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

首页>地方频道>亳州

“万企”来 “万村”兴——我市推进“万企兴万村”行动综述

全市3228家民营企业开展“兴村”项目3610个,“兴村”总数为1005个,共投入资金59.33亿元,其中民营企业参与数排在全省工商联系统第一名。

这是我市“万企兴万村”行动的靓丽成绩单。

何为“万企兴万村”行动?这是一项以民营企业为实施主体,以农业、农村、农民为着力方向,通过开展经营性合作和公益性帮扶,促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振兴的行动。2021年,“万企兴万村”行动被写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同年,行动正式启动。

近年来,我市立足市域农业农村发展实际,着眼民营企业特色优势,强化责任担当,主动作为,积极引导民营企业接续投身到“万企兴万村”行动中,成效显著。

日前,2023年度安徽省“万企兴万村”行动先进典型名单揭晓,我市蒙城县获评典型县、一家银行获评典型金融机构、10家企业获评典型项目。

“万企”来,“万村”兴。

我市着力探索“万企兴万村”亳州模式,奏响了乡村振兴新乐章。

一企兴一方

再过十多天,蒙城县亿兆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巨峰”葡萄就可以上市。所以,这几天,亿兆种植专业合作社社员赵士礼特别忙碌。

赵士礼的葡萄园位于蒙城县板桥集镇。当你走进一个个宽敞明亮的大棚,一棵棵葡萄树整齐地排列着,一串串葡萄挂满枝头,长势喜人。“这两年,靠着六十多亩葡萄,一年挣上几十万元没问题。前年市场行情好的时候,一年就收入200万嘞!”说起种葡萄的收益,赵士礼高兴得合不拢嘴。

赵士礼之所以这两年腰包越来越鼓,就是受益于“万企兴万村”行动的实施,他种植的葡萄是由“万企兴万村”参与企业——亿兆种植专业合作社带动的。

蒙城县亿兆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3年5月,由外出返乡创业人士任艳杰发起成立,通过近几年合作社带动示范引领,现有社员120人,其中党员7名,脱贫户8户。同时带动5个家庭农场、2个专业种植合作社和一部分农户参与葡萄种植,主要种植有巨峰、夏黑、巨玫瑰、阳光玫瑰、玫瑰香等品种,现在流转面积已达2000亩,覆盖附近5个村庄。赵士礼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我们合作社采取统一采购、统一销售的模式,这样可以为农户节约种植葡萄的成本,销售也不成问题,葡萄一成熟,立即批量订单销售。”任艳杰粗略算了一笔账:合作社每年带动就业二千多人,为村集体增收30万元。由于具备带头致富的能力,如今,任艳杰被他所在的桂光村选举为村党委书记。

以桂光村为圆心,周围大苑、李楼、集南等多个村庄的村民纷纷种起了葡萄。这些年,村民们有的在葡萄园打工挣钱,有的靠种植葡萄脱了贫、致了富,村民的腰包鼓了,家家户户盖起了楼房,村容村貌变了样,大家的心里乐开了花。亿兆种植专业合作社的优质葡萄种植基地项目也因此获评2023年度省级“万企兴万村”行动典型项目。

为了让项目带动乡村发展的效应持续显现,从去年开始,任艳杰又着手建起了“智能方舱”种植项目。

“你看,这些‘智能方舱’每一个长12米、高3米、宽3米,里面一年四季恒温恒湿,去年种了蘑菇,马上我准备在里面种上蔬菜,管理起来更方便,效益也将比普通大棚增长几倍。”在距离其葡萄园不远的地方,任艳杰指着一幢幢“智能方舱”告诉记者,他有信心,未来依托智慧设施,带动更多村民致富,让新时代的和美乡村生机更加盎然。

蒙城县委统战部副部长、县工商联党组书记葛飞跃说,目前全县参与“万企兴万村”行动的民营企业数达903家,“兴村”项目数1017个,实际到位资金30.93亿元,“兴村”总数272个,省级“万企兴万村”行动实验项目(企业)7个,市级“万企兴万村”行动实验项目(企业)9个。

村企共赢

蒙城县土桥现代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土桥村现代农业项目,也上榜了省级“万企兴万村”行动典型项目。

