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经济圈

首页>长三角经济圈>长三角观察

杭州滨江这家“小巨人”企业持续向“数”而行

  今年,是高新兴创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创联科技”)在高新区(滨江)的第24年。整整24年间,创联科技只专注于一件事:为轨道车装上智慧大脑,保障铁路行车安全。

  “铁路行车安全工作只有0和1,来不得半点误差。”创联科技总经理叶卫春说,从创业之初,创联科技就把“技术”和“产品”作为重中之重。24年稳扎稳打,创联科技始终以产品立身,深耕在铁路行车安全领域,一步步发展成为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认定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专精特新,是对创联科技最恰当的评价。”高新区(滨江)江北企业发展服务办副主任邢瀚悦如是说。在她看来,创联科技专业化程度高,配套能力强,又不断创新,走出了一条扎实又沉稳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24载深耕国铁 为铁路行车安全保驾护航

  刚刚过去的春运,华夏大地上持续了近一个月的大规模人口流动,而如此庞大的人流压力,大部分都由铁路来负载。如何保障数十万公里的铁路行车安全?这便不得不提坚守在铁路战线上的“安全卫士”——轨道车。每条铁路线路的建设、运行和维护,都离不开轨道车。而创联科技的核心产品,就是为轨道车装上智慧大脑——轨道车运行控制设备。

  “在2000年之前,国铁运行速度慢,轨道车监控领域几乎是一片空白。”叶卫春说,因为缺少相应监控设备,轨道车在生产运营过程中存在追尾、挤岔等安全隐患,严重时甚至导致生命财产损失,直接影响铁路运行安全。

  创联科技应运而生,精准切入轨道车运行控制设备应用领域。也许是因为主要创始人均是做技术出身,创联科技从创立起就自带“工程师文化”基因。针对轨道车特点,创联科技全力进行技术攻关,将机车信号和监控设备功能合二为一,在第二年就自研成功GYJ轨道车监控记录装置。以此为基础,创联科技又创新性研发了轨道车核心设备——GYK轨道车运行控制设备,同时作为主要参与者起草了行业标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创联科技凭借过硬的技术和先进产品疾驰在行业前列。

  创联科技的产品最大的功能就是实现对轨道车运行和调车作业的安全控制。叶卫春介绍:“轨道车运行过程中,设备会进行实时监测,包括线路限速、位置、安全距离等,并提前将采集到的信号发送给驾驶室的司机。”

  同时,创联科技研发的设备还可在车辆运行时对司机室、司机驾驶行为、车钩、路况等进行全方位实时监控,支持列车接近道口、施工人员时报警。通过无线通信,车辆运行数据、状态监测数据等实时传到控制中心,从而实现车辆远程监测和数据联动分析,提升轨道车全场景综合管理水平,降低安全风险。

  “在整个国铁体系里,我们的产品很小,但是对于安全行驶的保障作用却很大。”叶卫春最常挂在嘴边的词就是“安全”。要提供万无一失的安全方案,只能靠科技硬实力。24年来,创联科技持续培养研发、生产、营销、售后的中坚力量,技术人员的员工占比超过70%,形成了销售一代、储备一代、开发一代的“三代”研发和销售体系。

  2022年,创联科技继获评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认定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后,又喜获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认定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23年,创联科技在新三板顺利挂牌……各项荣誉纷至沓来,创联科技在细分领域的竞争优势和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认可。

  6轮迭代创新 不但要“更安全”还要“更智能”

  创新没有终点,攀登更需与时俱进。在叶卫春看来,创联科技的产品研发与投用要“快”又不能“太快”。

  所谓“快”,是因为随着铁路建设的不断提速升级,从既有线,到客运专线、动车,再到如今的高铁,创联科技必须紧跟需求导向,快速甚至要“先一步”做出研发反应,不断更新迭代核心产品。

  然而轨道车运行控制设备的特殊性又让叶卫春坚持以“安全”为唯一准则,不经过严格安全验证的产品坚决不赶时间投用。比如新一代轨道车运行控制系统GYK-160G,是创联科技的第6代迭代产品,足足用了8年时间才实现量产投用。

  “研发周期长,评审测试环节多,安全认证要求高,我们持续投入了三倍的人员来攻关这个项目。”叶卫春感慨,要真正成为国铁领域的“铁担当”,必须沉得下心、拿得起技术。

  据了解,该系统不但首次将轨道车控制速度由高铁120km/h、普速铁路80km/h均提升至160km/h,还首次实现了既有线上完整基础数据控车功能,最高安全完整性等级达到SIL4级,真正实现“更快、更安全、更智能”。目前,以GYK为核心的轨道车安全产品和解决方案已在全国18个铁路局集团公司和“一带一路”亚吉、蒙内、雅万、中老等铁路项目落地应用,年均守护轨道车安全行驶超过3000万公里。

  随着企业进入发展的快车道,江北企业发展服务办主动向创联科技提出南迁的建议。“考虑到创联既有研发又有生产线,而江北的厂房受场地限制,已经无法满足企业高速发展的空间要求。”邢瀚悦表示。

  经过滨江区政府的牵线搭桥,创联科技在滨江智慧新天地觅得新地,如今集生产中心、研发中心、安全验证中心和办公等功能于一体的新办公大楼已经结顶,今年年底有望整体搬迁过江。

  除了纵向深耕国铁领域,创联科技还逐步横向发展城轨、能源化工领域,叶卫春敏锐地看到了“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广阔前景,“我们将以控制、通信、计算机和人工智能(C4AI)技术为核心,建设数字化产业基地,持续提供更安全和更智能的嵌入式软件产品与数字化解决方案。”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366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