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

首页>地方频道>黄山>要闻

从风景到风尚,黄山乡村上演精彩“五变”

  近年来,黄山市充分发挥乡村山水人文优势,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打造不同场景新安山居图,推动村庄变景区、创意变生意、农房变客房、生态变业态、资产变资金,加快实现从风景到风尚的精彩蝶变。

  场景结合,让村庄变景区

  黄山市坚持以景区标准建设美丽乡村,乡村旅游覆盖全市七成以上村庄,近10万农民变身景区服务员,今年1-10月全市接待游客4702万人次、收入416.9亿元,累计培育乡村微景区170个。保护徽州文脉,把传统村落作为景区培育的重点,实施古村落生态修复、古建筑单体保护项目,310个村落列入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名录,西递村获评世界最佳旅游乡村,实现由“盆景向风景”的迭代升级。保留村庄肌理,坚持微改造、精提升,瞄准“席地而坐”标准,禁止大拆大建和形象工程,强化乡村治理,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在全省率先建成全域垃圾智能化收转运体系,生活垃圾100%无害化处理,全力打造全国最干净城市、最美丽乡村、最美风景线,累计投入76.5亿元,全域推进1.5万余个“微改造”项目,让593个中心村、810个自然村焕然一新。保住乡土特色,就地取材,利用毛竹、鹅卵石甚至建筑废料等农村资源,以小菜园、小茶园、小果园、小花园、小游园、小药园等模式,对村庄“金边银角地”、房前屋后闲置地等进行改造,开展美丽庭院评选,融入乡土文化、乡土元素。其中,徽州区虹光村以“童趣虹光”为主题,全力打造清新美丽、民风淳朴的精品乡村旅游“微空间”,带你一起“淘”回童年;临河村突出蔬菜专业村特色,打造“艺蔬临河”,以蔬菜命名的10多条巷弄,营造出浓厚的蔬菜文化氛围。

  互动耦合,让创意变生意

  黄山市坚持以无边界创意赋能产业发展,推动创意下乡、创意进景区,通过微创意运营,赋予乡村更旺盛的生命力。今年,全市村集体经营性收入总额3.38亿元、村均49万元,50万元以上经济强村达到194个。打通创意经营路径,聚焦乡村优质资源,引入社会资本创办朴蔓农场等经营主体,组建强村公司,强化创意运营,把绿水青山、村落、民居、田野等要素整合起来,用现代产业的组织方式促进城乡发展要素良性互动。全市注册运营各级运营公司599家,实施200余个产业项目,乡村资源年交易额超7亿元,有农模式被评为全国30个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之一。依托创意人才带动,发挥新黄山人等人才作用,持续举办云话筒、DOU世界—乡村推介官特训营,一批导游变身乡村带货“网红”,田间地头的“土专家”,互联网上的“新农人”,创新创业的“农创客”等一批有知识、懂科技、会经营的创意人才,心怀乡愁和创业热忱扎根沃野,用新技术、新平台、新理念让土地生金。返乡创业的梅娉艳用创新思维运营村庄,用创意营销包装村庄,成功打造梅姑娘的院子、落鄉社区、嵌山餐厅及梅姑娘月饼店4个本土品牌。开发创意产品引流,发展徽派乡村美食、非遗手工制作等乡愁经典产业,加持现代创意元素,打响“田园徽州”“黟品五黑”等区域公用品牌。黟县丰梧村“新农人”郑涛、黄晶夫妇以“盲盒”方式将蔬菜挂上电商平台,一时成为“爆款”。祁门县桃源村,一幢由民房改建的“上海三联书店·黄山桃源店”,让游客走进桃源,了解徽文化,成为心有所寄的精神家园。黟县交叉小径的花园让农民牵牛走入“场景”,精心打造具有当代美学品质的新型徽州田园式空间。

  古今糅合,让农房变客房

  一批有文化、有故事的老房子融入新理念、新创意,糅合交融传统与时尚,受到各方追捧。目前,全市拥有民宿2950家。注入资本强动能,运用市场逻辑、资本力量,成功举办2020安徽民宿大会和2021中国(黄山)民宿发展大会,推动民宿与研学、运动、摄影等多业融合。

  上海企业家庞焕泰投资千万元,盘活休宁县祖源村闲置农房,打造高端特色民宿群,实现“空心村”到“梦乡村”的美丽嬗变,闲置农房成为资本青睐的对象。管理服务促提升,在全省率先破解消防安全、产权确认等瓶颈,推动民宿“小快灵”立法,编制《徽州民宿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地方标准,成立民宿协调小组和联审小组,简化消防、治安、卫生等行业标准和审批手续,联审累计新办特行证1000余家。打响品牌树形象,相继推出“徽州民宿20佳”“徽州民宿50佳”“徽州民宿100佳”等品牌,涌现阳产土楼、木梨硔云端人家等一批网红打卡点,“塔川书院”获评全国甲级旅游民宿(全国31家、全省仅2家),交叉小径的花园、未晞园、澍德堂、梅姑娘、无名初、燕窝里等一批精品民宿百花齐放。

  跨界融合,让生态变业态

  依托本地乡村优质生态资源,黄山市大力做好“接二连三”文章,实施“六业千亿”行动计划,让“绿起来”带动“富起来”实现“强起来”。发展生态农业,巩固茶园绿色防控成果,做好农药集中配送工作,发展徽茶、徽菊、皖南花猪等特色种养,打造全国首个全域茶叶无农残城市,打造新时代美食之都。目前建成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25个,6个品牌入选首批50个安徽有影响力绿色食品区域公用品牌。黄山泉水鱼成为我国首个纯渔业农业重要文化遗产,市场价格高出普通鱼3倍,实现草鱼变“金鱼”。发展农旅文旅,保护耕地生态,加快推进撂荒地整治利用,推动农旅与农耕体验、文化传承、健康养生等深度融合,寻春石潭、云雾坡山、蜀源向日葵、塔川秋色等摄影写生风生水起,绿野仙踪西溪南、生态坑上、凤舞霞飞、盐铺菊花等观光旅游如火如荼。发展数字农业,为农业插上数字化的翅膀,强化科技赋能,深化农产品精细加工,谢裕大茶叶公司科技成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小罐茶、薇薇茶业入选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今年前三季度黄山市农村产品网络零售额累计实现27.2亿元、同比增长15.6%。

  创新聚合,让资产变资金

  聚焦自然资产,黄山市积极争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城市,依托新安江绿色发展论坛打造绿色达沃斯,依托江南林交所推进排污权、用水权、林业碳汇市场化交易,打造区域性绿色生态产品交易中心。目前已完成水排污权交易11笔34万元、碳汇交易2笔4万元、新安江流域首笔水权交易4.4万元。聚焦闲置资产,深化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三变改革,引导村集体和农民入股土地资源9.8万余亩、资金5亿元,累计盘活利用农房4400幢。万二村实施全国首场闲置农房经营权“云拍”,吸引200多万人参与并成功交易,直接增加村集体经营性收入18.2万元。聚焦信用资产,实施党建带群建促乡村振兴满天星工程,总结推广共建共治共享“大茂模式”,党建引领信用村授信35.94亿元,推出“民宿贷”等72款特色产品,形成“党建聚心、信用变金”良好局面。屯溪区凤霞村以标准化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引进禾谷耕舍酒店项目,促进村集体年增收150万元,实现从“山疙瘩”到“金凤凰”的华丽转身。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581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