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

首页>地方频道>池州>要闻

管好“三条船”护好母亲河

  原题:

  管好“三条船”护好母亲河

  ——池州筑牢长江岸线生态屏障纪实

  1月15日下午,随着春节的临近,贵池区江口街道迎宾花园小区居民胡松青和妻子、儿子一起坐在家中悠闲地看着电视,不时发出欢乐的笑声。

  此时,在长江航道池州市梅龙段,池州市长江采砂管理联合执法队的队员们正在江面上巡逻。

  “这几桶生活垃圾,已经用袋子装好了,请你在单子上签个字。”在长江航道池州远航码头,池州市宇豪长江环境治理有限公司负责人裴学宇向江苏宿迁籍货船船主袁学德说道。

  近年来,池州市努力打造水清岸绿产业优美丽长江(池州)经济带,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以渔船“上岸”、砂船“清零”、货船“治污”为着力点,进一步筑牢池州长江岸线的生态屏障,奋力争当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有机统一的排头兵。渔民“上岸”:岸上的生活更美好

  渔民胡松青是贵池区梅龙街道人,从他记事起,父辈们就在水上生活,兄弟姊妹六个都靠打鱼为生。忆起“水上漂”的生活,胡松青感慨万千。在渔船上生活40多年后,2014年,胡松青一家享受渔民上岸安居工程政策补贴,上岸买房定居。“能上岸生活,当然比船上好啊,风刮不到,雨淋不着!”胡松青开心地说。

  “捕鱼靠天气,也靠运气。”胡松青说,近几年,过度捕捞使得长江池州段的鱼类数量锐减,渔民收益也大幅下降。很多渔民也意识到,随着长江生态的破坏,“越捕越穷”的情况今后将越发严重。

  “我家共有4条船,去年11月份全部拆解了,政府给予了补助,我准备用这个补助资金做点其他事情。”胡松青说。“刚开始也会不适应,但禁捕是为了保护长江生态,为了子孙后代,我们总要勇敢地迈出第一步。只要不好吃懒做,岸上的生活一定更美好。”池州市境内有水生生物保护区5个,其中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3处,分别为秋浦河特有鱼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黄湓河鰕鯱鱼青虾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长江刀鲚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

  根据农业农村部、财政部、人社部《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和建立补偿制度实施方案》要求,到2019年底前,长江水生生物保护区完成渔民退捕,率先实行全面禁捕;到2020年底前,长江干流和重要支流除保护区以外水域要完成渔民退捕,暂定实行10年禁捕。池州拥有162公里长江岸线,池州市于2019年12月1日开展长江池州段全面禁捕启动仪式,宣告池州水生生物保护区和长江干流全面禁捕工作提前实施。

  与胡松青一样,今年47岁的渔民徐清花家的11条渔船去年底也拆解了,政府补助已发放到位。1月15日下午,不再以捕鱼为生的她,正在自家阳台上翻晒腊肉。“渔船拆解后,孩子爸爸进入一家企业上班,每个月收入两三千块钱,春节后我也准备找份工作,日子肯定越过越有奔头!”徐清花笑呵呵地向记者说道。

  “渔民退渔减船后的生产生活问题是禁渔后关系渔民切身利益和社会稳定的大事,按照‘退得出、留得住、保稳定、不返贫’的要求,市、县两级人力社会资源保障局对退渔后的渔民及时开展了就业培训和招聘会,同时积极开展转产转业的各项措施,促进再就业工作。”市水产中心副主任吴春年介绍,目前渔民社保工作正在核实和办理系统录入,全市渔民大多办理了医疗保险,参保率约97.5%,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参保率约为58%,约有8%的人口享受了最低生活保障。

  据介绍,本次水生生物保护区和长江干流全面禁捕全市共有707户专业渔民提前退捕,减船2230艘,2019年12月底前已基本拆解完毕,网具、渔船拆解和无害化处理实施到位。砂船“清零”:巡查监管全覆盖无死角

  “以前的非法采砂行为对长江防洪大堤影响是非常严重的,有些非法采砂人员知道长江岸边附近的砂子比较好,就专门从大堤附近吸砂,在汛期来临时,长江大堤就变得非常危险。”池州长江采砂联合执法队队员何词量介绍,目前该执法队采取24小时巡查的方式,经过几年来的严查整治,目前长江航道上的非法采砂情况得以遏制。

  自2017年实施重拳治砂行动以来,池州市组建了由公安部门牵头水利、交通、长江海事、长航公安、贵池区政府等组成的长江河道采砂管理联合执法队,坚持“管、打、拆、清、建”,“以打保禁、标本兼治”,重拳出击、严打重罚,扭转了被动局面,池州市长江河道采砂管理由全江“难点”变成“亮点”,一举跃入沿江城市治砂先进行列,并引来江苏、安徽沿江多市先后到当地考察学习,省水利厅也2次在池州召开现场会。