走进该合作社,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院内几台高大的收割机。“这样的收割机比普通的收割机割得快,一台要五十多万元,我们合作社一共有6台。午收时它们不光为村里快速收麦,还为全镇、全县的小麦收割出了力。”合作社理事张王杰说。

2014年土桥村实现了全村土地全部流转,全村农户通过带地、带机、带资等方式共同成立了蒙城县土桥现代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实行“六个统一”的经营管理模式,大大推动了土桥村农业产业化的进程,同时通过大量运用科学技术和机械化作业生产,有力地促进了农业提质增效和增产增收。村民每亩地保底收入800元,同时还有分红,真正实现了“农民不种地,收入不减少”。

同时,土桥现代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也在发展壮大。该合作社的投资规模超过1500万元,流转全村土地7260亩、拥有大型生产机械(农机)装备48台(套),仓储晒场配套设施12000平方米。

葛飞跃表示,土桥现代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是开展“万企兴万村”、实现村企共赢的典型代表。近年来,蒙城县充分发挥统一战线联系广泛、智力密集优势,围绕县委中心任务,聚焦“万企兴万村”行动,建立完善“统战赋能、企业联动、帮扶村受益”工作机制,鼓励广大民营企业积极投身“万企兴万村”行动,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发挥自身优势,结合村情实际,发展特色产业,努力实现群众致富、村集体增收、企业发展多方共赢,为全县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近年来,我市创新探索产业引领、项目建设、村企联建等多种模式,引导民营企业积极参与延伸和拓展农业产业链,在共谋共建中做大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充分发挥农村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形式发展农业产业,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形成规模效应,带动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通过引进农业产业开发项目,吸引农户积极参与,带动农民增收致富。通过村企联合把企业的技术、资金、市场等优势与农村的土地、劳动力等要素紧密结合起来,实现发展共赢。

目前,全市3228家民营企业开展“兴村”项目3610个,“兴村”总数为1005个,共投入资金59.33亿元,其中民营企业参与数排在全省工商联系统第一名。

振兴“加速度”

坚持产业带动,是我市推动“万企兴万村”行动最大的亮点。

涡阳县引进金沙河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探索形成“公司+合作社+特色农业+农户”“532”分红的“金沙河模式”,这充分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安徽阳光药业公司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在利辛县程家集镇北街社区流转土地6300亩,建设“阳光四季花海”产业基地项目,种植白芍、牡丹、金银花、亳菊等,发展中药材休闲观光产业。该项目直接带动230名困难群众就业,实现人均增收5000元左右,带贫致富效果非常明显。涡阳县政府与温氏集团合作,实行“政府+公司+村集体”养殖模式,由政府为78个村集体建设养殖基础设施,温氏集团负责经营管理,每个村每年通过收取承包费可增加村集体收入16万元,实现县域产业发展、企业扶持壮大、村集体和农户“多方共赢”。

同时,我市还坚持多方联动,奋力助推亳州乡村振兴跑出“加速度”。在金融助力方面,通过金融支持,激活企业参与乡村振兴原动力。我市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大统战优势,通过商会搭台、企业引领、乡贤助力,聚焦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脱贫村、薄弱村,采取“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形式,形成强大帮扶合力。鼓励能人返乡创业,我市连续发出“一封家书”,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吸引数万人返乡成功创业,凝聚了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促进外出人口返乡创业经验在全省推广。

为了着力营造“万企兴万村”的浓厚氛围,我市还积极做好先进典型的发现、培育和宣传工作,对“万企兴万村”行动中涌现的好做法、好经验、好典型及时总结推广,通过抓典型带动,以点带面,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进而推动“万企兴万村”从点上开花走向面上成景。同时,我市扎实推进“同心同向·健康成长”所属商会党建品牌建设,把“万企兴万村”行动纳入党建品牌建设内容,开展“一会一品”品牌创建工作,市属商协会围绕自身活动亮点与工作特色,自主设计形成富有成效的品牌项目,着力打造“1+N”商协会特色党建品牌矩阵。

村企互惠、共建共兴。着眼未来,全市上下将以更大力度,持续推进“万企兴万村”行动,助力“千村引领、万村升级”工程,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作出更大贡献。(记者 刘景侠)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865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