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首页>文化>风雅汇

走读街巷,一座城的“崭新打开”

  有故事的古街,有历史的老巷,随着“Citywalk”(城市漫步)的风靡,“阅读”一街一巷,成为新兴的旅游方式。当人们愿意深入市井日常,用脚步感知温度、触摸文脉,一座城市的历史记忆和独特魅力也就此“打开”……

  穿街走巷,“看见”城市的“年轮”

  2020年搬家到玄武湖附近,南京师范大学教授俞香顺觉得,生活的眼界一下子开阔了。“虽然之前在南京住了二十多年,但一直比较‘宅’,觉得‘六朝古都’离自己挺远。”搬家后,一种“陌生”的新鲜感促使他走出家门,走进了附近的老街、小巷,脚步就再也收不回来。

  早晨把孩子送到学校之后,他就开始了南京老街巷的行走“功课”。沿着青石板路,灰墙黛瓦,叩响某个名人旧居,探寻历史里的故事,一路悠然,让俞香顺对朱自清所评价的“逛南京像逛古董铺子”有了切身感受。

  比如,碑亭巷南起中山东路,北至珠江路。这个时节,巷内木香花盛开,百米墙绘“碑亭印记”讲述着南京卷烟厂、照相馆、诊所、旗袍店等过往市井生活。这条短短的巷子还曾发现过一块刻有“红楼一角”的石碑,证实这个地方正是清代江宁织造府西界。还有饮马巷一带,看似“不起眼”的巷子,也是传奇之地,因宋康王赵构在逃亡途中为坐骑饮水而得名。“宽窄不定、蜿蜒曲折,一般来说旅游团不会专门来看老巷子的。但是它们反映了古城风貌,而且保留了完整的古城肌理。”俞香顺说,如果把南京城南的老地图和今天的地图叠在一起,街巷甚至可以严丝合缝重叠,“还是100年前的样子,这在南京城市文化中是非常有价值的。”

  地名,是历史的“年轮”。南京的随便一条街巷,历史都可能追溯到上千年前。热爱南京文化的市民李均民喜欢在长江路一带漫步,那里有不少巷子的老地名至今仍在沿用。“估衣廊,旧时以卖成衣而出名;抄纸巷,是明朝生产印刷大明宝钞用纸的地方。老地名不仅仅是一处方位,还可以让我们了解这个地方在古代是做什么的、住哪些人。”李均民经常带着女儿去这些老街巷转悠,讲起老地名背后一串串的传说、歌谣和故事,在孩子心中埋下一份悠远的文化怀想。

  小巷深深,还有不少古塔、古井、古树、老牌坊点缀其中,静静诉说千年春秋。微博网友“橘涂初四”是一位95后文保爱好者,这几年,他走进苏州的小巷探寻江南文脉,持续在社交媒体分享小地图、小指南。苏州的街巷中,经常能碰到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古树,这让他萌发了制作苏州古树地图的念头。“我想既在地理上找到它们,还能在漫漫历史中找到它们的故事。”怀抱这一想法,他花了大量时间去记录苏州地区的古桥,梳理其形制结构、文化特征,整理成《苏州古桥使用手册》。铺路架桥,渡古人也渡今人,“橘涂初四”希望人们多关注这些古桥,也希望大家不要简单地将其看作一种建筑:“苏州是一座水城,桥是乡土文化、家乡意象的传承。”

  行走在街巷之中,思古之幽情在人间烟火气中更加饱满、亲切。去年,95后教师程舒涵来南京高校工作,在能仁里租房居住。这里菜饼店、鸭子店、面馆、馄饨店等鳞次栉比,矮屋窄巷中,还有举着竹竿收衣服的大叔、和邻居打牌聊天的大爷,悠闲自得的场景冒着生活的热气。“吴敬梓的《儒林外史》、顾起元的《客座赘语》、潘宗鼎的《金陵岁时记》,这些历史典籍经常写到南京人有崇尚生活、讲究享受的习惯,从小巷人不慌不忙的行为处事里,也能看到南京历经百年还在延续的民俗。”程舒涵说。

  小巷的生活之美,为城市文化增添了真实俚趣和诗意注脚。资深媒体人蒋理经常在苏州阊门附近如蜘蛛网般的街巷里,组织大家进行“Citywalk”。“有一次快过年了,我带大家去巷子里看一座砖雕门楼。原先这里属于一个诗书传家的大户,雕刻的书画文气十足。有趣的是,当天砖雕的旁边恰好吊了一对大猪蹄子,白里透红,是哪家住户置办的年货。”这种强烈的反差感令蒋理难忘,“苏州城非常雅致的一面和最烟火人间的一面在同一刻共存,构成了这座古城独有的气质和真实的心跳。”

