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

首页>地方频道>宣城>文化

宣城乡镇的地名,原来这么有来头

   朱桥乡以驻地朱家桥命名。

  相传,古代这里有一条水流湍急的河流,交通极为不便,清朝有位姓朱的寡妇积善行德,她倾其所有建造了一座石拱桥,人们为了感谢纪念她,便取名为朱家桥。岁月沧桑,如今河滩已成良田,河道易为公路,石桥更是荡然无存,但朱桥的地名一直沿用至今。境内水产资源丰富,已形成朱桥万亩虾蟹生态饲养基地。

  (辖魏村、浑水、汪南、裕丰、九保、四合6个行政村,朱家桥、油榨两个社区居委会。)

  五星乡以所辖五星圩命名。

  此地原是一片荒无人烟的湖滩,最早姓金的一家人来这里圈地造田,不许外人开垦介入。明末清初,从湖北襄阳来了曾、郑、许、江四姓逃荒人,和金家比武夺取耕地肯荒,金家比斗输了之后,四姓人家各自找地方耕作定居。后来,这一带围堤造田逐渐增多,扩大变成五个圩口。宣城县政府将5个圩口合并,用以增强抗洪能力,因为5个圩口如同五颗红星,叫做五星联圩。境内土地肥沃,享有“鱼米之乡”的美誉,是宣州区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和蔬菜生产基地。

  (辖刘福、永义、万桥、沟村、庆丰5个行政村。)

  养贤乡

  据说三国时期,宣城是东吴属地,孙权在此筑圩,并时有耕地13000亩,作为吴王孙权母亲吴国太的养老田,故名养贤圩。南宋初期,大批官宦显贵南迁,这里扩展成为达官名士的封地,又称养仕圩。数百年后,面积扩大圩埠并进,更名养贤联圩。境内自然条件十分优越,物产丰富,享有“鱼米之乡”的美誉。

  (辖石山、军塘、大山庵、仁义、张埂、合兴、宝圩、新河、天成、幸福9个行政村,1个山河渔业村,1个新河社区居委会。)

  黄渡乡以驻地黄渡命名。

  此地原跨华阳河两岸,原来设有渡口,相传昔日有姓黄的老人所建,故名黄公渡,简称黄渡。后因华阳河床逐年为卵石淤积,渡早已作废,如今已经建有黄渡大桥,仍沿用原名。

  境内有梅文鼎墓、莲洲古墓群,梅氏故居、柏枧山等景观。楚霸王项羽曾征战峄山一带,后人曾在峄山建有项王庙。黄渡乡有国投宣城电厂和宣城海螺水泥厂,现已成为全省唯一全国“替代进口”烟叶基地。

  (辖柏枧、杨林、方槐、安莲、西扎、伏村、黄渡、峄山、乌边9个行政村,1个黄渡社区居委会。)

  水阳镇以水阳江命名。

  古称双龙镇、龙溪镇。传说河东河西是两条青龙静卧,水阳江从中穿过,两岸街道如双龙戏珠,故称双龙镇。因水阳江古称龙溪河,所以又称龙溪镇。据《宣城县志》记载,三国时,吴王孙权派大将丁奉在镇以西围湖造田,屯兵牧马,才有了金宝圩。相传丁奉围湖造田,大兴土木时,青龙想离开,而一旦双龙游走,河怪就会兴妖作祟。在一白发仙翁的指点下,丁奉建起龙溪塔和梓童阁两座镇龙之物。位于水阳镇龙溪居民组域内的龙溪塔(又名赤乌塔)建成后,充当了当年丁奉督工练军的瞭望台,而河西梓童阁则是周瑜操练水师的地方。孙权驾幸金宝圩,就住在梓童阁里,并称丁奉为“江表之总管也”,后人为纪念丁奉,缅怀其泽被后世的功德,于双丰境内建总管庙。

  境内资源丰富,物产富饶,素有鱼米之乡、蟹苗之乡、河蟹之乡、水运之乡、造船之乡的美誉。水阳镇也是国家商品粮、优质棉生产基地和淡水产品生产基地,长江三角洲地区重要的水运和造船基地。

  (辖水阳、杨泗、雁翅、裘公4个社区居委会,裘联、管家、符桥、丁湾、新珠、吴村、乾兴、惠民、长沟、光明、凤联、新联、中联、双盈、鳡圩、惠丰、朝阳、徐村、新庆、双丰、坊桥、沙湾、银光、新建24个行政村。)

  狸桥镇名因一座石桥名为狸头桥而得。

  石桥始建于唐朝,传说最初狸桥河水不大,河上也没有桥,有一年春耕时期,有个伙计过河到对面的铁匠铺为主人打造犁头,归途遭遇大雨涨水,背着犁头的伙计被大水卷走,主人为了纪念他,发动村民修建石桥,快修好时,一位路过的老人知道这件事后,用一只漂亮的狸猫祭奠此桥。所以,先称为“犁头桥”,后演化为“狸头桥”。

