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

首页>地方频道>宣城>文化

文化家园乐乡邻

  街舞彰显青春活力,广场舞韵味悠长,小品情景剧引人捧腹大笑,黄梅戏字正腔圆……日前,在宣城市宣州区孙埠镇三里村文化广场,一场名为“欢乐宣州行走进美好乡村”的专场文艺汇演在此上演,现场成为欢乐的海洋…… 近年来,宣城市宣州区打造独具乡土特色的群众文化,为建设“创新、实力、幸福”的宣州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持。

  宣州春晚打造品牌

  上世纪八十年代,极具浓郁地方特色的歌曲晚会“宣州之声”曾产生过广泛影响,2005年“宣州之声”被“宣州区群众文化艺术节”(俗称“宣州春晚”)所取代,所选节目也由原来单一的演唱演变为歌舞、小品情景剧、诗朗诵多种形式,产生了一系列观众耳熟能详的优秀节目,也培养锻炼了一批出类拔萃的创作表演人才。

  “宣州春晚”参演节目大多取材于本土生活且经过严格的筛选淘汰,真正做到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统一,成为宣州人民喜闻乐见的“精神盛宴”。迄今,全区群众文化艺术节已成功举办七届,先后涌现出如《水阳嫂子》、《水东印象》、《打枣舞》、《皮蛋村笑声》、《龙舟竞渡》、《春到山村》、《家园》、《希望的田野》、《水乡美》等优秀文艺节目,较好地展示了宣州儿女建设美好乡村、创造幸福生活的崭新风采。 参演“宣州春晚”的节目,有相当一部分参加省、市文艺汇演并屡获佳绩,如小品《山里的海》最近摘取了“华东六省一市”小品大赛银奖,少儿舞蹈《山妞妞》荣获省妇儿工委“在灿烂阳光下”比赛一等奖,由区地税局、文广新局创作的音诗画《沈园的故事》获得全省地税系统二等奖……如今,“宣州春晚”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参演团体越来越多,群众期望值也越来越高。

  基层巡演服务百姓

  从2006年开始,在整合原有“杜鹃花”艺术团的基础上,宣州区重新组建了一支近百人的“欢乐宣州行”艺术团,成员有教师、医务人员、金融企业职员等,他们不定期开展巡回慰问演出,年演出活动达12场次以上,先后在全区18个乡镇巡回演出60余场次,观众逾50万人次。全区仅用于文艺表演的“乡村大舞台”就达28个。

  每逢演出开场,观众总是里三层外三层,歌声、笑声、掌声、喝彩声不绝于耳,充分表达了农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喜爱与追求。在送欢乐到乡村的同时,“欢乐宣州行”艺术团还将演出触角进一步拓展、延伸,相继开展了送文化进校园、进企业、进军营、进社区活动,和广大师生、企业员工、部队战士和社区志愿者联袂献艺,充分彰显了文化的宣传、教化功能。 “欢乐宣州行”走到哪里,哪里就有蓬勃开展的群众性文化活动。据不完全统计,全区腰鼓、军鼓、健身操、广场舞、太极拳等城乡民间文艺团队近200支,农民演艺人员达12000人,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民俗节庆推陈出新

  作为文化古城、江南名邑,宣州区的传统文化也独具特色。沈村滚龙、旱船,朱桥板龙,水阳马灯,狸桥大、小马灯,济川高跷,水东皮影等一朵朵“艺术奇葩”流传至今。每逢年节,宣州各类民俗文化活动轮番上演,为群众节日文化生活营造了欢乐、祥和的气氛。

  宣州区不断加大对民间艺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并设立民俗文化保护基金,做到在保护中传承、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扬光大。目前,水东皮影成功申报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吸纳社会资金建设水东皮影博物馆,发挥传承人作用,让这一民间“独门绝技”绵延不息! 与此同时,宣州区致力于办好节庆文化活动,促进民俗文化活动推陈出新、转型升级。 3月份的“学习雷锋好榜样”文艺汇演,5月份的“火红的五月”文艺汇演,9月份的“爱心助学、圆梦金秋”文艺汇演等,将传统文艺样式与时代主题相结合,让全区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通讯员 汪传明记者 张敬波)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9365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