  作为在全省率先启动河道采砂管理条例地方立法的池州市,早在2018年5月就颁布实施了《池州市河道采砂管理条例》,将河道采砂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

  “2019年全市共查处涉砂案件239起,罚没款1025万元。目前,长江河道采砂监管系统工程一期工程7处25个监控点位已投入使用,并接入市水利局、乌沙和梅龙两个执法基地视频监控,联网接入管理人员手机,正在接入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实时掌握长江采砂动态。”市水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据介绍,去年池州市全面开展系统治理,强化江河同治,协同开展长江、内河专项整治,常态化开展清江清河行动、“蓝盾2019”专项打击行动,组织开展为期8个月的打击非法采砂联合整治攻坚行动。此外,池州市还在全省率先建立“河长制+检察”的生态检察官工作机制,将查处水事违法案件作为当前扫黑除恶斗争的主要抓手之一,尤其是对涉砂案件,进行逐案过筛、重点办理。2018年6月29日下午3时50分,长江干流池州市乌沙段水域内,随着两次巨大的爆炸声,两艘水泥采砂船被爆破销毁。随后,又有两艘采砂铁船被依法拆解。为强化源头管控,池州市还专门制定了《池州市河道采砂船舶拆解工作指导方案》,按照“政府主导、属地负责、依法处置、船主自愿,以打促治、保护生态”的原则,明确由各乡镇、街道依法组织实施采砂船舶拆解工作,鼓励采砂船舶业主转产转业、自主创业、自愿拆解采砂船舶。

  “截至目前,已清理拆解‘三无’采砂船舶175艘,占拆解任务的91.6%,其中,长江已拆解船舶95艘,占总量102艘的93%,高于省水利厅年度完成长江‘三无’采砂船舶拆解三分之一的要求。”市水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货船“治污”:守护一方水清岸绿

  “2019年,我们共接收了3961条船只产生的4.2万吨垃圾,目前公司只有7个人,需要常年在江面上服务,虽然很辛苦,但看着一江碧水和两岸翠绿,心里感到非常满足。”裴学宇说。

  “以前江水浑浊得很,这两年明显清澈了很多。”从事货物运输20余年的袁学德对近年来长江水质的改善有着深刻的感受。

  为规范池州市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及处置行为,2017年,市交通运输局在省内第一个完成《港口和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及处置设施建设方案》《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及处置监管联单制度》《船舶污染物联合监管制度》《防治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污染水域环境应急能力建设制度》《船舶污染事故应急预案》(简称“一案四制”)。2019年,安庆池州海事处以“安全监管与船舶防污监管”为中心,以“美丽长江”建设为主线,以“365攻坚防污染行动”、“防治船舶污染专项整治”为重要抓手,深入开展水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较好地完成各项任务目标。

  “生活垃圾接收船将垃圾接收后,再转运到岸边,交由当地的环卫部门,这里面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程序,都有相应的记录,确保每个环节不出差错、不遗漏。”市地方海事(港航管理)处港口管理科科长陆由松介绍,他们还将防污染风险及隐患排查和防治现场检查等行动纳入工作常态,对到港船舶防污设备器材配备使用、污染物排查处置、船舶燃油、清洗舱、涉污作业报告等行为进行专项检查,对辖区垃圾接收船进行检查,督促提醒其切实按垃圾处理流程作业,规范申报,防止二次污染。

  “船舶生活污水检测是一项新生事物,为保障辖区长江水资源环境的清洁,2019年上半年,我们通过上门走访、建立微信群,多管齐下,对辖区各航运公司、码头单位进行政策宣传,跟踪督促各船公司申请第三方检测机构对所属船舶生活污水及含油污水进行检测。”陆由松表示,保护长江生态环境是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海事部门的主要工作重心,为保障船舶防污染工作有序开展,他们加大了对船舶防污染整治力度。

  “2019年4月份,我们对一艘油水分离器未有效安装的阜阳籍货船实施了安检滞留,在督促其纠正违章后实施行政处罚。7月份,对一起船舶向水体违规倾倒船舶垃圾案开展行政处罚,罚款26000元,这也是目前池州海事对船舶违规倾倒垃圾处罚最严厉的案例,起到了有效的震慑效果。通过一系列重拳出击,有效改善了辖区防污染监管形势。”陆由松表示。  (上接1版)“2019年全市共查处涉砂案件239起,罚没款1025万元。目前,长江河道采砂监管系统工程一期工程7处25个监控点位已投入使用,并接入市水利局、乌沙和梅龙两个执法基地视频监控,联网接入管理人员手机,正在接入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实时掌握长江采砂动态。”市水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据介绍,去年池州市全面开展系统治理,强化江河同治,协同开展长江、内河专项整治,常态化开展清江清河行动、“蓝盾2019”专项打击行动,组织开展为期8个月的打击非法采砂联合整治攻坚行动。此外,池州市还在全省率先建立“河长制+检察”的生态检察官工作机制,将查处水事违法案件作为当前扫黑除恶斗争的主要抓手之一,尤其是对涉砂案件,进行逐案过筛、重点办理。

