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首页>文化>非遗

有年味更有文化——非遗产品走俏安徽年货市场

  “买两张非遗年画过年贴,有传统的年味,还有历史韵味!”安徽合肥姑娘雪来举起手里的童寿记木版年画,设色鲜艳而古朴的“二龙戏珠”图案,正是拓印自旁边一块有百余年历史的木雕版。

  在安徽省铜陵市永泉小镇的“年味市集”上,还有许多像童寿记木版年画一样的非遗技艺制作产品齐齐亮相“上桌”:孙传才糕点、铜陵生姜、五松糖画……市民和游客人潮涌动,手里大包小包,拎着满含徽州文化特色的非遗年货。

  安徽各地“村晚”上的非遗“大集”、安徽省“游购乡村 好物迎春”年货市集、安徽供销年货大集……在春节临近而不断开市的各类年货集市上,人们找寻的“年味”不仅是物质上的丰盛,也是文化上的丰盛。“国风”“国潮”热度持续攀升,越来越多人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和热爱,让非遗产品成为了今年年货市场上的“明星”。

  在安徽省级非遗铜陵白姜的厂房里,初秋时节收获的新白姜,经历了古老的29道传统工序,正加班加点地封装发货,各种脆嫩可口、味道多样的白姜,将送往全国各地的春节餐桌。

  “我们从一个多月前就开始为春节市场做准备,预计春节期间订单销售额近300万元。”铜陵白姜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金如林说,这两年可以从销量上直观感受到,非遗产品越来越受欢迎,而非遗传承人也在坚持品质的同时为消费者创新服务。“我们专门为年货设计了‘姜来更好’‘好事姜近’等节礼包装,还推出了口味定制的新服务。”他说。

  非遗传承的“匠心”之外,又多了“贴心”,让非遗产品打开了更广阔的市场,也让非遗传承与发展更加“活”起来。安徽省级非遗汪满田鱼灯本是黄山市歙县溪头镇汪满田村的民俗,春节期间游村的大鱼灯长达8米。如今,各种小尺寸鱼灯作为文创产品走向市场,来皖南的游客都愿意买上一盏,拍照“打卡”之外,将富有徽州年味的纪念品带回家。

  黄山市徽州区潜口镇的古塘菜糕始于清朝末年。今年的“年货版”古塘菜糕上,印上了当地古建筑巽峰塔图案,打造出“非遗+文保”的文创产品,让消费者爱不释手。

  “糕点、年画、臭鳜鱼……真买了不少,还想给亲戚、朋友买一些作为礼物。”来自河北的游客孙伟华说,“用非遗年货作为礼物太特别了,自带中国的历史传承在里面,又有心意又有文化。”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286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