危房,不能住人,临时搭建的活动板房全部用于学生上课和住宿,阮宜冬他们就被安排到离学校不远处的一处简易的民房里居住。他们从江淮平原来到高寒地带,海拔高度不同、昼夜温度不同、空气湿度不同、日照强度不同,适应当地气候成了最先要解决的问题。

  刚到松潘县的那几天,因为高原反应,当时已经45岁的阮宜冬从一楼爬到五楼的教室,都必须在三楼作短暂的休息后才能继续爬楼,不然就会气喘嘘嘘,呼吸困难。除了高原反应外,另一个需要解决的就是吃饭问题。松潘中学只有学生食堂,而且因为气候原因,四川人喜欢吃麻辣食物,哪怕是炒一盘青菜,也要放上好多辣椒,阮宜冬他们无法长期食用。

  无奈之下,阮宜冬便和老师们商量着自己买菜做饭,就这样,几个大男人在高原古城上支起了锅,自己做饭。由于高原地区昼夜温差较大,一到晚上便冷得不行。冬天的松潘县一般都在零下十度左右,最冷时要到零下二十度以下。他们的房间两面都是木板墙,透风严重,每晚都只能穿着厚厚的棉袄睡觉。

  作为支教队队长,阮宜冬不仅要完成自己的日常教学任务,关心和照顾队员们的生活起居问题也成了他重要的工作内容。在偏远的支教点,考虑到支教老师们没有菜吃,阮宜冬就到市场上买好菜,搭上当地的小客车,辗转几个小时给队员们送菜。

  有一次,小客车经过一段山路时,一路上都不断有细小的石块滚落下来,阮宜冬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在一块大石头即将着地之际,好在司机反映灵敏,及时刹住了车,这才避免了一场悲剧的发生。在原地等待几分钟后,客车又发动了,阮宜冬也只能硬着头皮继续往前冲。“那种情况下,说不害怕是假话,但没有办法啊,既然来了,咱就得把这事情做好。”回忆起当时的场景,阮宜冬依然心有余悸。

  大地震发生后,四川多地余震不断,松潘县也不另外,阮宜冬都不记得自己经历过多少次余震,有震级比较小的,也有震感十分强烈的,从一开始的不知所措,到后来的淡定自若,阮宜冬心想着,要真是在这里出了事,那也没办法,还不如抓紧时间好好教孩子们多做几道题。

  “你们是一支带不走的支教队”

  有爱而无畏。虽然困难重重,阮宜冬和所有支教老师们还是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既然代表安徽省数万名老师来了这里,我们就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本事,把这里的孩子们教好。”作为支教队长,阮宜冬对队员们提出了自己的希望。每个月,阮宜冬都要召集所有队员开一次交流会,互相交流在各个学校开展教学工作所遇到的困难和心得。

  很快,阮宜冬便在老师们的交谈中发现了一个问题,松潘县是四川省较为偏远的县区之一,师资力量和水平都很有限。“我们在这里待一年,也只能教一年学生,等我们走了,这些孩子们怎么办?”在阮宜冬的号召下,支教队员们及时调整支教思路,不仅要教孩子们知识,还要帮助当地的老师们快速成长。

  让当地老师随堂听课,随时解答他们提出的问题,检查他们的教案……阮宜冬和支教队员们开始手把手将自己的所有教学方法,毫无保留的传授给当地的老师们。“我们只有一年时间,如果不采取这种师傅带徒弟的形式,我怕达不到我们预想的效果。”好在当地的老师们非常乐于也善于学习,经过几个月的“传帮带”,当地老师们的教学水平便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回来后的前几年,我和当地的几位老师还联系过,得知他们已成为学校的教学骨干,学校的升学率也有所提升,心里非常欣慰。”阮宜冬告诉记者,在松潘县支教的那一年里,最让他觉得骄傲的就是,当时及时的调整了支教方案,让当地部分师资水平得到了提高,造福更多学生。

  支教一年的时光转瞬即逝,2009年6月30日,阮宜冬和队员们踏上了回家的路。当地群众和学生自发欢送,场面感人,阮宜冬也在孩子们难过不舍的目光中掩面而泣。“你们是一支带不走的支教队。”这是当地教育部门给予阮宜冬他们的评价,让队员们备受鼓舞,无虚此行。

  得知自己要参加“5·12”汶川特大地震1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阮宜冬一直盘算着应该给当地的老同事们带点什么礼物。“带啥都显得俗气,我还是带点好的教学方法给他们吧。”阮宜冬笑着说。这一趟,阮宜冬打算把松潘中学全部物理老师的微信都加上,建立一个微信群,以后定期把一些教学案例和题目发到群里,供大家参考学习。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702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