  2018年6月29日下午3时50分,长江干流池州市乌沙段水域内,随着两次巨大的爆炸声,两艘水泥采砂船被爆破销毁。随后,又有两艘采砂铁船被依法拆解。为强化源头管控,池州市还专门制定了《池州市河道采砂船舶拆解工作指导方案》,按照“政府主导、属地负责、依法处置、船主自愿,以打促治、保护生态”的原则,明确由各乡镇、街道依法组织实施采砂船舶拆解工作,鼓励采砂船舶业主转产转业、自主创业、自愿拆解采砂船舶。

  “截至目前,已清理拆解‘三无’采砂船舶175艘,占拆解任务的91.6%,其中,长江已拆解船舶95艘,占总量102艘的93%,高于省水利厅年度完成长江‘三无’采砂船舶拆解三分之一的要求。”市水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货船“治污”:守护一方水清岸绿

  “2019年,我们共接收了3961条船只产生的4.2万吨垃圾,目前公司只有7个人,需要常年在江面上服务,虽然很辛苦,但看着一江碧水和两岸翠绿,心里感到非常满足。”裴学宇说。

  “以前江水浑浊得很,这两年明显清澈了很多。”从事货物运输20余年的袁学德对近年来长江水质的改善有着深刻的感受。

  为规范池州市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及处置行为,2017年,市交通运输局在省内第一个完成《港口和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及处置设施建设方案》《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及处置监管联单制度》《船舶污染物联合监管制度》《防治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污染水域环境应急能力建设制度》《船舶污染事故应急预案》(简称“一案四制”)。2019年,安庆池州海事处以“安全监管与船舶防污监管”为中心,以“美丽长江”建设为主线,以“365攻坚防污染行动”、“防治船舶污染专项整治”为重要抓手,深入开展水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较好地完成各项任务目标。

  “生活垃圾接收船将垃圾接收后,再转运到岸边,交由当地的环卫部门,这里面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程序,都有相应的记录,确保每个环节不出差错、不遗漏。”市地方海事(港航管理)处港口管理科科长陆由松介绍,他们还将防污染风险及隐患排查和防治现场检查等行动纳入工作常态,对到港船舶防污设备器材配备使用、污染物排查处置、船舶燃油、清洗舱、涉污作业报告等行为进行专项检查,对辖区垃圾接收船进行检查,督促提醒其切实按垃圾处理流程作业,规范申报,防止二次污染。

  “船舶生活污水检测是一项新生事物,为保障辖区长江水资源环境的清洁,2019年上半年,我们通过上门走访、建立微信群,多管齐下,对辖区各航运公司、码头单位进行政策宣传,跟踪督促各船公司申请第三方检测机构对所属船舶生活污水及含油污水进行检测。”陆由松表示,保护长江生态环境是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海事部门的主要工作重心,为保障船舶防污染工作有序开展,他们加大了对船舶防污染整治力度。

  “2019年4月份,我们对一艘油水分离器未有效安装的阜阳籍货船实施了安检滞留,在督促其纠正违章后实施行政处罚。7月份,对一起船舶向水体违规倾倒船舶垃圾案开展行政处罚,罚款26000元,这也是目前池州海事对船舶违规倾倒垃圾处罚最严厉的案例,起到了有效的震慑效果。通过一系列重拳出击,有效改善了辖区防污染监管形势。”陆由松表示。

  采访记手

  为了长江更好的明天,很多地方、很多人都在不断探索……记者从相关部门获悉,池州市从严管理“三条船”,筑牢长江生态防线,取得积极成效。池州市的主要做法是:

  一是渔船“上岸”。实施长江池州段全面禁止生产性捕捞,把好调查摸底、严格审核、建档立卡、渔船拆解、注销证书等程序关口,5个水生生物保护区内707户渔民已提前退捕上岸,退捕减船2230艘。

  二是砂船“清零”。颁布实施全省首部河道采砂管理条例,在长江安徽段率先开展“三无”采砂船舶拆解,共处置拆解采砂船舶175艘;组建专业联合执法队驻守梅龙、乌沙执法基地,去年已查处涉砂案件239起。

  三是货船“治污”。全面排查162公里池州长江干线、239公里内河支流航道及港口岸线、通航水域环境突出问题,建立港口船舶水污染防治“一案四制”(《港口和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及处置设施建设方案》《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及处置监管联单制度》《船舶污染物联合监管制度》《防治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污染水域环境应急能力建设制度》《船舶污染事故应急预案》),全市448艘400吨以上运输船舶全部安装生活污水处理设施,6家港口企业建成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处置设施,去年累计收集处置船舶污染物3858吨。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11337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