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

首页>地方频道>台州>社会

台州临海打造安全餐桌 让老百姓更安心

 QQ截图20170221110027.jpg

  你去过农贸市场的免费开放快检室检验蔬菜肉制品吗?你见过豆腐摊前贴张二维码、供市民扫码了解产品信息吗?

  民以食为天。临海以城区农贸市场为切入点,向镇辐射铺开,推进农贸市场规范化建设;在城区大中型餐饮单位打造“阳光厨房”,整治无证摊贩和小餐饮;推行智慧监管巡查,建立1084人的食品安全协管员队伍,每天走街串巷检查食品安全——

  日前,临海市民吴先生与往常一样,到花街农贸市场买菜,顺便在一家熟食店买了鹅肝。走出农贸市场,吴先生仔细看了看鹅肝,觉着颜色和以往不太一样。尽管是熟食店的老顾客了,他心里还是有些顾虑,便来到农贸市场的免费开放快检室,“同志,帮我检测一下,是不是亚硝酸盐超标了?”

  “好的,请留一个电话号码,等结果出来后,会发短信给你的。”检测员林俊提取了一点样品,放到多功能食品安全快速分析仪上检测。

  吴先生并没有急着走,而是打开手机里的“台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公众服务平台”APP,查看台州市内所有对外开放快检室每天的检测信息,顺便和检测员拉起家常。“之前扫描了你们窗口的二维码,下载了这个应用,感觉挺实用的,家里老人都觉着好。”

  一个小时后,检测结果出来了,亚硝酸盐含量在正常范围内,电脑系统自动发送结果到吴先生的手机。

  林俊从2016年11月中旬开始担任花街农贸市场快检室的检测员。每个工作日,他必须要对蔬菜、年糕、海鲜、腌制品等进行20至25个批次的检测,并将检测结果上传到台州市食品安全检测远程监管系统,还要为市民提供免费检测服务。检测室可提供蔬菜农药残留、吊白块、亚硝酸盐、二氧化硫、双氧水、硼砂、瘦肉精等项目检测。“每天工作量有点大,但让大家买到安全菜是我们的责任。”林俊说。

  目前,临海有类似的农贸市场免费开放快检室共有18家。而在台州全市,共建成城区农贸市场免费开放快检室74家,累计接收公众免费送检9427批次。

  在临海中心菜场,豆腐制品生产销售者张增军打开手机,将自己当天生产的豆制品的进货时间、进货渠道、加工制作时间、分量等信息填进表格,生成二维码,通过蓝牙打印机打印出来,并将二维码贴在自己的摊位前,供顾客扫码了解。

  “以前大家都觉得豆腐作坊脏,你看看,我的怎么样?”张增军底气十足地翻出自己的作坊照片,瓷砖锃亮、布局合理、整洁卫生,具有独立的锅炉加工房、材料清洗间、洗手更衣室、成型间等。而该豆腐作坊整改前的模样,则是墙壁斑驳,污水遍地,生活区与生产区夹杂在一起,满眼脏乱差。

  “以前因为没有安全卫生管理制度、产品原辅料进货查验及进销台账记录制度、食品添加剂使用管理制度及生产工艺流程等,不少食品小作坊生产一直脱离监管。整改后,这样的小作坊我们基本上一周走访两次。”有关工作人员这样说道,“改造提升工作中,最难的还是转变小作坊经营户的观念。碰到一些整改意愿不强的,我们会反复宣传讲解。”

  “豆制品容易坏,我们这个又不是真空包装,消费者对生产日期、进货渠道特别关注。二维码信息会同步到市场监督管理局的,我们不会乱填。”说到摊铺前的二维码,张增军直言,虽然扫码的人不多,但对自己是一种督促。此外,对于像张增军这样的自产自销型食品销售者,市场主办方还会通过定量抽检和快速检测等方式,排查安全隐患。

  为了加强对流通环节食用农产品的规范化管理,为市民提供安全放心的饮食环境,临海市场监督管理局按照农贸市场食品质量追溯体系和食品快速检测体系规范化建设要求,以城区农贸市场为切入点,向镇辐射铺开,打造规范的“升级版”农贸市场。统一装修风格,统一印制台账表格,统一安排培训,推进农贸市场规范化建设。

  无证摊贩小餐饮整体规范,餐饮单位要求“阳光厨房”,外出就餐更舒心

  王女士在临海东湖小商品城上班,以前午饭通常都是在小商品城边上的小吃街解决。可是,那些无证的油炸摊、烧烤摊,总是让她又爱又恨,爱是因为好这口,恨是因为不卫生,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吃坏肚子。

  去年国庆后,王女士发现,小吃街大变样了,无证摊贩少了不少,占道经营也没有了,整体看起来“规范多了”。

  而她家附近的西门街,曾经沿街小饭店摆满炒锅和煤气瓶,一到餐点,油烟与灰尘齐飞。由于条件受限,这些老街多数餐饮店都存在卫生状况较差、无“三防”措施等问题。如今,沿街厨房都被改到店内与街面隔断,墙面贴了瓷砖,街道整体面貌改善不少。

