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
“百日治超”解“难题”立体综治出效果
“抛、洒、滴、漏”污染公路路面的车辆少了
“在目前治超高压态势下,部分车主已经将罐体恢复原状,有些车主重新买两个小罐车,大罐车因为超限运输经常被路政、交警查处。”9月3日,市治超办负责人说。
7月份,金华市出台了开展全市超限超载车辆百日专项整治行动,聚焦重点行业、重点区域、重点源头、重点路线,在加强日常联合治超的基础上,每周至少开展一次较大规模的联合集中整治行动。从7月9日至8月底,全市共开展大规模联合整治行动31次,出动执法人员8508人次;处理超限超载违法车辆1768辆,公安机关扣分4686分,卸载货物40340吨,查处非法改装车辆91辆。高速公路非现处罚305辆次,高速路口劝返累计1565辆次。尤其是金华高速公路超限率连创新低,单车超限率也明显下降,其中超限50%以上的车辆比例从3月份的3.58%下降到8月份的1.19%。特别是“抛、洒、滴、漏”污染公路路面车辆明显减少。
制度保障,多方联合
超限超载治理工作一直被视为公路管养、道路安全管理和污染路面环境的一道“难题”,长而久治,却久治难愈。近三年来,金华市坚持全市指挥“一盘棋”,多部门联动“一张网”,多方式结合“一个调”,开创了全市公路超限超载治理工作的新局面。
过去一年,金华市高速公路平均超限超载率为全省最低,近三年来金华累计查处超限车辆1.8万辆次,货车事故死亡率实现“三连降”,分别同比下降7.98%、8.67%、4.43%。与此形成鲜明对比,金华普通国省道路况水平实现“三连升”,至2018年底,金华普通国省道路况指标位列全省第一位。
将治超工作作为改善交通路域环境、加快精品城市和社会综合治理的要事、实事、好事来抓。市委市政府出台了《金华市货运车辆超限超载综合治理实施方案》,提出以“反腐的力度、铁腕的手段”治超。
目前,金华各县市区全面建立了“每班次不得少于1名交警+2名协警+2名路政执法人员+2 名运政执法人员”的常规执法力量,并在“人人有责任”的考核督促下,初步建立起了点、线、面相结合的“良性执法生态”。
今年年初,市委市政府更是将治超工作纳入了金华全市“九场硬战”之一的生态环境保卫战,全面部署“治堵治超行动”,与相关单位签订“军令状”,把治超工作放置在政府工作的高位,以保障成效。同时,积极推进高速公路路段收费系统建设改造、ETC车道增设和入口称重设施安装。截至8月底,金华区域40个收费站均完成新建称台设计方案,30个已完成招投标工作。G60高速游埠入口已经实施对超限车辆进行称重不予发卡和劝返工作。
实施高速公路入口称重后,违法超限超载车辆将被禁止驶入高速公路,公路超限超载率将进一步降低。
立足源头 智能辅助
近三年来,金华在治超工作的创新探索中,逐步走出了一条“坚持专项集中整治和常态化联合执法相结合、坚持路面执法和源头管控相结合、坚持现场执法和非现场执法相结合、坚持地方道路治超和高速公路治超相结合”的新路子。
目前,金华出台《金华市治理车辆超限超载联合执法常态化制度化实施方案》,全面实施固定超限运输检测站公安派驻制度,在没有固定治超站的普通公路上实施联合流动检测,同时分为日报、周报、月报、季报、半年报、年报,通过手机短信、钉钉、微信、QQ等形式将治超情况发送给分管领导及有关部门领导,推动联合治超工作深入持久开展。
坚持路面执法和源头管控相结合。与全市重点企业签订货运源头管理责任书,明确企业主体责任。一方面,与辖区各乡镇(街道)和各相关部门签订了《车辆超限超载长效管理工作责任书》,加强源头治理;另一方面,采取驻点检查、不定时巡查和安装视频监控等方式,加强对货运源头企业的管控,把好企业入厂、开票、装载、出厂等四个关口。同时,实行违法超限超载货车“三合一”处理模式:对超限超载、货物脱落扬撒及非法改装行为分别进行处理整改。
坚持现场执法和非现场执法相结合。当前,在全市重特大桥梁、重点路段、重要节点建成治超非现场设备31套107个车道,覆盖每个县(市、区)主要干线公路。结合非现场执法设备,在婺城区开展公安交通联合执法新模式试点,通过标志标线强制引导超限车辆进站接受处理。针对隐患和危害最大的超限“百吨王”,通过对非现数据的轨迹整理,掌握“百吨王”通行线路,加大路面查处力度。今年以来共查处“百吨王”200余辆次,最近两周查获“百吨王”13辆次。
2019年2月20日起,金华市启动了高速公路货运车辆超限超载“违法失信清单”管理机制,对“屡教不改”的违法货运车辆采取累计3次违法不允许进入高速公路行驶的惩戒。目前,通过高速公路“闯禁抓拍”与普通公路治超站点的同步、同时、联合,完善围剿“一张网”。实行高速公路“违法失信清单”管理,截至目前,共采集违法超限数据2891起,其中225辆列入“违法失信清单”禁止驶入高速公路,76辆车主动缴纳305次违法超限罚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