  “阅读”街巷,探寻城市的“根与魂”

  走读街巷,探寻一座城市的“根与魂”,是生活惯性升华为自我人文素养的过程。

  七里山塘街,从阊门沿山塘河直抵虎丘山,是苏州的著名文化街。“在很多人看来这是条商业街,如果没有很深入地走进去,其实会错失掉宝贵的本土文化。”对四川人蒋理而言,很重要的一次人生体验,是他第一次来到“五人墓”——这是明代苏州人民抗暴斗争“开读之变”中死难的五义士之墓,如今位于山塘街一间普通的居民平房内。“高中时,张溥的《五人墓碑记》是必读教材,但当时我并没有强烈的感受。现在,我身临其境地看到拱形门洞上方的‘五人之墓’砖雕匾额,摸着刻有‘五人墓、葛成墓’字样的石碑,了解五人之中还有杨念如的后人守墓百年,护其英灵传其精神,那是完全不一样的感觉。”默诵张溥的文章,蒋理由衷感受到苏州人在吴侬软语之外的坚硬灵魂。

  穿越千年,街巷的历史至今仍能够击中人们的心灵,这便是文化传承的力量。著名作家徐风的长篇小说新作《包浆》,以江南古蜀镇紫砂收藏世家的传奇为主线,串联起自清末至今的风云变幻。宜兴是“中国陶都”,丁蜀镇是“陶都之都”、中国千年紫砂产地。从小,徐风就知道镇上有条古南街,从明代至今有600多年的历史。那时候,他只是单纯地喜欢老街“河绕山转、街随山走”的格局,喜欢街巷生活的闲适宁静,直到某一天父亲告诉他,他的奶奶就出生在这里,是一个窑户的女儿。重新回到古南街,徐风的感觉截然不同:“我再去那些古窑址,在紫砂作坊间行走,触碰祖辈留下的紫砂老壶,还有陪伴他们一生的泥凳、工具、紫砂泥,处处会感觉到奶奶的存在,好像冥冥之中有种血缘的力量引领着我专注于紫砂的江湖和故事。”在老街上,过去的生活不免被时光湮灭,但老地方、老物件还讲述着祖辈们的故事,传承着以器启道的中国传统文化。

  行走街巷,可以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人,还可以在街头巷尾的闲话家常中听到一代代口耳相传的故事。在街道民政办工作的马小茹,为了调研城市更新、老城区活化情况,常钻进南京老城区的居民点,“在巷子里跟居民聊天,聊得高兴了,他们会说,到我家里去坐坐,到院子里去看看。”曾经,有一个“钉子户”告诉她,自家住在这儿已经六代了,家中最老的家具传了150年,“我奶奶临终去世前还拉着我的手嘱托呢,‘不能卖啊,老底子不能卖’。”老底子,就是指这座年久失修的老宅。当听说政府要来改造,这家人商量,“硬要弄走我们,一分钱不要走人。房子横竖是不卖的,不然将来没办法跟老人交账。”不久后,东南大学建筑系的教授带着博士生来了,在符合城市规划的条件下帮助他们加盖了一个“顶”,在两座房屋间盖了“跨”,改造后一家人有了独立的厨房和卫生间。“原来政府不是来赶我们走的,而是要把这个地方弄得更好。”一个“钉子户”的肺腑之言,让马小茹很难忘。

  在苏州三茅观巷的沈宅漫步时,偶然的一个机会,摄影师汪侠拜访了在此租住的汪奶奶。跟苏州古城中的很多大宅一样,沈宅也在岁月变迁中被“七十二家房客”装满,改变了曾经的模样。当知道汪侠专程来探访老宅,汪奶奶主动讲起了沈宅那些鲜为人知的细节:当年大厅中悬挂的水晶吊灯,斜撑上藏着的和合二仙,象征着多子多福的葡萄木雕……“她还细细告诉我,宅子中哪些地方已被破坏,哪些地方亟待保护,仿佛想通过这样的方式,还原出她曾经看过的那个沈宅。”汪侠感叹,这次拜访不久后,沈宅就启动动迁,也许汪奶奶是希望沈宅被改造前,把这里的人间故事讲给更多人听。

  文化更新,让街巷自然地“生活”

  如今,城市更新给人们提供了可以慢慢走、细细望的机会,在此理念下,街巷和人构成了某种隐性的交往:在步行中触摸,在行走中融入生活,行走街巷成了人们真正参与城市生活的一种方式。

