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

首页>地方频道>池州>要闻

传统产业推陈出新——“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系列报道之一


图为广远智能电力装备制造有限公司生产现场(资料图) 记者 张延鹤 摄

  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忽视、放弃传统产业。在新质生产力布局中,池州市积极顺应产业升级导向,强化科技创新驱动,加快推进传统优势产业进行数字化智能化改造,以“智”赋“质”破题,推动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不断开辟产业发展新空间。近日,记者走访了全市装备制造、新材料、节能环保等传统产业相关企业,倾听其推陈出新、自我改造提升的故事。
  瞄准高端化 聚力关键一跃
  传统产业不代表落后生产力。牢牢“咬”住高端化不断跃升,是众多企业的制胜法宝。
  4月1日,安徽铜冠有色金属(池州)有限责任公司年产10万吨锌合金项目厂房内,技术人员正在加紧安装调试设备;2000多平方米的锌基新材料研究院内,一台台簇新的仪器泛着金属光泽;科创中心楼顶上“科技引领,创新驱动”8个大字,在阳光映照下熠熠生辉……
  谁曾想,这家企业曾在十年间累计亏损达12.8亿元。仅2017年全年亏损高达1.5亿元。“当时全厂上下士气低迷,许多员工感到前途迷茫。”公司总经理钱晓峰表示。怎么突围?必须延伸产业链、增加与市场的黏性、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从低端低效的传统产业中寻求突围路径,公司上下很快达成共识。
  运用铅冶炼三连炉处理锌浸渣技术实现铅锌联动生产、构建资源综合回收和危废协同处置产业生态圈、铟镓锗等稀散金属资源回收利用提上日程……从2019年起,铜冠池州公司实现了盈利“五连增”。2023年,企业利润首次突破亿元大关,达到1.06亿元,增幅4%,创1958年建厂以来最好业绩。
  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省级两化融合示范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省级技术创新试点企业和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走进安徽力成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企业展厅,了解到力成的智能搓齿机产品突破国外技术垄断,在国内市场占有率约达60%,并出口英国、韩国、泰国等国际市场,记者充分感受到“‘专精特新’是科技炼成的”。
  在力成公司,记者听到了多个“突破”:新能源汽车电机轴零件生产核心装备出货量占总订单量的80%到90%;近3年企业产值年增速30%以上;年平均研发投入大约占营业收入总额的7%……目前,该公司已成功实现单机——单机自动化——自动化生产线——轴类零件全面解决方案的三次转型升级。“虽然我们从事的是传统产业,但不和别人拼价格,也不拼销量,比拼的是创新智造。”力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金平说。
  为了持续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该公司还不断引进实战型人才来补充“新鲜血液”,同时通过“师傅带徒弟”以及“产学研”相结合等方式做好技术传承。通过这种模式,他们先后培养了市“322”技术创新团队、省“115”技术创新团队,省技术领军人才、安徽工匠、工程师和高级技师等一批技能型人才和团队。“借助我们的供应链体系和内部管理系统,我们可以实现在售产品1.5个月、定制产品3个月快速交付。”金平说。
  在扩量提质上下功夫,在结构优化上花气力,让传统优势产业“向高攀登”的企业在池州还有很多。
  在春耕备耕的关键时节,位于青阳县木镇工业园的安徽天平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格外忙碌,企业新开发出来的种肥同播机深受市场欢迎。作为一家有着20年历史的本土企业,传统铸造一直是企业的“老本行”。可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企业核心产品竞争力不强、产线效率不高等短板逐渐成了困扰企业前进的瓶颈。为此,企业痛定思痛,从去年开始将目标转向了农机产品。“从工艺到产品,不到2年的时间,公司先后研发和升级了水稻种肥同播机、履带式旋耕机、旱播机等4种农机设备新产品,下一步,我们将根据市场变化,加快企业转型升级步伐,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产品不断迭代升级。”天平机械副总经理冯震表示。
  专注智能化 插上腾飞翅膀
  智能化是传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方式。通过数据等新生产要素的注入和原有生产要素的创新性配置,有效促进产业深度转型升级。
  一排排工业机器人挥舞着机械臂,工人们只用盯着屏幕查看数据,车间里十多台设备相当于传统生产车间400多人的生产能力……走进安徽广远智能电力装备制造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股浓郁的“科技感”扑面而来。
  广远智能装备制造公司是一家专业生产高低压成套设备、电缆分支箱、三箱类等各类输配电设备的企业。“通过不断转型升级,企业目前已实现从派单到生产到转运的全程数字化,节省了大量时间与人力,更是带来了20%至30%的效益提升,下一步,我们将与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合力建设数字化生态工厂。”谈到数字化转型给企业带来的“红利”,公司董事长王清峰深有感触。
  广远智能生产场景的变化,是“5G+工业互联网”赋能制造业的体现。近年来,我市围绕“数字化管理、平台化设计、智能化制造、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服务化延伸”等6类工业互联网新模式,引导更多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其中,广远智能装备制造公司建设的“电力智能运维云平台”,实现了从单纯出售产品到“出售产品+服务”的转变,生产、管理、使用与维保等环节可视、可管、可控,达到质量效益双提升。东至广信农化有限公司采用“边缘计算+数据中心+云”的技术创新,通过对企业生产全过程、全要素的数据融合,实现数据93%实时采集、流程作业效率提升20%、产品研制周期缩短30.7%、能耗降低11%、运营成本降低31.9%……
