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

首页>地方频道>宣城>社会

安徽宣城等地市城镇建设用地大幅扩张 人口却面临流失

   自改革开放后,中国城镇建设用地面积的扩张过程,简直可以被看作一部宏伟的史诗。继考察2007-2012年中国地级以上城镇建设用地面积变化之后,北京城市实验室的龙瀛等人,将其放到更大的时间跨度上,以1980年和2010年的遥感数据,考察了中国地级以上城市在1980-2010年间城镇建设用地的增长情况。

  城镇建设用地扩张最大的城市

  在这三十年间,城市辖区曾频繁调整,故研究者取2012年的市辖区边界作为限定(不包括县级市和县城),具体呈现为下图中的斑块边界。比如,以2012年北京所辖市区范围而言,2010年的城镇建设用地面积,是1980年的4.05倍,落在3.69-26.40之间,故以最深灰度覆盖该范围。

  研究者发现,30年之内,城镇建设用地扩张幅度最大的地级市是东莞。1980年时,它只是一个县,到了2010年,其城镇建设用地面积扩张到1980年时的26.4倍。而第二名四川广安在2010年的城镇建设用地面积,是1980年的8.51倍。增长幅度较大的城市,接下来是广西钦州、广东中山、江苏苏州、山西吕梁、海南海口、云南普洱、广东佛山、浙江衢州。

  当然,也有些城市,城镇建设用地面积在30年间没怎么增长。其中又以东北城市为多。这期间城镇建设用地增长幅度不超过20%的地级以上城市,包括黑龙江佳木斯、福建南平、内蒙古呼伦贝尔、黑龙江绥化、黑龙江牡丹江、广西桂林、黑龙江齐齐哈尔、甘肃天水、内蒙古巴彦淖尔、内蒙古乌海、河北邯郸等11城。

  具体而言,全国这三十年间,城镇建设用地面积扩张的实际情况,呈现为下图(这里计入县级市及县城)。分别以蓝色和红色表示1980年原有城镇建设用地和2010年所增加的城镇建设用地,以局部城市群的形式呈现。我们可以直观看到,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都市群,毫不意外地,是城镇建设用地增加最多的区域。

  结合常住人口密度变化

  一面是城市的城镇建设用地面积普遍扩张,另一面则是诸多城市的常住人口密度在减少,甚至在一些地方,有明显的收缩趋势。根据龙瀛等人另一项以五普、六普数据为基础的研究,在2000-2010年期间,人口密度减少的地级市,包括省会城市乌鲁木齐在内,共有41个之多。(详见:http://www.beijingcitylab.com/ranking/,第9项)

  结合两项数据,我们可以用常住人口、城镇建设用地粗略衡量,有哪些地级以上的城市,土地城镇化的速度较快,却因产业集聚、公共服务等问题,无法对人口产生足够的吸引力。

  粗略地将这两个数据综合看,城镇建设用地面积扩张较大(1980-2010年间,扩张面积达2倍以上)而人口收缩(人口密度超过1000人/平方公里,且在2000-2010年间无增长)的区域,多分布在中心城市周围。值得一提的是,此类区域,除在三大城市群之内的外围城市有较多分布之外,在成渝地区也较为集中。

  所有城市的城镇建设用地面积都有所增加,大多数城市的常住人口有不同幅度的增长。不过,也存在一些面积大幅增长、人口增加不多的城市。1980-2010年,城镇建设用地面积扩大3.96倍以上的地级以上城市共47个。其中有8个城市,在2000-2010年期间,人口并未增加,甚至有所减少,包括四川广安、山西吕梁、云南普洱、安徽宣城、四川遂宁、黑龙江鸡西、云南昭通以及四川内江。在建设用地面积增长最多的前十个城市之中,有三个城市的人口数量并未增加。

  相反地,城镇建设用地面积增长幅度不高的城市,或许并非没有吸引力。上述城镇建设用地面积增长幅度不超过20%的11个地级市中,在2000-2010年间人口未有增长的只有三个城市,分别为内蒙古巴彦淖尔、内蒙古呼伦贝尔、福建南平。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11391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