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

首页>地方频道>黄山>要闻

安徽黄山:下“绣花功夫” 护徽州文脉 留住最美乡愁

  “八分半山一分水,半分农田和庄园”,古徽州文化底蕴深厚,拥有大量传统建筑、传统村落、传统民居及其他历史遗存。目前,黄山市共有310个村落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在全国地级市中位列第二。

  为实现传统村落活化利用,黄山坚持下“绣花功夫”,以保护促发展,以发展强保护,通过微改造、微提升,保留村庄肌理,保住乡土特色,保护徽州文脉,促进传统村落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有颜值:保留传统村落风貌风格

  古桥流水、青瓦白墙,早春时节,黟县西递村山水如画。2000年11月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西递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价为“人类古老文明的见证”“传统特色建筑的典型作品”和“人与自然结合的光辉典范”。

  西递村以“高颜值世界最佳旅游乡村”为定位,规范古民居修缮流程,强化违章违建巡查,坚持白蚁防治常态化,保护古民居,延续百年打更制度,实现火灾零发生。同时,为了让全村人都享受到旅游红利,西递每年从旅游门票收入中提取一部分作为遗产保护资金,按照人口及房屋面积等进行再分配,分红给村民。

  在“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科学开发,永续利用”的共识下,黟县对传统村落原汁原味进行保护,传统村落得到了可持续发展。

  据了解,近年来,以传统村落连片保护利用为契机,黄山市结合徽州田园风光和山形地貌,在保持徽派民居和徽派建筑的传统村落面貌风格的前提下,通过对传统村落村容村貌进行综合整治,涵养别具一格的徽州乡村风情。特别是,依托实施古村落生态修复、古建筑单体保护等项目,改造提升271个传统村落,覆盖全市40%的乡村,123个中国传统村落建成美丽乡村,让烟雨徽州、田园徽州、村落徽州成为独特IP。

  有产业:打通创意经营路径 推动乡村振兴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战略的硬支撑。近年来,黄山市以创意赋能产业发展,打通创意经营路径,赋予了传统村落更旺盛的生命力。

  千年古村歙县雄村镇卖花渔村是徽派盆景的发源地。全村230多户,640多人,家家户户房前屋后都种植花卉盆景,盆景种植规模近2000亩,每年成型可供销售盆景6万钵。2022年,卖花渔村的盆景年销售额超过2500万元,外来游客超10万人次,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突破100万元。

  除了线下销售热,今年春天,“线上带货”也迎来热潮。返乡的年轻人在盆景园里搭起了直播间,搭上电商“快车”。

  “借助互联网,卖花渔村的盆景被销往全国,经常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作为返乡创业青年,村民胡敏参加了两期政府组织的直播培训班,对线上销售已是“熟门熟路”。 “越来越多人从线上了解到卖花渔村、了解徽派盆景,一些网友留言说,有时间一定来黄山看看我们的千年古村落。”

  为了变静态保护为活态传承,推动传统村落成为乡村振兴的“聚宝盆”,近年来,黄山市进一步创新运营体系,通过优化运营机制、组织开展技能培训,推动乡村旅游、徽州民宿、康养度假、非遗文创等产业的发展,提升村民收入,推动乡村振兴。

  有活力:在保护中传承 绘好新安山居图

  被朱熹誉为“呈坎双贤里、江南第一村”的徽州区呈坎古村距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 拥有宋、元、明、清等古建筑150多处,是中国保存最完整的明代古村落。

  每到秋季,呈坎村的村民们把收获的农作物晾晒在广场上,摆成各种图案,美丽的晒秋场景也成了不少游客追逐的风景线。

  以晒秋为核心,近年来,呈坎村扩大乡村旅游,通过带动社会资本投资发展等形式,多业态拓展村民的收入来源。目前,村中已有民宿农家乐近90家,并引进了一批高端民宿。

  而黟县西递村通过推广“抛绣球”“徽州祠祭”“徽州楹联匾额制作技艺”等多项省级非遗项目,进一步丰富参与性、体验性业态,向中外游客递出了西递独特的文化名片。

  “黄山市通过选择重点区域、重点产业,融合发展,集中培育各类产业,做强做大全市非遗产业,推进中国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市建设,同时,突出对重点区域,特色产业支持,做到项目建设不撒‘胡椒面’、不留‘后遗症’。”黄山市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按照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的要求,“全力建设有产业、有活力、有颜值、有创意、有乡愁的‘新安山居图’村落景区,走出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发展之路。”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957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