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

首页>地方频道>宁波>民生

跑步看似轻松 却比拳击更“致命”

   近段时间, 国内接连发生几起市民在跑步、锻炼过程中不幸猝死的消息。上周六,美国心脏协会BLS导师马俊杰也在宁波市图书馆展开了一场《“救”在身边——应急自救知识普及》,马俊杰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急救不能靠医生,第一时间必须靠你我他,目前来看整个社会急救意识亟待提高。”

  看似轻松简单的跑步,却比对抗项目更致命

  据南方都市报报道: 5月1日9时许,深圳龙岗河华策中心城附近,一名28岁男子在跑步时晕倒,女方向周围求救,120现场抢救无效死亡。

  时隔一日,据海口网报道:5月2日早晨,一名中年男子在海口金牛岭公园晨练时,突然晕倒在地,不省人事,急救医生赶到现场抢救近1小时,但该男子还是走了。

  5月3日早晨,宁波余姚一男子在晨练时突然晕倒,虽然附近跑步的跑友发现后立即对他实施了救助,让大家遗憾的是,该男子送到医院后,还是没能抢救回来。

  在马俊杰看来,近年越来越多的跑步猝死案例却不由得让我们相信——危险,往往在你根本不在意的角落。跑步在大家看来是最简单最方便的运动,只要有一双跑鞋,谁都能跑,然而,看似轻松简单的运动却比拳击、足球、篮球等对抗项目给予的伤害更致命。

  因为觉得简单所以放松,因为觉得轻松所以过量。马俊杰说:“运动猝死很常见,感冒了好几天,其实心肌已经受损却毫无察觉,在完全没有恢复的情况下,仍然觉得跑几步没事。所以必须密切关注自己身体的感觉,是不是心慌、心悸,需要休息。不能为了刷数据做有风险运动。”

  有自动心脏除颤仪,余姚这位跑者很可能获救

  在马俊杰看来,余姚这位跑者,如果在第一时间能够得到自动心脏除颤仪(AED)帮助,很有可能获救。

  余姚长跑协会的凌忠刚是现场救援参与者之一,他是名资深跑友,事后他这样描述当时的情景:“该男子40岁左右,体态肥胖,仰躺在地面,脸皮发白。根据在红十字会培训时学到的经验,当时我判断该男子应是运动不当造成心脏不适昏迷。我观察他的呼吸,发现胸口无起伏,按他的静动脉,也无反应。在确认周围群众已呼叫120急救车后,我与其他两人一起,轮流对该男子进行心脏按压抢救。我担心他缺氧造成脑伤害,采用了人工呼吸进行救护,同时继续施以胸口按压,直至120救护车到来。事后,惊闻该男子因心源性心脏病不治,深感遗憾……”

  马俊杰认为:“如果我们身边能够配备更多的AED,有更多的人熟悉并会使用,余姚这个案例可能是成功救活的案例。心肺复苏,AED确实是最好的急救方法。”

  急救不能光靠医生,第一时间必须靠自己

  上周六,在宁波市图书馆三楼,马俊杰的讲座吸引了不少老人和孩子。讲座持续了两个小时,在有限的时间里,马俊杰尽可能地告诉大家怎么做,每个人应具备哪些常识。

  在第一排坐着一位老人,他听得非常认真,遇到不明白的问题举手提问。他告诉记者:“出现心脏骤停,前四分钟非常关键,决定这个人是否能够活下来,你会施救,他就能活,而你不会施救,只能眼睁睁看他离开。”老人七十多岁了,他仍然希望将自己的能量传递,救人于危难中。

  但现实生活中,有老人这样觉悟的还太少。曾有记者随机采访了50位不同职业和不同年龄段的市民,结果有41人表示不会现场急救。

  马俊杰接触过太多的案例,大多都是因为周围人常识的缺乏,未能及时施救,而是等专业人士到达,错过了黄金施救时间,“整个社会急救意识亟待提高,急救不能靠医生,第一时间必须靠自己!急救意识的提高,社会急救能力的提高,面对意外,才能进行正确的施救。这不仅是对一个人的挽救,也是对一个家庭的挽救。”

  如何健康跑步?急救志愿者为你支招

  方晓是美国心脏协会公众急救志愿者,参与保障过20多场马拉松的救援工作,对于如何健康跑步,他也提出自己的建议。

  1.自检很重要。方晓表示,杭州马拉松是国内少有的报名需要提交心脏彩超的马拉松赛事,每次报名之后,在医疗专家组的严格筛查下,都会有千余报名者因为心脏隐患被组委会刷下来。一方面保障了赛事的安全进行,另一方面也给这些报名者提出了警醒。

  2.不能太自信。几起跑步猝死事件,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出事的往往是青壮年,他们都有运动的习惯,却出现意外。方晓提醒,运动一定要循序渐进,日积月累,别心血来潮,过于自信反而事故率高。

  3.跑前评估。身体各部位出现轻微疼痛,这可能就是出现问题的征兆,要及时诊断和休息。如果继续坚持,身体损伤肯定会越来越严重。

  4.时刻关注自己,跑步过程中注意身体的反应,时刻关注自己的心率,如果出现异常变化,就要减慢或降低配速,甚至中断奔跑。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11629
收藏
分享