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

首页>地方频道>宿迁>要闻

劳动成就闪光人生 他们用双手在宿迁筑就梦想

宿迁网讯(记者 顾园园 颜靖尧 朱婉菁)塔吊林立、机器轰鸣、焊花四溅,建设者在钢筋桁架间穿行,勾勒出项目拔地而起的线条……当下,宿迁各地项目建设热火朝天,处处涌动着争先进位、跨越赶超的热潮。近日,记者走进宿迁部分项目建设现场,对话宿迁市湖滨高级中学项目、宿迁学院新校区项目的建设者,见证他们用汗水与双手为城市发展贡献力量。

塔吊工王瑞:

坐在“云端”,用双手建设城市

日前,在宿迁市湖滨高级中学项目建设现场,机器轰鸣、工人忙碌,项目正在火热建设中。置身于40余米的高空,来自中建科工集团有限公司的塔吊工王瑞在驾驶室内专注地操作塔吊。他根据信号工的指示,手握操作杆将建筑材料精确地运输到指定位置。

“我这双手,稳得很!作为一名塔吊工,我必须把工作做得很精准,对细节把控要严。”王瑞说,从事这项工作需要有非常强大的心理素质,同时也需要有耐心,并且要把安全放在首位,这样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塔吊工。王瑞伸出手,骄傲地告诉记者,他的这双手,每天可以调运建筑材料100多吨。能为宿迁这座城市“添砖加瓦”,他感到很自豪。

每当王瑞看到自己参与建设的一栋栋大楼拔地而起时,他总会感到很自豪。“我当塔吊工已经有十多年了,参加过不少项目的建设工作。对我来说,宿迁市湖滨高级中学项目是比较特殊的。”王瑞笑着说,他的孩子快上小学了,而他正在建设的项目也是学校,因此,他觉得自己的工作很有价值,他会保质保量完成工作,为广大学子建设好美丽的校园。

高楼钢筋工蔡则侠:

与钢筋为伴,搭建高楼“筋骨”

4月26日上午,在宿迁市湖滨高级中学项目的建设现场,钢筋工蔡则侠头戴安全帽,熟练又忙碌地绑扎钢筋。短短几秒钟,她就将几根钢丝牢牢固定在钢筋上,动作娴熟而流畅。

今年49岁的蔡则侠是宿城区人,从事建筑行业20余年了。蔡则侠告诉记者,绑扎钢筋的动作看似简单,想要做好并不容易。如何保证扎钩钩住钢丝而不滑落?如何用扎钩快速地将钢丝拧紧?这些都需要练习。“刚开始接触这份工作时,我绑扎的速度很慢,便在一旁观察其他工友如何操作,并向他们请教。时间久了,我自己摸索出一些技巧,干活速度就快了起来。”蔡则侠说。

在工地上干活,蔡则侠并不觉得自己比男性差。“绑扎钢筋很考验手指的灵活度和腿的耐力,作业时,我们大部分时间必须蹲着,有时站起来腿都麻了。高温天气,钢筋会变得很热,即使戴着手套作业,也感觉有点烫手,所以干这份工作适应能力要强,能够吃苦耐劳,同时还要有责任心。”蔡则侠说,如果把房屋比作人的身体,墙体中的钢筋就是“筋骨”。作为一名合格的钢筋工,绑扎钢筋一点儿也不能马虎,必须保持精益求精的态度。

“这么多年,我参与了不少工程项目的建设,每天绑扎钢筋几千次。每当看到自己参与的工程项目竣工时,我就很有成就感。”蔡则侠说,幸福的生活要靠自己的双手奋斗,她对现在的生活感到满足。

信号工朱法荣:

紧握对讲机,保障项目建设安全高效

“再往右一点,慢慢往下放……”4月28日,在宿迁学院新校区项目的建设现场,48岁的朱法荣是一名塔吊信号工,同样来自中建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她的工作就是在工地现场,协助塔吊顶端的驾驶员进行塔吊作业,她和这台高大的钢铁机器配合得十分默契。

朱法荣从事建筑行业多年,是一名熟练工。她说,想要做好一名塔吊信号工并不容易,这份工作需要她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全程保持专注。记者注意到,朱法荣的手始终紧紧地握着对讲机,她的双手因为长年累月被风吹日晒而略显沧桑。

谈起自己的双手,朱法荣说:“我通过努力将自己的小家支撑了起来,我的这双手不仅工作能力强,还将我的孩子送进了很好的学校。”“信号工可以说是塔吊的‘第二双眼睛’,注意力必须保持高度集中。看着各种建筑材料在我的指挥下井然有序地运输着,我也会感到很满足,这是一份让我感到自豪的工作。”朱法荣说,接下来的日子,自己会精准指挥,做好本职工作,保障安全生产。

木工朱红军:

撸起袖子,奏响劳动之歌

在宿迁市湖滨高级中学项目的建设现场,木工朱红军和他的工友们正在进行模板铺设与加固工作。“这个假期,我依然会坚守在岗位上,保证工程进度。”朱红军说,其他岗位施工人员也各司其职,有序地推进项目建设。

今年47岁的朱红军从事建筑行业已经有20余年了。“干我们这行,天天跟木头打交道,像我的手上就有很多伤口,所以要想当好木工,首先就要能吃苦。”朱红军说,项目建设最重要的就是保证质量,在作业时,他还要检查各个模板是否有损坏、是否需要更换,时刻绷紧“质量”这根弦。

在朱红军的脚下,放置着一个背包,背包内除了工作需要用到的工具,还摆放着一个大容量水壶。“这个水壶陪伴我好多年了,因为每天在户外作业,体力消耗比较大,需要及时补充水分,为此我准备了这个水壶。天气炎热时,我一天能喝好几壶水。”朱红军说。

朱红军告诉记者,一想到将来会有很多的孩子在他们建成的学校里读书,他就感到非常自豪。“看着拔地而起的建筑,我就感觉付出的辛苦都是值得的。”说完,朱红军又转身认真干起了活。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613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