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

首页>地方频道>温州>民生

感受温州的别样文化魅力

 QQ截图20170829094036.jpg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刘鹏、高俊雅):有“中国民营企业之都”美誉的温州市不仅在经济发展层面卓有建树,还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5000年的文明史留下了丰富的文明遗存:瓯越文化、山水文化源远流长,民间戏曲、手工技艺熠熠生辉。在继承发展瓯剧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温州在公共文化建设方面科学创新、精心实施,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实实在在地丰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

  兴起于南戏故里温州的瓯剧,是浙江传统地方戏剧的一种,距今有将近四百年的历史,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瓯剧讲究文戏武唱、武戏文唱,音乐朴素、明快、流畅,表现力很强。

  舞台上的“扈三娘”扮相俊美、神形兼备,唱做念打俱佳,而饰演者郑朝文却是个90后女孩。年岁虽然轻,但学艺已近十载,真应了那句: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郑朝文说,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梦想的追求,让她一路坚持了下来,“我是属于个人感兴趣,对古典艺术比较感兴趣。从报纸上得到招生信息就来学艺。说为什么坚持的话,只能说戏曲有个神奇之处,就是你越学越喜欢,就这样沉迷进去。戏曲有很多可能性,等着你去挖掘,很有意思。”

  相比后继乏人的京剧,已由90后演员担纲出任主演的瓯剧显得生机勃勃,如今还在走都市化和精致化的路线,力求更加贴近当下年轻人的生活。不过,国家一级演员、温州市瓯剧艺术研究院院长蔡晓秋表示,瓯剧发展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像很多其它地方剧种一样,瓯剧在主创方面,比如导演、编剧、唱腔作曲、乐队的传承还是比较堪忧的。这也是全国传统戏曲面临的共同困境,学的人越来越少,传承越来越难,因为戏曲人才的传承周期很长,成活率很低,它不可能批量生产,一般一个老师就带一两个徒弟,要带好多年,还不知道他成不成才。所以,现在非遗这个传承是最困难的。”

  幸好,国家也注意到了这一点,每年专门拨出经费用于老艺人传授经验、开设导演和编剧培训班等,局面正在得到改观。

  同为国家级非遗项目的瓯塑、瓯绣、彩石镶嵌等由于没有瓯剧那样深厚的群众基础,面临着非常严重的人才断档危机。一位毕生都在从事彩石镶嵌工作的师傅说,如今的年轻人很难静下心来细细雕琢打磨,从事他们这一行的只剩下寥寥十余个了,“做我们这行的在温州市还有十几个人,以前起码有一百多人。好多人为了做生意挣钱都出国了。”

 

  实际上,非遗传承难的问题在全国均是普遍现象。正因如此,自2008年开始,中央财政开始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予以补助,而省、市也都有相应的补贴。温州市还在多地开设“非遗学堂”和组织“非遗进校园”活动,让孩子们和年轻人了解非遗文化、学习非遗技艺,同时努力实现非遗文化与市场对接,提升非遗文化的经济价值。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9259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