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

首页>地方频道>嘉兴>社会

嘉兴军民融合产业走向深度发展

   近日,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对接,长征五号大型运载火箭升空,我国在航天科技上再次取得骄人成就。这些高科技军工项目离我们普通人的工作、生活似乎很遥远,实际上,这些高大上的技术、产品有些就在嘉兴人身边。

  记者了解到,中电科技三十六所参与了神舟七号、天宫二号大型工程,美盾防护完成了防弹玻璃项目,嘉兴智柔科技开发的血氧产品原型机在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测试成功……

  近年来,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军转民”“民参军”,嘉兴军民融合产业蓬勃发展,涌现出近百家骨干军民融合企业和一大批项目,形成了三大产值超百亿元的省级军民融合产业基地,在智慧城市建设、海洋装备、新材料、安全防护产品制造、核电关联产业等领域具有明显优势,有效促进了军工经济与地方经济的有机融合、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今年我市更是将推动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写入经济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了到2020年全市军民融合产业总产值超千亿元的目标。

  基于我市良好的军民融合产业基础,第三届浙江省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大会本月30日将在我市召开,届时以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航天五院)为代表的航天科技国家队将与我市企业亲密对接,发挥航天高科技对我市产业发展的引领带动作用,促进国防工业建设与地方经济协调发展。

  一家地方军工企业的

  军民融合之路

  在嘉兴,提起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六研究所,了解的人都会觉得高大上。的确,作为国家一类研究所、国家大型骨干企业,该所主要从事特种通信技术研究及相关电子信息装备生产,产品有太阳能电池组件、太阳能控制器、通信天线、滤波器、数字信号处理卡、功率放大器等。

  据悉,该所承担了不少国家大型军工项目,生产的电子类产品应用在了神舟七号、天宫二号上。在北京奥运会、博鳌论坛、G20杭州峰会、世界互联网大会等重要赛事、会议活动中,该所的低空无人机监控等先进技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作为一家落地嘉兴的军工企业,如何接地气、“军转民”,该所也在不断探索,目前已在嘉兴设立了浙江嘉科电子有限公司、浙江嘉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嘉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等控股公司,作为军工面向民品的窗口。

  不仅如此,为了进一步让嘉兴共享优质军工技术、人才资源,中电科技三十六所正在打造一个占地506亩的智慧园。“可以说是一个军工技术转民的基地。以军民融合为主线,主要发展方向是生态环境监测、海洋电子、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新能源应用。”中电科技三十六所生产部部长陈永骥说。

  据介绍,园区将搭建公共服务平台和创业创新平台,一方面发挥企业扎实的测试试验能力、工艺设计制造能力,对社会开放,实现设备、技术与民共享;另一方面利用企业技术人员比例高的优势,发挥团队力量助推创业创新。

  一个军民融合产业基地的

  精心布局

  在秀洲国家高新区,集聚了不少像中电科技三十六所这样的军民融合企业和项目。例如以技术玻璃为主要产品的浙江美盾防护技术有限公司,研发的防弹玻璃系列产品曾用在国庆阅兵式的检阅车上;嘉兴新中南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是军车零部件供应商;雅港航空材料项目的合作方是中国商飞、西飞、空客等国内外飞机制造商……这里已成为嘉兴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的一大基地,2015年度军民融合产业产值5.4亿元。

  军民融合产业在技术转化初期需要培育市场,投入大但收益不明显,但到了产业化阶段,依托军工技术,市场竞争力较强。当前嘉兴的产业结构总体上呈现“三低一高”特征,即产业层次低、亩均产出低、产品附加值低、资源能源消耗高,秀洲也不例外,急需找到经济转型新的增长点。发展高技术、高回报的军民融合产业正是机遇。

  为了抓住这一机遇,秀洲国家高新区依托优越的区位发展环境和良好的产业发展基础,在招商选资时将目光紧紧瞄准军民融合产业,通过对现有土地、资金等要素资源的优化、整合和提升,按照产业自身特性,积极引导优质军民融合产业项目落户。

  一个迈向千亿级产业的转型梦

  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的主战场不只有秀洲国家高新区,还有嘉兴科技城和秦山核电关联区。其中嘉兴科技城入驻军民融合骨干企业12家,加西贝拉压缩机、天通控股、正泰电缆、普利特新材料等都是业内领跑者,另有智柔科技、极光源芯、泰豪装备等高科技精英。该基地正着力打造电子信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生物与食品安全产业产业链。

  海盐核电城依托众多具有军工背景的核电系统资源,集聚大批核电关联企业,目前,中达特钢、繁荣电器、美克斯机械等20家企业入围“中核集团核电合格供应商名录”,琦粥电气、国之光电器、亚泰连接盘、万纳神核等17家企业取得秦山核电一期合格供应商资格。

  “兵不强则不可以摧敌,国不富则不可以养兵。”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是党中央作出富国强军的战略部署。就我市而言,市经信委主任卓卫明表示,我市的装备制造产业、电子信息产业虽发展迅速,但仍存在制造方式原始、信息技术应用缺乏专业机构推动、小微企业技术支撑不够等不足,而这些恰好是顶尖军工(航天)企业的强项。与此同时,顶尖军工(航天)企业则在进行市场化和产业化探索,双方在军民融合产业上有很大的合作空间。

  目前全市已有军工资质企业近20家,军民融合企业近百家,总产值超百亿元。按照“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力争全市军民融合产业总产值超千亿元,将嘉兴打造成全省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的示范市。

  据了解,为了推动军民融合产业深度发展,我市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军民结合产业融合发展的意见》《嘉兴市军民融合产业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试行)》等产业扶持政策和考核办法;建立由分管副市长任组长的协调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相关工作;同时引入第三方机构,探索建立军民融合产业深度发展长效机制。

  为促进军工央企与我市优质企业、民营资本合作对接,今年9月我市举行了军民融合(航天)产业对接会,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有关负责人应邀介绍军民融合技术与产品,并与来自我市各地的优质企业进行现场交流、对接。本月30日我市还将主办第三届浙江省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大会,届时,工信部、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等机构将发布最新技术成果,同时与我市企业对接交流,一批军民融合项目将在会上签约。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7939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