  临海古城街道的“紫阳街、西门街、府前街”和“东湖小商品城”这两个区块,近百户小餐饮的整规工作一直是顽疾,具有10年以上的“烂”历史。去年6月起,临海市场监管局古城所与古城街道、台州府城保护和开发管理委员会等部门,通过逐户走访、厨房结构改造、集中商讨等方式,罗列出紫阳街、西门街、府前街三大历史街区餐饮行业存在的问题,强化服务,统一配备专业人员规划安装消防设施。目前,三大历史街区75家餐饮单位已整规完成,全部证照规范。

  而在靖江中路路段,共有餐饮服务单位96家,其中大中型60家,现有“阳光厨房”30家。

  近日,笔者走进新耀达大厦的一家大型餐饮店,在账台处排队等待。一抬眼就是一个电子屏幕,上面多角度直播着后厨的每一个环节,洗菜间、烘焙间、烹饪间、粗加工间等,七个摄像头监控着各个生产加工环节,旁边墙上还有工作人员的健康证、营业执照等证件。

  “片警”制负责食品经营户,电子技术方便工作,部门监管更用心

  “你这里的垃圾桶没带盖不行,需要整改,凉菜专间必须使用脚踏式垃圾桶,普通厨房要用带盖的垃圾桶。其他没什么问题了,整改到位后才能给你发营业执照和食品许可证。”在靖江中路的一家新开店,秦驰和组员仔细检查店内情况后,对负责人说。

  秦驰是临海市场监督管理局古城所靖江中队队长,负责鹿城路以东,巾山中路-巾山东路以北至灵江所边界内600余家食品经营户的日常巡查。

  古城所共有三个巡查队,每队负责的食品经营户都在500家以上,而秦驰所在的靖江队负责的数量最多。该区块按照“口”字形状分成六小块,组里加上分管副所长总共6人,每人负责一个“口”,实行“片警”制,每个“口”字包含约150户食品经营户。

  一线执法人员对自己负责的“口”内所有食品经营户的台账、健康证、卫生情况等都要了然于胸。巡逻时发现新开店或无证店,就要求其到所里办证。由于餐饮行业更新淘汰快,秦驰和组员每天的工作量都很大,辖区每家新开店大到图纸修改,小到垃圾桶的设置,都要通过审核。

  “今年,我们推行智慧监管巡查,每个执法人员的手机里都安装了‘台州市场监管’APP,用于日常电子化监管,实现执法人员、监管行业、功能应用全覆盖。我们在巡查过程中可以通过‘日常巡查’模块,点击许可证、营业执照、证照上墙、地址相符、核准名称与实际名称相符、正常经营等项目,做好留痕巡查。新开店我们还要录入信息,扩充数据库基础数据,并可现场生成等级评定结果,在日后巡查过程中,可随时查看巡查档案。”秦驰感叹,科技让监管工作方便不少,但更懈怠不得。

  秦驰打开APP上的“千里眼”功能,随机点开辖区的一家“阳光厨房”,该餐饮店所有的监控视频直接可看,“如果发现违法行为,我们可以随时截屏或者录像保存证据。而以前直接取证是比较难的。”

  据了解,临海市共有238家餐饮单位纳入监管视线范围,其中学校食堂99家,社会餐饮129家,单位食堂9家,养老机构食堂1家。

  另外,古城所探索建立由23名个协古城分会理事组长、47名社区工作者(村民委员)组成的食品安全协管员队伍,负责小巷(行政村)、市场(包括农贸市场、批发市场、大型商超等)的食品安全监管。每人配备执法手机进行电子化巡查录入,系统会将食品经营户导入系统,要求周期内完成巡查任务,并在手机上上报相关问题,再由片区组长负责处理。

  老张是古城街道的一名食品安全协管员,每天的工作就是走街串巷检查食品安全。“以前是用本子和笔记,现在只要带个手机就行,方便得很。”在一家食品单位例行检查时,老张熟练地拍照上传,并将检查情况录入系统。他手机里的“食安通”APP,连接着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里的电脑终端,可以实时看到检查结果,分析食品安全问题。

 

  当然,食品安全协管员不单单出现在古城街道。去年以来,临海市投入120余万元研发资金,借助“互联网+”技术,推出“临海协管员食品安全监管平台”(简称“食安通”),成为该市1084个食品安全协管员的工作利器。临海12个镇、街道通过台州食品安全示范乡镇考核,发放“食安通”移动监管终端设备550余台,导入巡查经济户口11804家,协管员利用“食安通”输入巡查信息6054次,巡查发现并上报各类问题123个,并通过当地镇和主管部门实现问题100%处置。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10626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