  从2015年起,丁蜀镇古南街房屋进行修缮及翻建,“修旧如旧”,保存江南传统水乡街巷的格局,延续紫砂生产和日常生活相结合的风貌。走进这条老街,可以拜访顾景舟、朱可心、曹婉芬等紫砂技艺大师的旧居;不时就会路过老字号陶器店铺,如富康、祥丰泰,陶瓷文创市集、最美茶空间,或许就在下一个转角。“我最开心的就是看到传统紫砂技艺还在生机勃勃地流传。”徐风说,在这里漫步,不经意地瞥向一扇临街的窗,就会听到里面传来的敲打声,看到忙碌的主人在灯下制壶、刻字,刻“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一个人的心境、一条街的风骨,都体现在一把用心血铸成的紫砂壶上。

  虽是老街,骨子里的工匠精神却历久弥新。2020年,古南街上建成共享阅读空间“蠡河涛声”,与紫砂巨匠顾景舟故居面对面。“这个200平方米的空间是旧式阁楼架构,日常会举办书画作品展、陶艺分享会、设计讲座、主题阅读分享会等文艺活动。在我们这儿,街道居民与作家、摄影师、画家谈诗论文,分享故事,已经是一种生活新风尚。”“蠡河涛声”创办人、正高级工艺美术师顾涛是当代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顾绍培的女儿,一家五代从事紫砂技艺。 “苏东坡昔日买田阳羡,在此创办了东坡书院,所以我们都以苏东坡为自豪,他的文化理念也成了一种精神坐标。”顾涛说,现在的古南街儒风仍盛,大家喜爱文化、崇敬文化,打造一个文化社交空间,是希望更多人在老街的翰墨书香里体味紫砂美学,传承匠心情怀。

  “开春去蜀冈赏春梅,去鉴真堂看樱花;夏天观音山下赏荷花;秋天去史公祠看银杏叶;冬天盼雪,一觉醒来拍五亭桥……如此往复。”从2016年开始,扬州皮市街上的浮生记书店店主杭树志,每年都会推出“Citywalk”手绘地图,推荐以书店为中心,周围步行半小时街巷里的小众景点。四通八达的小巷子、保存至今的古民居,还有老扬州的老行当、非遗文化……杭树志都一一踩点,每年都有删减、补充和更新。开书店,会接触到天南海北的游客,他发现,比起地标或者景点,游客越来越喜欢“生活着”“自然的”、 能反映出扬州古城风貌的巷子。“有时候,把房子修好了,打卡地建上了,虽然看着热闹,但生态却是单调的。古城改造、城市更新要想办法让更多人愿意留下来,潜下心来感受当地文化。”

  扬州皮市街,东邻古运河,北连东关街,历史上曾因皮具商人云集、在此交易而得名。10年前,杭树志大学毕业后初来乍到,随处可见的古屋以及街上老街坊们安静闲适的生活状态深深吸引了他。“一路走来,看到这条街的变化,我觉得它最大的特点完全是‘自发’的。”书店、咖啡店、民居客栈等新业态在这里集聚,与烧饼店、火烧店、古玩店等传统行业和谐共生。到“边城书店”动手修复古籍,在花店门口感受店主精心设计的巧思,青年创客们都在努力营造沉浸式的文化体验,无论“市井气”还是“文艺范”,都作为街巷生活的一个自然状态,让人们在漫步中调动五官去感受,体验“慢生活”的乐趣和广陵旧事的底蕴。

  这周末,南京小伙仲睿又去了趟南京老门东,感受更新后“小西湖”的生活新范式。“每次来,都有不一样的变化和惊喜!”他看到,一个个“共享小院”里,住户院子的围墙改造成镂空开放式,让行人能够看到院内的景观,可以进到院子里休息,欣赏院中的古石榴树。一切都是活的,让仲睿觉得特别生机盎然。市民、游客、艺术家、原住民,越来越多的社会力量共同完成着这个生命有机体的日常生活和文化体系的构建。

  仲睿了解到,小西湖片区改造采用“自下而上”的更新思路,让居民自主选择迁与留:迁出的释放空间,为改善基础设施和植入新业态创造条件;留下的自住或租赁,或在片区内整体平移安置。“想要做好一个城市的规划,最好的方式就是走到街巷中,走进市井里。”作为从事城市规划工作的年轻人,他希望,普通街巷都能如此回归到“人”的本身,融入历史人文,用一份获得感、沉浸感,让普通百姓的文化需求得到更好的满足。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634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