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

首页>地方频道>安庆>要闻

不负安庆 不负明天

  原题:

  不负安庆 不负明天

  ——市委书记魏晓明主持召开五次招商引资座谈会综述

  4月9日至4月21日,市委书记魏晓明召集市区企业、高校、市直部门、园区的负责人,一起座谈讨论。

  13天内,5场座谈会,50多个参会人员,历时共十几个小时……

  千言万语,千方百计,只为一件事——招商引资!

  这是去年“全民招商”活动开展以来,思想的再次统一,经验的集中总结,问题的集中会诊,路径的再次明晰……

  “不招商引资,安庆还有别的出路么?”

  “大招商的格局已经形成,今年重点要在精准上下功夫。”

  “盯住城区,盯住工业,盯住首位产业,问计于企、问计于园区、问计于行家里手。”

  “聚焦招行引资全链条,在体制机制上再完善、再破题。”

  “事在人为”“一仗一仗打下去,必胜必赢!”

  加强培训,建立线索预审机制,“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保障要素,优化考核强化激励。

  ……

  发展的声音依然在激荡:

  同心共济,不负明天,不负安庆!

  一次思想的再统一

  ——“安庆要发展,没有别的出路,必须全体起立狠抓招商引资第一要事”

  “不愿招,不想招,不会招。”“对招商引资工作部署不认可,存非议。”“面对任务,打退堂鼓”……

  在五次座谈会上,不少市直部门、区负责人直言,在当前的招商引资工作中,干部思想中还存在不少“杂音”。

  思想不统一,则行动难落实。

  对此,魏晓明在会上,拿出市统计部门的一份名为《比较分析找差距 狠抓招商谋发展》的分析报告,一字一字地念:

  城区规上工业招商企业数量占比49.2%,但是企业产值、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税收等分别占到73.7%、70.9%、89.6%、70.2%;

  城区限上商贸招商企业数量占全部限上商贸企业数的18%,但企业销售额却占53.9%;

  从近几年的发展看,我市招商企业为全市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放眼沿江其他城市,标兵渐远、追兵渐进,再不加大借助外力发展的力度,我们将失去在新一轮发展中的历史机遇……

  数字为据,形势严峻。

  “从工业到城建,如果没有招商引资企业,没有他们带来的理念、管理、作风、模式的改变,安庆会是什么样?”“安庆要发展,除了招商引资,还有别的出路么?”……五次座谈会,魏晓明反反复复地说:“要全体起立,带着责任、使命、情怀做这件第一要事。”话语间,是深情,更是坚定。

  这样的深情与坚定,在50多位参会人员中间形成强烈共鸣。

  市直部门和各开发园区的“招商人”说:

  “事在人为”、“逆流而上,必须加码往前跑”;“打1000个电话,可能只有10个有用,但只要认真去做,都会干好”;“招商不是一下子的事,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一仗一仗打下去,必胜必赢”……

  来自各要素保障的部门“协同人”说:

  “这样大招商的格局和氛围坚持下去,久久为功,必能功成”;“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全力保障”;“十年磨一剑,要保持发展的韧劲”;“问题是有的,但一切问题都要在实干中去解决,不干,什么都没有”……

  任重道远,行则必达。

  全体起立、加码前进的热情从会场传向各个部门、企业、园区、驻外招商团队,传向安庆大地的各个角落,激励大家凝心聚力“再出发”!

  一场头脑的大风暴

  ——面对全民招商“成长的烦恼”,突破口在哪?

  空有一腔热情,是干不成事的。

  经过10个月的摸索与实践,全民招商在“成长”过程中的问题和“烦恼”开始显现。

  “市级层面不去发现问题,有问题不去面对,就会出大问题。”魏晓明说,这便是密集召开招商引资座谈会的初衷:发现问题,直面问题,解决问题。

  而事实证明,五场座谈会,每一场都是一次头脑风暴,剑指问题,总结经验,落点在“实招”。

  比如,“不会招”的问题:

  “氛围、责任、压力都有了,但能力不行。”市劳动就业局局长李克让说。

  迎江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余浩敏提出:部门招商人员在专业性上还需提高,有线索不知道怎么跟,有项目不知道怎么谈,更多起到的是联络作用。

  怎么办?

  “压任务之前要对产业、招商政策、招商技巧等进行系统培训。”

  “根据目前干部需求,抓紧编制实操手册。”

  “开发园区要搞清楚家里有几把椅子能让人坐,要什么、招什么、怎么推介、向谁推介等要有简单明了的介绍,让人一看就懂。”……

  比如,“谁来审”的问题:

  市委宣传部市文改办副主任杨晶琦提出,招商信息遭遇“天花板”,没有一个决策机制,导致项目线索无人评估,结果一批好项目流失。

  怎么办?

  “要搭建一个专班,负责项目线索预审,通过审核的‘入笼子’,跟进。”

  “建立一个高效的项目预审机制,让前方后方高效对接。”

  比如,招商部门与承接园区“两张皮”的问题:

  各个开发园区负责人认为:部门对区里的产业定位、承载平台还不熟悉,有时推荐的项目线索不契合各地各开发区实际,落不下来,看似热热闹闹,实则效果寥寥。

  市直部门负责人则认为:千辛万苦招来项目,到了园区,种种原因被拒之门外。

  怎么办?

  “建立一个更加紧密的联动机制,真正形成命运共同体。”

  “在招商引资全流程中理清权责关系,进一步压实责任。”

  还比如,用工、人才招引、政策延续性……问题一个接着一个,解题之策也一个接着一个在讨论中成形。

  奔着问题去, 从问题破题,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魏晓明说:“有问题是正常的,只要上下一心,真正钻进去研究,没有破不了的题。”

  魏晓明说:“我们现在从问题入手,解决你们任务背后的要件配备、应知应会、体制机制保障等各方面问题。”

  魏晓明说:“我们做的是打基础的工作,只有把基础工作做扎实,才能真正打开安庆招商引资的新局面。”

  一次路径的再明晰

  ——为招商引资更精准、更有效,让干部有压力更有动力,打上一剂“强心剂”

  五次座谈会,50多位参会人员发言,其中,最长时间的发言超过1个小时。

  越听,越清晰;越听,越坚定。

  如何让招商引资更精准、更有效?经过前后13天的讨论、吸纳、总结、梳理,一种全新的战略构想、一条明晰的发展路径,激荡而出:

  明确一个方向:盯住城区,盯住工业,盯住首位产业。

  理顺一个关系:聚焦从线索收集到落地投产的招商引资全流程,把招商人、承接人、协同人(要素保障部门)三类人相互之间权责明晰起来,明确每个环节的责任主体,把责任压实。

  编制一个指南:围绕“我有什么、我要什么”,编制一个从产业到政策到技巧的招商操作规程,实现精准指导。

  建立一个机制:搭建一个由园区、要素保障部门、大院大所专家、骨干企业专家等组成的预审专班,对招商信息进行研判。

  强化招商培训:由市委党校牵头, 以问题为导向,组织开发园区专业招商人才、要素保障部门、企业专家等对“招商人”进行培训,解决“应知应会”问题。

  优化考核机制:根据招商实际精准优化考核机制,同步强化考核结果的运用,打通物质、精神等各方面的激励通道,让干部化压力为动力。

  ……

  这是路径,是指南,是保障,是推力,更是一剂“强心剂”。

  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我们坚信,有了这剂“强心剂”,广大领导干部肩负的责任将会化成澎湃的动力,在新的征程上一往无前。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8982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