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

首页>地方频道>舟山>社会

舟山有个家族开创了“奖学金”制度 还受过光绪表彰

 QQ截图20161117104048.jpg

  舟山的白泉镇,因水而兴,以水为名。

  在白泉镇,有不少带有“王”字的地名,田舍王、弄口王等等,而这些地名,都源于白泉的一个名门望族­:王氏家族。

  那在这个家族中,出现过哪些人物,又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呢?

  一夜暴富的神话

  光绪三十年岁贡生王亨彦编辑的《定海乡土教科书》中这样写道:“定海自前明、国初两遭遣徙,名门宦族尽入内地。康熙展复,挈妻孥而来者,多鄞、慈、奉、象、镇五邑之民,垦田辟土,藉耕牧以资生,故罕有以显族闻者。唯在城之钱氏、蓝氏、沈氏,紫微之黄氏,白泉之王氏代有簪缨,门阀稍显……”

  相传从前,王家有个长年戴笠帽的男子,其后人称之为“笠帽篷太公”。笠帽蓬太公年轻时生活困苦,年纪很大了还娶不起老婆。

  一天,他遇到了一个正准备丢弃自家丑女的男人,就将其带走当了老婆。若干年后,丑老婆怀了孕。分娩那晚,太公在去请接生婆的路上抓到了一窝黄灿灿的金小鸡。随后,太公又去买糖面。因正值下半年,南货店掌柜、账房到处收账,回去把装有大量银子、铜钱的“商盘”(盛钱的挎袋)放在柜台上。管店伙计各手不知账,误以为柜上的商盘是太公的,就给了他,于是太公一夜暴富。

  太公有了钱,第二年就建造家园。老板嫌他穿的破烂就很不屑的说:“你买得起这木料吗?你若能买一堆,我就送你一堆。”

  太公拿出银子买了一堆,老板不得不奉送一堆,后悔莫及。巧的是第二天刮起了大台风,下起了大暴雨,洪水泛滥。太公所买木料全从老碶头倒流到万强田舍王村前的“顿板桥”落水丘。

  没花多大劲,太公就把木材全搬到家门口,在田舍王盖起了家宅和祠堂。又有传说,在造房时发现一根空心树里藏着大量金银珠宝,为财主落难时所匿藏,后被卖到树行,从天而降的馅饼又掉进了王家。

  忠厚诚信农贾起家

  传说被赋予了神话色彩,但王家的繁衍史确实有着正宗家谱记载。

  当时一位先祖名为宗潘,他和妻子男耕女织,日夜操劳却依旧生活拮据。穷则思变,夫妻俩开起了染坊。染坊本少利大,且家家户户都需染布做衣,生意兴隆。没过几年王家购置了十多亩田,又将田地出租,财富滚雪球似地增加,家业由此而兴。

  在白泉镇闹市街边,仍存有一座王氏宗祠。村民们介绍,田舍王这个王家总祠堂,以前是走马楼的形式,规模很大。后来因为附近一个老婆婆,用火不小心,发生火灾,变成了一片废墟。如今这个祠堂,是在民国元年重建的。

  王氏祠堂为合院式建筑格局,坐北朝南,三开间三进,建筑面积430多平方米。

  厅内梁架构件都有细致的雕刻图案,有龙凤呈祥、喜上眉梢,还有群贤贺寿、桃园结义等民间传说,形象生动,寓意丰富。

  祠堂里有一副少见的“呕血谱”图。

  这幅画讲的主题是北宋的时候,一个围棋国手和一个乡下老太太对弈,结果这个围棋国手被老太太杀得大败后吐血,这幅画用在祠堂里面,王家人希望这个骊山老太太能够保佑他们家族的子弟多出人才。

  耕读传家久

  如今,在白泉田中央、协成里一带,仍能见到不少保存下来的王氏民居。凤凰尾巴式的屋脊,刻有紫气东来的墙门,都寄寓了屋主人对未来生活的向往。在墙门上,还能看到王家人以书房作为雕刻的图案。

  在以儒学为正统的封建社会里,“重农抑末”、“首士末商”的传统贯穿了整个中国历史社会。在王家第四代圣木太公之后,王家子弟逐步把目标定为读书当官。虽然王家声名显赫,但也不是家家富裕,为了让更多的王家子弟都能接受良好教育,圣木太公开创了义田制度。

  在义田规约鼓励下,道光五年,36岁的王修允中了顺天举人,王氏一族欢欣鼓舞,子弟读书更加勤奋。经不完全统计,自雍正至科举废止的两百年间,白泉王家七代、五六百人中出过拔贡、庠生、武生、国学生等科名者约八九十人。

  在白泉田中央王氏祖堂的小祠堂里,高悬着一块钦旌节孝匾额。

  匾额底色为灰黑,额中上方直书红色的“圣旨”两字,中间是“钦旌”两个泥金大字。

  王家后人王乐山说:“这匾是赐给我的太婆陈氏的,我的太公大概在28岁就死了,她从28岁就守寡,一直到70几岁。有关部门报请朝廷,在光绪三十四年,赐下了这块匾。”

  富贵传家,不过三代;诗书传家,继世绵长。

 

  一代又一代的王家人秉持这一传统,使王氏一族发展至今,依旧生机勃勃。而这一理念,已成为令人津津乐道的文化基因,深植每个王家后人的心间……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7917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