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

首页>地方频道>绍兴>要闻

传播绍兴非遗文化!48个叫卖视频收获32万粉丝

近日,在宁波举行的2024年“寻美浙江”主题活动上,越城市民胡云根受邀参加,他以自己最擅长的绍兴传统叫卖声为当地农副产品吆喝。

“鸡毛、鸭毛、鹅毛,破布头、破花絮头发丝调抳线哉,旧铜烂铁拿出来换糖吃哉!”“囤窠要不要,囤……窠……”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抑扬顿挫、悦耳动听的沿街叫卖声是街头一景。自幼对这些传统叫卖声特别有兴趣的胡云根,努力挖掘、虚心请教、苦心练习,花了两年多时间,精心制作出48个传统叫卖视频作品,并到学校景区进行表演。这48个短视频发布在抖音等自媒体平台后,胡云根收获了32.6万粉丝,并获得118万个点赞。

父女合力拍摄“叫卖声”短视频

“小时候,我母亲经常把家里种植的丝瓜、南瓜等蔬菜拿到市区、则水牌一带销售,每次摆摊时,我母亲都会扯起嗓子叫卖,而周边摊贩的叫卖声也是此起彼伏。”胡云根说,耳濡目染中,他对叫卖声产生了兴趣,经常学着摊贩们叫卖。

胡云根今年62岁,曾在绍兴钢铁厂工作。2003年,他下岗后开始经营建材。随着年龄增大,胡云根一心想着把小时候常见的传统叫卖声这个宝贵财富传承下去,以唤起更多人童年美好记忆。为此,他专门走访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整理出换糖担、卖白糖棒冰、磨剪刀等48个不同生意的叫卖声。“我每天早晨5点多起来练声,有时喉咙练得发炎,吃了不少消炎药。”胡云根说。

在普通人看来,每种生意的叫卖声听起来都差不多,但胡云根说,喊起来其实很有讲究。比如卖时鲜蔬菜,要把筐里的每种蔬菜念一遍,还要带上“今天早上现摘的,新鲜得很”等句子,声音要洪亮,音调要抑扬起伏,这样更能吸引市民围观购买。还有卖囤窠,叫卖声中文字不多,但时间不能太短,因此要注意拖音,把叫卖声拉长,且腔调饱满有力。

胡云根(左)正在拍摄短视频。

“太像了,跟我们小时候听到的一样。”经过长时间的练习后,胡云根向周边居民展示各种叫卖声,得到了一致肯定。于是,他开始着手制作这些传统叫卖的视频作品,请女儿胡勤美担任编剧、摄像,同时邀请邻居一同演出。“绍兴古城保护得好,给我的拍摄提供了很多好场地,我的作品大都是在八字桥、萧山街等老街上拍摄的。”胡云根说,从挖掘信息、制作道具到拍摄剪辑,有的作品要20多天才能完成。

从2021年8月《卖白糖棒冰》出炉,到去年3月,48个叫卖短视频全部制作完成。作品中,“货郎”胡云根展示各种叫卖声,还重现了他儿时常见的生意场景。这些作品发布在抖音等自媒体平台后,胡云根收获了32.6万粉丝,并获得118万个点赞。“这叫卖声让我的记忆回到了童年,我想起了去世的奶奶,她坐在台门口补衣服的场景历历在目。”“地地道道的绍兴话,亲切,场景真实。”网友们好评如潮。

多渠道传播绍兴非遗文化

“叫卖声”视频作品传开后,胡云根的名气也越来越大。在市委宣传部举办的古城绍兴街头艺术达人比赛中,他的绍兴叫卖声获得第一名,市委宣传部还邀请他参与地铁一号线情景剧《穿越千年 寻路古城》第五集的拍摄,扮演叫卖臭豆腐的大叔。市委统战部也邀请他拍摄电视专题片《叫卖声中忆乡愁》。

2022年,胡云根上榜第四批越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2023年7月,央视2台节目组专门拍摄了他的叫卖声,并在《生财有道》节目播出。自此,他对传播叫卖声更加喜爱,经常戴着乌毡帽、穿着旧衣裳、挑着货郎担,到景区、学校、社区、农村表演叫卖声,传播绍兴传统非遗文化。此外,他还把这一技艺传授给自己的女儿和外孙女,叮嘱她们要把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弘扬下去。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吴传来表示,绍兴传统叫卖声源于真实生活,因销售的产品不同,叫卖声具有季节性和气候性,它不仅能拓展销售,还有着音乐美感,胡云根的叫卖声真实再现了绍兴昔日的生活场景,让年轻人更了解历史,更珍惜现在的生活,对更好传承绍兴非遗文化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579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