  境内有南漪湖、固城湖、大王庙、神仙洞等自然景观。宣州市首座能源基地,皖南地区第一座风力发电场--南漪湖风电场现已落户狸桥镇。

  (辖狸桥1个社区居委会,山湖、金云、宝塔、长山、卫东、东阳、金凤、慈溪、昝村、东云、南湖、蒋山12个村委会。)

  水东镇名因位于水阳江东岸而得。

  水东镇是一个有着1100多年历史的古老乡镇,据史料记载,早在唐朝初期,镇原来位于海拔500米高的长番岭(茶花岭),已经形成繁华闹市,后为战争所毁,镇街市迁址现在位置。

  境内有保存较完整的明清老街、唐代古刹宁东寺、宋代花戏楼、清代圣母教堂以及龙泉洞等景观,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水东镇早在明代就因蜜枣和商贸享有盛名,是久负盛名的蜜枣之乡。

  (辖1个龙泉社区居委会,七岭、东胜、南阳、交通、碧山、前进、祁梅、稽亭、枣乡9个行政村。)

  古泉镇因古井泉水而得名。

  古泉镇驻地九连村,泉水来自一口天然古井,位于九连山东麓。在一处怪石间形成小潭,围有丈余,深可见底。此潭常年冒水,久旱不干,因为泉水清洌甘醇,周围村民祖祖辈辈都喜欢饮用。清光绪十四年县志记载:“泉流冬夏不竭,可灌田三百余亩”。曾经蜚声省内外的古泉啤酒就是用古泉水酿造,让昔日藏身山涧的“古泉”也随之扬名大江南北。

  古泉镇是早熟梨之乡,境内有省内外知名度较高的古泉啤酒厂和敬亭山茶场。

  (辖桃红、桃花园、岱山、山咀、岗头、荀范、九联、邵村、其林、傅村、竹棵、屠村12个行政村。)

  洪林镇以驻地洪林桥命名。

  相传此桥明初是座木头桥,因朱洪武(朱元璋)路过此地,鼻血淋在桥上,遂名洪林桥。清光绪年间改建为石拱桥。洪林镇是安徽一个重要的美蛙养殖生产基地,拥有“皖东南美蛙养殖之乡”誉称。洪林锅巴现在已是当地特色产品。

  境内有佛教旅游胜地东华山、宣州最大水库红旗水库、宣城十景之“麻姑晓日”和“南湖落雁”、始建于北宋的古村落--贡村、曾经辉煌一时的“安徽劳动大学”、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沈有容的故居沈家边。沈家边村又被称为状元村,沈氏人才辈出,清光绪曾立有三元坊,有“十里三元”的美称,后被毁。

  (辖洪林、东华山、鸽子山、大青山、施村、宣茶、南湖、高桂、七景、棋盘10个行政村,洪林、棋盘2个社区居委会。)

  寒亭镇以驻地寒亭村而命名。

  隋唐年间,古时镇西有一座“寒士桥”,桥上有“仁和亭”,寒亭之名由此而来。清光绪《宣城县志》多处记载有寒亭名称,境内有的天门山和珩琅山南北雄峙相对,风光迷人,风景区基础设施正在完善中。

  寒亭现已初步形成以优质稻为主功方向,其中绿色食品“寒亭大米”已响誉全省,远销上海、广州等大中城市。寒亭镇同时利用丰富的山地资源,建成了全区最大的千亩绿化大苗和花卉基地。

  (辖义兴、管南、福定、肖北、通津、长河、天门7个行政村和寒亭1个社区居委会。)

  文昌镇因文昌阁而命名。

  相传很久以前,童村有个叫文昌的人,时常帮助周围穷苦百姓度饥荒、抗灾难,去世后百姓为了纪念他,在童村建有文昌阁,正中雕刻有文昌像,文昌地名由此而来。文昌阁毁于上世纪。

  文昌自古人文昌盛,宣州历史上著名的梅氏家族一支在该镇和洲村聚族而居。自古以来,文昌镇便是商品集散地,是皖南至苏浙沪等地区重要的通商口,享有“竹编、制绳之乡”的美誉。

  (辖贾公、沿河、施田、福川、和洲5个行政村。)

  孙埠镇以孙家埠命名。

  孙埠最初叫乌沙埂,是个水阳江边的渔民小村落,当时村南有位姓孙的老人,为了方便行人,在住处开了一个店铺,后来人们就称这小村落为孙家铺。水运发展之后,成为竹木、粮食集散地,改为孙家埠。清代,孙家埠为县军事防务重地。

  境内有明清老街、和千年佟公坝。佟公坝枢纽工程是水阳江一个古老的拦河坝引水灌溉工程,始建于唐朝,历久弛废。清康熙时知府佟赋伟独捐三百金督修石坝,疏通渠道,恢复水利。老百姓感激其德,改名为佟公坝。孙埠镇农业资源丰富,为宣州最大的蚕桑基地,也是皖东南最大的木材市场。

