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

首页>地方频道>淮安>要闻

我市“五抓”打出精准法治惠企组合拳

近年来,我市主动聚焦民企痛点,以法治安企惠企、便民利企,帮助全市市场主体维护合法权益,持续优化全市法治化营商环境。

抓“联盟”协同,精准识别企业涉法问题。市司法局于2023年8月印发《护航民企发展“1+6”法治惠企行动实施方案》,联合工信、工商联等5部门,组建法治惠企联盟机制,实施制度惠企、公证利企等6大行动。该项机制的建立,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司法行政机关“法治服务”和民营企业“法治需求”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从而得以对症下药破解企业涉法难题。针对征集来的172件企业需求,市司法局分别以上门服务或召开座谈会等方式,与其中40多家企业进行了面对面交流并提供点对点的法律辅导。

抓立法参与,强化企业利益源头保护。市司法局结合《淮安市地理标志促进和保护条例》《淮安市城镇燃气管理办法》《淮安市市区城镇生活垃圾处理费征收管理办法》等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制定,深入5个县区、8家企业,广泛听取企业家意见。正是缘于企业家的建议,《淮安市城镇燃气管理办法》改变了起草单位关于瓶装燃气跨区域经营的制度设计,因此更具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淮安市司法局还以制定《淮安涟水国际机场净空和电磁环境保护办法》为契机,引导涟水机场等企业全程参与该项立法并深度表达企业需求。

抓争议化解,助力用工企业“轻装”前行。涉企劳动争议,不仅制约企业健康发展,也影响社会和谐稳定。2023年我市办理的7773件法律援助案件中,涉劳动争议案件4439件,占比57%。2024年1—4月份,2853件法律援助案件中,涉劳动争议2012件,占比高达70%。市司法局在全面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同时,坚持调解优先,突出“一案一企一普法”,更加积极稳妥地处置涉企劳动争议,极大地缓解了企业应诉压力和经济成本,帮助企业有效防范用工环节被“劳动碰瓷”的风险。2024年4月,市司法局会同市人社局、市中级法院和市总工会,专门印发了《建立市劳动争议案件法律援助“四方衔接”机制》文件,四方协同,更好地便民利企、纾困解难。

抓高效办证,开通涉外公证“绿色通道”。江苏共创人造草坪股份有限公司专业从事人造草坪的研发、制造和销售,在德国法兰克福设有分公司,在中国和越南建有三大生产基地。从2023年12月份到今年4月份,市司法局为该公司办理赴外人员公证手续100余件次。2023年以来,该局共为企业办理证照、授权书、证据保全等涉外公证近400件,为在淮台企及其员工办理不动产继承、纳税证明、医疗报销证明等各类公证100多件。

抓惠企覆盖,广泛开展中小微企业“法治体检”。全市106个法律服务所与1132个中小微企业结对,全面实施“百所进千企 法治体检”活动,发放《中小微企业常见法律问题汇编》1500本,企业体检率100%,帮助企业免费代理诉讼案件45件、代写法律文书411件,为企业避免和挽回经济损失3900余万元。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983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