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经济圈

首页>长三角经济圈>长三角观察

上海让企业心中有“数”,手中有“术”

  数字经济,是我国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新机遇的战略选择,在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中意义尤其非凡。根据我国“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到2025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要占GDP比重的10%。

  上海作为数字化转型的先头兵,早在2020年12月,上海市委市政府就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进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意见》,从经济、生活、治理三方面入手,提出到2025年,上海国际数字之都建设形成基本框架,到2035年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数字之都。

  然而不容忽视的是,在这汹涌且不可逆的“数转”大潮中,中小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中“绝对主体”和“弱势群体”,成为数字化经济长尾效应的重要组成,面临着不会转、不能转、不敢转的难题。

  但上海同样率先作出探索,也结出一些成果——今年1月,在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公布的全国优秀中小企业公共服务案例中,乐做中小企业“娘家人”的上海市中小企业发展服务中心,以“数实结合,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落实落细”的创新举措成功入选。

  不得不转

  数字化转型对企业而言,十年前或是一道选择题,如今却是必答题。

  如上海汽轮机厂,近年来抢到不少全球订单,但打开电费账单时却懵了——产能每提升10%,却要多交21%的电费。企业被迫寻找绿色降碳路,决定在8万平方米厂房铺光伏、上储能。然而,如何在多变量、多参数、多实时变动情况下迅速算出最经济的用电方案?人脑计算显然不够用。于是企业问计于“数”,在“星云智汇能碳双控平台”赋能下,终于走上“越干越赚”的正循环道路。

  但事实上,并非所有企业都能有上海汽轮机厂的果敢与魄力。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全国有79%的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水平处于初步探索阶段。企业不会转,在于转型技术、相关人才储备不足,支撑数字化转型的战略和组织缺失,即便想转也不会转;不能转,在于满足数字化转型目标的数据采集基础薄弱,相对企业自身收入规模,实现数字化变革所需的技术和资金成本较高,转型预算不足;不敢转,在于顾虑,若转型效果不及预期或所需时间较长,对成本敏感的企业往往迟迟不行动。

  上海市经信委在调研中认识到了中小企业“数转”困惑的症结——说到底,还是投入高、人才缺、数据少,也缺少可量身定制的数字化解决方案。

  “娘家”帮转

  怎么办?上海市经信委主任张英,曾在2022年上海市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加快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专题会议上提出建议,数字化转型要创新服务思维,激活政府和市场“两只手”的作用,通过部门联动、政企合作,为中小企业打造普惠化、兜底式数字化基础能力平台,让公共的能力平台成为产业扶持政策兑现的新方法。

  而专精特新企业,则是量大面广的中小企业实现数字化华丽蝶变中的突破口。据悉,2010年起,上海在全国率先实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工程,迄今上海市级专精特新企业总数已达10087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总数685家。

  方向既定,“娘家人”就要把方向变成方法,将路标化为路径,创新探索助企数字化转型的方法之一,在于以平台来链接各方资源,构成服务载体。据介绍,2021年以来,上海市中小企业发展服务中心已组织5期“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加速营”活动,带领200余位专精特新企业高管走入华为、京东、阿里、百度等头部企业总部,开展深入学习交流,以此为载体,帮助企业拓宽视野、畅通渠道。

  如2023年5月第三期加速营,上海37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高管或数字化工作负责人,走入阿里杭州西溪园区。阿里钉钉浙沪大区经理郑斌详细解读了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性和方法,包括如何通过数字化技术调整组织架构、管理系统、人才结构和企业文化,如何制定三到五年的转型路线图,如何确保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以及如何利用数字化转型驱动新的收入来源、产品和服务、商业模式和客户体验,同时实现内部降本增效等。阿里资深数字化专家李开衡、松下信息总监杨旭东等大咖分享的干货与实战经验,同样让学员深深受用。

  又如2023年11月,第五期加速营走进华为松山湖总部,华为企业文化与价值观、华为数字化转型之道、华为智能制造实践、AI盘古大模型等多个主题培训,让5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受益匪浅。令人印象深刻的案例是,在2021年3月苏伊士运河堵塞事件中,华为利用支撑其全球业务经营的数智平台,迅速对空、海、铁运数万条实时变化的路径展开百万级排列组合的大数据分析。最终,华为80%的订单延误被控制在两周内。

  对此,加速营学员上海广为焊接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胡成绰感触颇深。他说,广为在尝试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的瓶颈,尤其是供应链、研发和销售的数字化格外困难。“此次来到华为参加加速营活动,开阔了眼界、拓展了思路,有了很多新的见解和启发,回去后将结合所学所感,进一步融会贯通,加快自身企业数字化转型进程。”

  众行走远

  “娘家人”还辅以一系列配套措施。如针对中小企业“数转”入门难问题,特地编撰了《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百问百答》的指引手册;梳理具体做法和可复制推广经验,在上海市企业服务云开辟“数智园地”,介绍典型案例。

  另外,上海市中小企业发展服务中心还按照市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政策要求,积极落实开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字化诊断评估工作。

  越来越多中小企业,渐渐心中有“数”,继而手中有“术”。塑料制品公司维希艾公司就贡献了小成本实现数智化的标杆案例。维希艾原先的业务管理依赖ERP、Excel表格及大量人工管理,随着业务迅速发展,面临产品交付能力差、生产进度难把握、原材料漏买或重复采购、制成品及半成品管理困难、生产和业务订单处理及管理运作效率低、库存盘点不清呆滞料多等诸多困惑。维希艾公司未走定制化开发投入资金和时间成本均较高的道路,而是选择采用积木链低代码快速开发平台。此平台不需要编写代码,不需要聘请众多专业高级程序员,公司相关部门人员只需经简单培训,就可在积木链平台内通过简单的拖拉拽,上手编写程序,从开发到上线仅用四个多月时间,实现了公司全业务纳入流程自动化管理。

  企业受益,实现成长,“娘家人”就更有动力。近期,“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加速营”又有升格——上海市中小企业发展服务中心与复旦大学共同策划了首期专精特新企业数字化转型高级研修班,已在复旦大学正式开班。课程邀请了复旦教授授课,首期研修班有近50名学员,绝大多数都是来自本市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负责数字化相关高管。市经信委副主任戎之勤在数字化转型研修班上说,希望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更好把握时代新机遇,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表率;更好把握数字经济新机遇,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探索新路;更好把握校企合作新机遇,借助上海市科创优势资源增强自身创新竞争力。

  上海市中小企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卫丙戊说:“企业数字化转型,独行快、众行远,连接更多行业伙伴力量,聚焦行业、产业发展,就能共促数字化转型合力向上。”据透露,下一步,上海市中小企业发展服务中心还将继续携手数字化领域的标杆企业,持续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注入新动能。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522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