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

首页>地方频道>扬州>要闻

扬州:推出5大方面18类举措 生态宜居名城将现新模样

记者昨获悉,我市出台《加快推进生态宜居名城建设的实施意见》,主要涉及5大方面、18类内容,同时明确:到2025年,绿色低碳发展取得明显成效,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稳步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城市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基本建成城乡协调、风景秀丽、人民幸福、充满活力的生态宜居名城。这一“实施意见”具体有哪些内容?有何亮点?记者请专家进行了解读。

“实施意见”5大方面内容

(一)健全生态环境治理格局(二)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治理(三)优化市域综合交通布局(四)夯实城市发展功能基础(五)深化城乡环境整治提升

加快6个“国家山水工程”子项目建设  新建居住建筑全面执行75%节能标准

“今后我市将进一步健全生态环境治理格局,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与保护格局,加大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力度,构建绿色低碳发展新格局。”专家表示,“实施意见”内容丰富,亮点突出,在加大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力度方面:加快实施6个“国家山水工程”子项目建设,推进宝应小官庄、江都邵伯、高邮卸甲等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促进“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形成“一心、一屏、两带、多廊”的生态保护修复格局。加强山体湖泊资源合理保护利用。“一山一策”“一湖一策”推进系统保护,每年度完成一批山体湖泊保护利用项目。推进三江营“生态岛”和高宝邵伯湖群“生态岛”试验区建设,统筹生态安全缓冲区项目建设布局。加强湿地保护修复,新建长江(朴席)湿地公园等10个湿地保护小区,每年修复湿地1000亩。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强化热点区域物种栖息地保护,提升珍稀濒危动植物野外种群数量。

“实施意见”提出,积极探索氢能产业发展,鼓励涉氢企业转型升级。推动绿色建筑优化提升。城镇新建民用建筑全面按照绿色建筑标准设计建造,新建居住建筑全面执行75%节能标准,推进绿色建材产品认证,探索发展近零能耗、零碳建筑。

地表水省考断面优Ⅲ比例稳定在90%以上  新增423个省级垃圾分类达标小区

“实施意见”明确,我市将深入推进“蔚蓝扬州”建设、“水美扬州”建设、“净土扬州”建设和“无废城市”建设,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治理。

深入推进“蔚蓝扬州”建设。实施绿色减排行动、绿色车轮计划、面源治理行动,到2025年底,PM2.5年均浓度完成省定目标任务,空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深入推进“水美扬州”建设。到2025年底,地表水省考断面优Ⅲ比例稳定在90%以上,水安全保障能力显著提升。强化重点水体整治提升,坚决守护“一江清水向北送”,确保南水北调水质优于Ⅲ类。

深入推进“净土扬州”建设。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推进赵庄垃圾卫生填埋场(一期)规范封场和生态修复工作。加强地下水及新型污染物防控,实施新污染物治理行动,推进新污染物多环境介质协同治理。

全域推进“无废城市”建设。推进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到2025年底,新增423个省级垃圾分类达标小区和100个市级垃圾分类绿色社区(村),建成区生活垃圾分类投放设施覆盖率达100%。建成市区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从75%提高至85%。增强固危废资源化利用和安全处置能力。推动扬州环保科技产业园区提档升级,推进工业固体废物收贮运一体化中心建设,提升生活垃圾焚烧飞灰等特殊种类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开展“无废细胞”建设。建设不少于200个“无废细胞”,夯实全域“无废城市”建设基础。

加快推进高邮、邗江通用机场建设  每年新增4000个公共停车泊位

“我市将强化区域互联互通,进一步完善城市路网结构,推动城市交通提质增效,进一步优化市域综合交通布局。”专家表示。

强化区域互联互通,推进国家现代流通战略支点城市建设。完善对外高速公路体系。建成仪禄高速公路一期、龙潭过江通道,推动宁盐高速扬州段建设,深化仪禄高速二期、西北绕城高速扩建、润扬第二过江通道等前期研究;加快构建多层次铁路网。加快推进北沿江高铁、宁扬城际扬州段等项目,建成江都铁路专用线(物流基地),具备开行中欧班列条件;全力建设水水中转枢纽。启动盐宝线、金宝线航道整治、瓜洲邮轮码头建设,完成京杭运河绿色现代航运综合整治工程。打造江淮区域集装箱枢纽港,建成高邮城东作业区码头,开工建设江都港区圣容作业区窦桥港内港池码头、扬州内河港宝应港区城北作业区码头等;提升航空发展能级。推动空港新城建成宜居宜业空港新门户。加快推进扬州泰州国际机场二期扩建工程建设,将扬州泰州国际机场打造成为长三角地区货运枢纽。加快推进高邮高新区通用机场、邗江通用机场建设。