  除了生产效率翻倍外,智能化生产带来的另一个优点就是产品质量和性能更加稳定。这几天,池州骏智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新能源电池顶盖(结构件)装配线正在进行全自动化改造,企业正在为生产线导入全自动化追溯功能。“通过数据分析,可以看到产品在制作过程中的问题点,大大提升了产品生产效率和优良率。”骏智机电公司研发总监陈圣介绍。
  该公司主要从事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顶盖板的研发、生产、加工制作与销售,是宁德时代等国内知名新能源电池生产企业的主要供应商,并通过宁德时代达成了与特斯拉、宝马以及蔚来的二级定点合作关系。因为掌握核心科技,公司产品深受市场青睐,市场占有率已居全国前五。
  “无论怎样,要拥抱新技术,不能抱残守缺。”在陈圣看来,公司能取得这么大的进步,每年2000多万元的技改投入起到了关键作用。“产能从原来的每天1万吨提升到每天2到3万吨,未来我们将把发展新质生产力和提高核心竞争力贯通起来推动深化改革,不断向改革要活力、要动力、要红利。”
  数字技术为传统产业带来了效率变革。如今,越来越多的池州企业正在加快数字化转型,助推自身从“制造”迈向“智造”。目前,池州经开区“南京老虎云工业互联网平台”项目已经竣工,池州高新区区域型工业互联网平台、东至经开区智慧园区平台(行业型)正在建设。广信农化、广远电器、睿成微电子3家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已建成,华尔泰化工、益沣石化、柯力电气、方兴实业等9个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正在建设。此外,我市通过大力推进机器换人,新增工业机器人200台,累计推广应用工业机器人2300台。
  围绕“绿色化” 绘就发展底色
  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绿色发展是传统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提起金属冶炼、化工等词语,许多人脑海中都会将其与高能耗、高污染、高风险等关联起来。然而,位于池州高新区的池州西恩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却能将这些工艺低害化、无害化处理,并且在生产各环节践行绿色低碳理念,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走进池州西恩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宽敞明亮的生产车间陈列着各式生产设备,全面应用的数字化、智能化生产管理系统让生产车间不再“人头攒动”,自动化产线的装备也让废旧电池的拆解、破碎等各项工作更为安全和高效,过滤净化、萃取、分离、蒸发结晶、离心烘干……经过资源化、无害化处理等12道工序后,一项项固体废物在这里变废为宝,获得“新生”。
  在技术层面,西恩新材料采用具备国际领先水平的废旧电池回收处理工艺,实现尾气无害化处理与废水零排放;在耗能方面,西恩新材料积极推进节能减排、绿色生产,去年由阳光新能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承建的西恩科技2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一期11.76兆瓦并网发电,实现了发电、用电互利共赢;在产品上,西恩新材料不断提升其各项参数,通过高品质再生产品,推动回收材料在下游产品之中的占比,实现资源循环利用。从设立之初,西恩新材料便将可持续发展理念注入企业发展的基因之中。
  “简单来说,把一个旧电池交给我们处理,我们可以将其变回各种新的电池原材料,能量密度可能比原来的电池还要高。”西恩公司总经理赵志安介绍说。“2024年,我们的目标是处理锂电池废料10万吨以上,生产碳酸锂1.5万吨,硫酸镍、钴、锰10万吨,销售收入超过40亿元,力争产量同比增长100%,迈向国内锂电池循环产业前三位。”
  成立于2010年4月的安徽省贵航特钢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黑色金属冶炼、特种钢材、高强度抗震钢筋轧制的民营钢铁企业。多年来,贵航特钢一直秉持着绿色发展理念,在推动转型发展上拿出“绣花功夫”。该公司计划于今年6月底前全面完成超低排放改造任务,2024年底前完成有组织、无组织、清洁运输的评估监测。
  “我们对烧结机烟气进行了脱硫脱硝的超低排放改造,通过处理工艺上的改变以及处理设施的升级,能进一步提升减污能力。”贵航特钢公司负责人表示,“即将建成的超低排放管控治一体化平台可对公司的污染物排放浓度、污染物排放总量、污染物排放现状做到可视化和精确化管理,实现精准化治污。”
  布局新质生产力,传统产业全面改造升级,降成本是关键。
  近年来,我市聚焦钢铁、化工、有色金属、纺织等重点行业领域,采用全要素对接、产业链重塑等方式,大力推进制造业技术改造升级,优化传统产业产品结构,推动传统产业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价值链高端迈进、技术工艺高峰攀登,让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
  先立后破,新技术加持,池州传统产业正焕发新的生机活力。
  对严重资不抵债、停产多年、处于产业链低端、长期亏损的企业,我市综合运用兼并重组、二次招商等方式,优化资源配置,加快“腾笼换鸟”。“我们将持续实施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升级工程,用好国家大规模设备更新相关政策,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引导企业加快数字改造、设备更新、工艺升级,促进‘老树发新芽’、‘长新枝’,推动传统产业全方位、全链条数字化转型,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以产业发展‘新质化’为新质生产力添翼赋能。”市经信局局长赵晖表示。
  逐“新”而歌,矢“质”不渝。池州正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加速催生新质生产力涌流。青山绿水间,澎湃动能推动池州高质量发展,一路向“新”奔腾前行。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878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