  (辖1个孙埠社区居委会,合义、建国、西马、正兴、三里、张桥、刘村、玉粒8个行政村。)

  杨柳镇以驻地杨柳命名。

  杨柳镇原名杨柳铺,是古代宣城至泾县要道驿铺,以多杨柳树而得名。据传乾隆皇帝下江南,由宁国府到泾县,号令中途每5公里修一亭,每10里建一铺,专供皇帝和随行侍卫休息,杨柳铺由此而建,其西面5里所建一亭就叫西亭。杨柳镇物产丰富,是典型的生态农业和休闲观光农业基地。

  (辖1个杨柳社区居委会,华山、兴安、新合、兴洋、高桥、双乐、新龙、柿木、三长9个行政村。)

  新田镇以驻地新田村命名。

  新田村因村东蜡烛山顶部平坦,如新耕之田,故名新田。境内古民居村落三家渡是清朝数学家、天文学家梅文鼎的祖籍地。著名清代画坛巨匠梅清和夫人钱氏的合葬墓地“梅清陵园”,是安徽省人民政府文物保护单位。明嘉靖《宁国府志》记载宣城木瓜为岁贡,李时珍在《本草纲目》提到木瓜以宣城为佳。宣木瓜是新田镇的特色资源,新田镇又被命名为“宣木瓜之乡”。

  (辖1个梅清社区居委会,山岭、蒲田、赵村、成熟、新泰、新田6个行政村。)

  周王镇以驻地周王村命名。

  周王村建于明末清初,开始是朱、王两姓聚居地,故称“朱王村”,后因战祸瘟疫人口变迁,居户多姓周、王,遂更名周王村,至今。抗日战争时期,曾作为旧宣城县政府驻地。

  周王镇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扬子鳄“野生”、中国文房四宝之一古宣州造纸遗址、地藏寺、松岩寺、净土寺等一些佛教圣地。境内的周王茶场,是以生产茶叶为主的一条龙体系,曾改为安徽省畜牧兽医学校,后并入安徽省敬亭山茶场。

  (辖1个周王社区居委会,扎门、绿宝、红洋、井边、净蓬、云峰6个行政村。)

  沈村镇以驻地沈村命名。

  沈村原名南畔村陈,明末时期本村沈姓出了状元,便更名沈村。明末清初就是宣城的商业重镇和商贾云集之地,至今仍保存完好部分徽派建筑群。沈村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徽派宅院、古大王庙、一年一度名扬省内外的商品交易会,以及“宣城十景”中的“麻姑晓月”、“南湖落雁”美景。境内的青草湖农场,以粮食生产为主,后并入安徽省敬亭山茶场。

  (辖1个沈村社区居委会,太阳、双塘、胜利、杨星、丁店、岗桥、武村、胡村回族村8个行政村。)

  溪口镇以溪水汇注华阳河口命名。

  溪口原称古溪,据县志记载,溪口唐时名曰“古西溪”,依华阳河上游河道为界定名,分为东溪和西溪。明代,地方人见西溪水均来自南端的八条坑和塌泉河,两水汇集于古溪镇,诸溪汇注华阳河口,流向水阳江。古西溪改称溪口。

  境内有雪峰山龙泉寺、梅龙坑京山堂、高峰山铁瓦寺、天竺山积庆寺、白云洞等景观。溪口茶园出产“塔泉云雾”等品牌系列高山茶,双河景文石是观赏石中的一支新秀,张苏宣笔厂制作的“海鸥”牌宣笔更是远销国内外。

  (辖溪口、华阳2个社区居委会,金龙、吕辉、红星、新汤、天竺、东溪、四和7个行政村。)

  向阳镇以烈士向阳名字命名。

  张企衡化名“向阳”,任中共宣城县委宣传部长时,根据中共宣城县委决定,组建了宣城县第一支革命武装山里游击队,兼游击队队长。向阳到亲睦乡开展抗日工作,成立抗日民主政府。在一次突围中,向阳同志不幸壮烈牺牲,宣城人民将他的遗骸迁至郭村埋葬立碑,后中共县委县政府在郭村修建向阳烈士陵园,其遗骸迁进陵园安葬。

  境内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国鳄鱼湖、陈山旧石器遗址、华东地区最大的“三黄鸡苗生产基地”。夏渡的中国鳄鱼湖,是我国最大的扬子鳄保护基地和繁殖研究中心。向阳镇的国投宣城电厂,是安徽省宣城、黄山两地区规划的唯一大型火电厂,为满足宣黄地区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提供了保障,对促进地方工业发展和经济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

  (现已经改为向阳街道,辖鲁溪、向阳、杨村、河北、双河、夏渡、板桥、桐梓岗8个行政村。)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7819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