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

首页>地方频道>金华>民生

金华有群不穿白大褂的“白衣天使”

   “小曾啊,你来陪我说说话,说什么都行,说你感兴趣的话题,我听着。”午后时分,金华市人民医院血液科的病房里非常安静。老张一看到曾晨璐的身影,便马上开口叫住了她。还指了指床边的座椅,想叫她坐在身边。

  “好啊,那我给您说说今天学校里发生的事情吧。”曾晨璐自然地坐到老人的身边,与他聊起了家常。这个笑容满面的女孩是浙江师范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的大四学生。同时,她还有另一个身份——医务社工。

  不穿白大褂的白衣天使

  在金华市人民医院血液科,有这样一群特殊的人。她们不穿白大褂,不拿医疗器械和药品,大多数时候,她们只是静静地坐在患者床边,与患者说说话。

  不过,这个“说话”并非像大家看到那么简单,它是一种特殊的医疗手段,叫舒缓疗护。

  “一般来说,当病人情绪出现波动,不配合治疗,或者是在家庭关系中遇到问题,我们都会适时介入,及时疏导他们。”医务社工发起人、浙师大法政学院社工系老师裘旋说,包括前面提到的曾晨璐在内,目前入驻血液科的3名学生都是浙江师范大学社工系的学生,她们以“医务社工”的身份活动着。

  目前来说,虽然大家对“社工”这个职业还算了解,但一说“医务社工”,可能就没几个人知道了。裘旋解释,医务社工是医务社会工作者的简称,指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协助病人解决与疾病相关的经济、家庭、职业、心理等问题,配合医生进行疾病防治和伤残康复等服务的专业社会工作。

  裘旋说,近几年来,国内的医务社工发展速度比较快,省内嘉兴、宁波一些大医院都配备有医务社工。2016年,她联系了金华市人民医院血液科主任匡跃敏,提出在血液科设置医疗社工的想法。

  “大多数癌症病人除了要承担生理上的痛苦,心理、经济上都有很大负担。但作为医生,我们没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去帮助他们解决这些问题。”匡跃敏说,病患的心理建设一直是困扰她的难题,而医务社工的介入,正好填补了这块空缺。

  因此,当裘旋提出意向时,两人一拍即合。于是,2017年的暑假,3名社工系的大学生便作为第一批医务社工入驻,开始为科室内的病患服务。

  老人的暖心“小棉袄”

  血液科里的病人一般都患有白血病、淋巴瘤、骨髓瘤等病症,往往病期长、病情重,治疗费用高。在长期的入院治疗过程中,病人和家属的压力都非常大。其中,住院病人又以老年人为主,目前全科44张床位,2/3的患者是老年病人。

  “如果是小孩生病,身边一般都会陪着家长,老人的话,子女有工作,能陪伴的时间很有限。所以大部分老年病人都比较孤独,也期盼和我们说话。”曾晨璐说。

  曾晨璐清楚地记得,第一天到医院的时候,医护人员给她推荐了一位盛爷爷。这位83岁的老人脾气执拗,丧偶之后经常酗酒,心脏也有问题。平时,老人与儿子儿媳分开住。然而有一次,老人的瓜田遭人破坏,种的瓜都被戳了洞,根本卖不出去。维权无门的老人,一气之下竟喝了农药。

  了解老人的家庭情况和基本信息后,曾晨璐为他提供情感支持和情绪开导,鼓励他用正面积极的态度面对之前发生的事,不要再用不理智的方式解决问题。

  后来,老人再到医院复查时,曾晨璐怕他不熟悉环境,帮他完成挂号、门诊、缴费和拿药等流程。固执的老人看着曾晨璐跑前跑后的忙碌身影,终于露出笑容。

  “身体上的病痛,医生可以用药物治疗,但心灵上的病痛,往往藏得很深,需要我们用心化解。”裘旋说,作为指导老师,她从去年开始全程跟进学生在血液科的工作,大大小小的案例事件见了不少。

  老李刚退休不久身体查出有问题,继而入住血液科。在病友圈中,老李总是被说有福气。因为自从入院,老伴、儿女都对他悉心照料。然而,老李却并不开心,甚至有时候会将儿女拒之门外,也对老伴恶言相向。

  久而久之,老李的家人也是满腹委屈。

  裘旋见状,便与学生们及时介入治疗。她耐心地跟老李沟通,抽丝剥茧,最终探明了原因——老李以前在单位是个小领导,一直都是单位和家里的顶梁柱,对于工作和家庭,他始终有着一种使命感和责任感。哪怕退休,他也没有放下“一家之主”的身份。

  “他们这样小心翼翼地对我,总让我感觉自己不是他们的 老子 ,而是他们的 儿子 。”老李扶住额角,眼角中透出深深的自责与疲累。

  挖掘到问题根源后,裘旋主动与老李的家属沟通,将老人的想法及时反映,一家人终于回到了和睦的氛围。

  “其实,家里有长期住院的人,家属的心理也很需要外界关心,他们需要 喘息服务 。”浙师大社工系研究生刘哲灏说,在血液科当医务社工的过程中,自己也遇到过不少病人跟家属互相抱怨的事情。每次,她都用自己的专业特长去宽慰他们,只希望家属在照护的过程中,也能得到一丝安慰。

  刚起步还需社会多支持

  “癌症病人不仅要忍受生理疼痛,还会因失去工作、家庭和社会中的原有角色而产生心理上的疼痛,医务社工正好可以帮助医生缓解患者的心理焦虑。”裘旋说,2009年中央出台医改方案,明确提出开展医务社工工作,增进医患沟通。不过,由于正处于起步阶段,他们还需要更多的尝试。

  “我们团队的医务社工都是浙师大社会工作系毕业或在读研究生,还有一部分是金华市乐福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同事。”裘旋说,自己所在的乐福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一直以“生命影响生命”、“助人自助”为宗旨,向有需要的个人、家庭、组织和社区提供人性化、专业化的社会工作服务,同时提供社会工作咨询、培训、督导、策划及评估等服务。在老年服务方面,机构开展了“时间银行”、“周末家庭”、“黄手环行动”等项目。

  接下来,中心计划找一批有相同患癌经历并且已经康复的爱心人士加入志愿者队伍,相信他们更容易走进病人心里,对患者的病情控制和身体恢复也更有好处。如果资金补给充足,希望还能将项目扩展至肿瘤科等其他同类型科室。

  “对于重症患者来说,究竟该不该告知其真实的病情;在看护过程中,家属的心理需求如何满足,这都是留给我们的课题。”裘旋说,从之前学生的就业情况看,最后从事本专业工作的大学生很少,没有合适、对口的工作岗位是主要原因。她希望能通过项目的开展,从中挑选合适的社会爱心人士和专业学生,培养成专业的医院志愿者和医务社工。“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了解我们这个群体,更客观地看待重症病人的看护方式。”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8246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