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

首页>地方频道>湖州>民生

冬季到湖州来看鱼

   太湖流域是我国典型的水乡,地处太湖南岸的湖州不仅是千年的鱼米之乡,还孕育出我国最发达的蚕桑文化成为丝绸重镇。在湖州南浔的荻港渔村,千百年来人们种桑养蚕、放养捕鱼,发展出了“塘基上种桑、桑叶养蚕、蚕沙养鱼、鱼粪肥塘、塘泥壅桑”的生态农业模式,成为湖州农耕文化的象征。近日记者走进湖州,感受鱼文化、桑蚕文化的魅力,领略古人延续千年的农业智慧。

  荻港村,位于南浔区和孚镇南部,紧依和孚漾,京杭大运河的支流穿村而过。河港两岸芦苇丛生,村子因而得名荻港,更有“苕溪渔隐”的美称。重提“桑基鱼塘”,不仅是对古老种养模式的回顾和保护,更是对这种生态理念的传承。目前“桑基鱼塘”这种模式已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誉为中国唯一保存完整的传统渔业生态模式,被国家农业部认定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如今的荻港村依旧有着非原生态的院落,粉墙黛瓦间挂着大红灯笼,古朴的建筑和自然风景融合,在这里凭栏听雨、品茶,渔歌把人的思绪带回千年之前。

  荻港渔庄保留了传承千年的湖州“鱼文化”习俗。从养鱼、捕鱼、吃鱼、钓鱼中提炼了不少诗歌、曲艺、书法元素,将鱼文化与当地饮食文化、桑蚕文化、湖笔文化结合,汇聚成一场原汁原味的水乡文化盛宴。记者来到时,一年一度以传统鱼汤饭为特色的“鱼文化节”正在举行,孩子们展示鱼文化书法、老拳师的鱼家拳虎虎生风、渔家渔具成为渔家人的打击乐器。晚上原汁原味的鱼汤饭成为“渔文化节”的高潮,各种烧法的鱼是美食的主角,远近而来的客人大快朵颐。

  在这里千年的“桑基鱼塘”插上了科技的翅膀,2400亩鱼塘上方架设30多万块太阳能板,“渔光互补”项目实现了“水上发电、水下养殖、科学开发”的双赢之路。该项目已经全部并网发电,预计年平均发电量1.2亿千瓦时左右,为电网输送上了绿色能源。

  有着“天然、野趣、清幽、闲逸”曼妙意境的图影湿地,在千年鱼文化、桑蚕文化的基础上大手笔打造,集原生态展示、农耕文化、民俗风情体验为一体,冬季到来,四周芦花漫天犹如雪花飘飘,让人陶醉。在这里,我们零距离感受到了绿水青山的发展活力。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11306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