完善城市路网结构。到2025年底,市区城市路网密度超9.6公里/平方公里。持续外拓快速内环。加快推进万福快速路东延、江平东路东延、润扬路南延快速化改造、328国道扬州南绕城段、华山路快速化改造等项目建设。不断优化主次路网。加密市区次干道和支路网,打通一批断头路,完成吴州路西延、二桥河路东延等项目,推进华扬东路跨京杭运河大桥建设。示范打造慢行系统。完善滨河滨湖慢行系统,高水平打造2个城市慢行系统示范工程。

推动城市交通提质增效。提升交通治理智慧化水平,推进市区公共停车场联网,实现信号灯智能化改造全覆盖。加快停车泊位建设。实施“停车便利化工程”,充分挖掘桥下、地下等空间资源,补齐重点区域停车设施短板,每年新增4000个公共停车泊位。推动城市公共交通高质量发展,优化调整公交线路30条,开通“进医院、进学校”定制公交。聚焦机场、高铁站及市内重点旅游集散地,谋划轨道交通建设。

建设市区长久性“房产超市”  高标准建设大运河“十里外滩”及“十里蜀冈”

今后,我市将推进美丽宜居住区建设,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大民生配套服务供给,补齐城市基础设施短板,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推进美丽宜居住区建设。坚持“因城施策”,选取优质地块全面推广改善性住宅产品,完善住房“以旧换新”政策,促进一二手房市场联动。健全房地产交易平台,建设市区长久性“房产超市”,常态化举办线上线下房交会。实施老旧小区改造。到2025年底,完成265.83万平方米城镇老旧小区宜居改造;到2025年底,累计新开工(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4万套(间),新市民(青年)配租型保障性住房覆盖率超15%。推进集中供热设施建设,到2025年底基本实现主城区热网主干管全覆盖。

实施城市更新行动。落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有机更新“1+8”行动方案,推进仁丰里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更新、广陵路改善更新、皮市街片区保护更新、小秦淮河保护更新二期工程等6个省级城市更新试点项目建设,推进老商校和三和四美、宝塔湾、老电力设备修造厂、瘦西湖南门等片区更新改造;对江广融合区、三湾片区、瘦西湖景区、唐子城片区的空间形态、景观视廊、公共空间等进行全面控制和引导,高标准建设大运河“十里外滩”及“十里蜀冈”综合整治提升项目;推动直管公房活化利用。

加大民生配套服务供给。推进教育名城建设,支持扬州大学参建钟山实验室,建成投用扬州职大高邮湖校区,设立高水平产业学院5个,新增高技能人才6000人以上。推动普通高中招生占比达70%,义务教育优质均衡达标比例达85%,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92%以上;推进健康扬州建设。加快市中医院新院区、市妇女儿童医院B地块、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改扩建等项目建设。推进100个社区建设嵌入式服务设施,打造“15分钟”新型社区生活服务圈;推进高质量颐养之城建设。新建颐养社区37个,推进中高端养老机构建设;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

补齐城市基础设施短板。到2025年底,建成194个海绵示范项目及7个海绵示范区,海绵城市建设达标面积比例提高至50%,全面消除易涝点及黑臭水体。

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深入实施“精网微格”提升工程和科技赋能数字治理工程,持续深化新一代雪亮技防工程建设。

提升城市本质安全水平。聚焦“综合监管+智慧监测”目标,围绕燃气爆炸、城市内涝、道路塌陷等10个场景,打造城市生命线基础设施监管平台。

探索打造便民小贩中心、早(夜)市等   到2025年,新建提升绿美村庄30个

我市将进一步深化城乡环境整治提升,改善城乡环境面貌,提升农村人居品质。

推行“城市管家”一体化作业,道路机械化清扫率从91%提高至95%。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清”行动,开展河道、河塘清污、清杂、清障专项行动。实施85条背街小巷市容环境“六乱”整治,探索打造便民小贩中心、早(夜)市等商业业态。推进“洁美镇街”建设,启动18个农贸市场改造提升;提升城市亮化水平,加强重点区域景观灯光规划布局,打造魅力“夜扬州”。开展桥下空间整治利用,2024年,试点完成6座桥下空间整治利用工程。2025年,完成市区65座桥下空间整治利用方案编制,形成项目实施清单。开展18个公园项目新建(提升)工作,持续推进城市公园绿地开放共享试点。

高标准编制实施村庄规划。新增市县公交线路11条,推进乡镇客运站综合利用改造。高标准推动行政村公厕全覆盖,新建农村户厕47382座,整改达标农村户厕48292座。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建成农村生态河道650公里、幸福河湖50条。到2025年,新建提升绿美村庄30个,创成省级特色田园乡村12个,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示范片区3个。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1131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