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

首页>地方频道>黄山>旅游

行走高田古道 探寻红色足迹

  盛夏山林,草木葱茏。林中弥漫的清雾缠绕乍泄晨光,幼鸟青涩的歌唱伴随涧水的行板。一阶阶青石板,吟咏成一行长长的诗,从遥远的过去跌宕起伏而来。蒲公英的花儿,山径两旁开放。风摇树动,细碎阳光摇晃着在叶片间漏下,轻轻覆盖青苔。苔藓爬上石头,森林没了脾气,石块有了灵气,温柔可人。踏上偏僻山村的古道,古道引领我们,通往静美的捷径,走向一处美丽的童话。

  高田,亦称高田山,翠竹环绕,泉水淙淙,是祁门县祁山镇大山深处的一个古老小山村。村庄依山而建,房屋高低不一,层层叠复,就像挂在陡坡上的屏风。这里是一个藏在连绵森林和叠嶂大山里的鸟巢,挂在茂密的枝叶间,少为人知。《祁门县志》和《休宁县志》曾重重地提到过这个小山村。祁门县志记:“民国26年元月27日,国民政府军队四十六旅七三八团某连,追踪红军游击队,夜宿旸坑,时红军皖赣浙独立团一部驻高田,获悉情报后,于28日晨在风棚坳组织伏击战,战斗1小时许,毙敌7人,缴枪40多支。战斗结束后,独立团往休宁方向转移。2月6日,县长武汉率自卫队到高田山捕农民团员10多人,农民团长谢蔚春被害。”阎景堂在《南方三年游击战争史》中提到,“江天辉率祁浮婺游击大队皖赣独立营在祁门高田凤门坳伏击国民党第四十六旅的一个连队,将敌击溃。”

  “风棚坳战斗”发生地,位于高田至凫峰镇古道高田段,地势居高临下,易守难攻。古道长7.5华里,沿途皆为青石板铺就,期间有石头古亭供人休憩避雨,掩映在密林间,若一条骨骼遒劲的长龙,匍匐于大山密林。途中有一三面石墙,顶上盖小瓦的古亭子。木质横梁上清晰可见最近翻修的日期:“中华民国壬午年春月”,就是1912年,距今已110年。站在亭子里遥望,视野开阔,层层茶园块块梯田,群山连绵无边无际,极有“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的意境。经过不长的一段平坦路,到了地名叫“柿树坞”的最艰难的一段路,又是一步一石阶,没有一个可以伸直腿脚的落脚点。爬完“柿树坞”,到了“杨树坞”,是高田和黄畬山之间的最高处,地势平坦,豁然开朗,长长的山坞,层层的良田,块块的茶园,一幅被世人遗忘的田园风光映入眼前。

  风棚坳战后,红军游击队迅速沿古道撤退到休宁。高田通往休宁县流口镇的古道,长约20余里,从横跨两县四乡的大山阴公尖山腰穿过,沿途茂密的原始森林,期间分布一块块高山油茶树和茶园。中途也有一处古建筑的地基,四四方方,散布着一些建筑的断垣残壁,被草木掩盖得严严实实。

  仲夏山村古道,林木茂盛,凉风习习。千米阴公尖像一位巨人,护佑着它怀抱里的高田小山村。说起新安江、钱塘江和富春江,世人皆知,它的源头是安徽休宁县的率水河。率水河源头之一就是阴公尖。发源于阴公尖山麓的溪涧,叫大坑源河,流水湍急,飞流直下,深潭密布,从凫峰镇黄畬坑村穿村而过,注入率水河。

  古道长,故事多。高田山古道,历史荆棘密布。我们永远铭记,曾经有那一群人,为了他们的理想,为了我们今天的安宁,舍生忘死,一路披荆斩棘,负重前行,历经千辛万苦,走上社会主义康庄大道,才有我们今天的岁月静好。(谢光明)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10814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