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

首页>地方频道>黄山>要闻

40年,黄山市治水不断深入

  8月27日,记者获悉,改革开放40年来,黄山市着力推动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转变,治水实践不断深入,水利投入大幅增加,水利建设成就凸显,防洪抗旱能力逐步提高,水利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不断提升。

  防洪抗旱能力跃升

  防洪工程标准不断提高。新安江屯溪河段近期防洪治理工程与已建的中心城区其它防洪工程构成五大封闭堤圈,保护中心城区及周边23.67万人,保护耕地10.31千公顷。正在实施的月潭水库建成后,可使中心城区防洪标准从25年一遇提高到50至100年一遇。通过实施中小河流治理、水系连通项目、病险水库加固除险和防洪堤防建投,逐年提高防洪标准。建起重要城镇洪水预警预报、异地会商视频、重要工程视频监视、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等系统;建成223个雨量水位自动遥测站点、547个人工预警雨量站、464套无线广播系统、42个视频监控系统、101套防汛抗早可视会商系统,形成实时监测雨水情及预警的强大网络,建成雨水情自动采集、预警预报、科学研判、指挥决策、指令发布等防灾减灾体系。1996年“6·30”洪灾、2013年徽州区“6·30”洪灾和2000年、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的旱灾,黄山市上下一心,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城市重要基础设施安全。

  水利建设实现跨越

  2002年以来,黄山市累计完成水利投资近90亿元,一大批重大项目建成并发挥效益。建成各类堤防1403公里、水闸1502座、水库243座,水库总库容达2.69亿立方米。湖边水利枢纽、花山坝、横江坝、梅林坝建成并投入运行,新安江近期防洪治理、新安江湖边至花山段综合治理建设工程发浑防洪效益。尤其是月潭水库项目对构筑区域防洪保护体系、保障城市用水安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品位、促进国际旅游城市建设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另外,我市向上争取46个中小河流治理项目进入省级以上治理计划。目前,25个中小河流治理基本建成。实施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全国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和国家重点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到2017年底累计完成水士流失综合治理面积1684平方公里。黄山市成功创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6处,在安徽省地市中最多。

  水利发展惠及群众

  在民生水利工程方面,我市先后对227座病险水库实施除险加固,累计解决10.68万农村人口饮水困难和75.87万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问题。在水利薄弱环节建设性治理方面,累计完成投资约1.7亿元,建成万亩以上灌区5处。通过开展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大力发展节水灌溉,黄山市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52。农村水电开发方面,截至2017年底,黄山市水电装机12.5万千瓦,年发电量2.8亿千瓦时,比2007年装机容量增长4.5万千瓦,年发电量增加近10倍,可供我市50万左右人口用电。完成4个水电农村电气化县建设,实施小水电代燃料生态保护建设,小型水利设施不断完善。近5年,累计完成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投资10.5亿元,积极推进农田水利重点县及项目县项目建设。黄山市共有小型水利工程管护组织19974处,已全部发放小型水利工程“两证一书”,管理人员达3412人,7万人受益,受益面积20.4万亩。

  水资源保护给力

  自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颁布以来,依法治水管水走上法治化征程。2007年,黄山市出台《黄山市地下水资源管理办法》;2012年编制《黄山市水资源综合规划》;2013年,黄山市及区县政府出台《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严格执行水资源论证与取水许可、用水总量控制与用水定额管理、水资源有偿使用等各项水资源管理制度。通过加强水资源节约管理、创建节水载体,黄山市2009年成功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2017年第二轮复查,黄山市持续达到国家节水型城市考核标准。

  截至2017年,黄山市用水总量4.677亿立方米,万元GDP用水量72.5立方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30.8立方米,各项指标都低于省定年度控制目标;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保持在92%以上,集中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率100%。

  依法治水管水方面,黄山市全面推行水利综合执法,加强巡查监管和联合执法,大力开展打击非法采砂、整治河道管理范围内非法建设等执法行动。2016年以来,利用“两高司法解释”加大对非法采砂的打击力度,休宁县和徽州区各有一起非法采砂案被追究刑事责任。

  截至目前,黄山市四级河长工作体系与工作机制基本形成,黄山市243座水库均纳入河长制管理范围。今年7月18日,《黄山市河湖长制规定》在安徽省率先出台,标志着我市河湖长制工作进入法治化新阶段。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10346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